北朝隋代服饰刻画平结图像及其西方来源
2021-06-15李秋红
内容摘要:平结,又称赫拉克勒斯结,由一对方向相反的单结组成,以同侧绳带同上或同下为特征。汉地服饰平结图像于北魏中晚期之际出现后缓慢发展,北齐、北周至隋代迅速发展,分布在中原北方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区域。大多见于佛陀、菩萨、守护神等佛教造像,少许存在于道教及其他造像,施用于胸带、腰带、帔帛、璎珞等。这种图像创始于古埃及,在古希腊罗马获得较大发展,希腊化时期传入西北印度与中亚,之后继续东传,成为北朝隋代服饰表现的特殊因素。
关键词:北朝隋代;服饰;平结;赫拉克勒斯结;古希腊罗马
中图分类号:K8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1)02-0097-15
Research on Northern Dynasties and Sui Dynasty Images of
Flat Knots and the Western Origins of This Type of Dress
LI Qiuhong
(Academy of Arts &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The flat knot, also known as the Hercules knot, consists of a pair of single knots tied in opposite directions with all the knots on the same side of a rope facing either upward or downward. The flat knot appeared in depictions of Chinese costumes in the mid to late Northern Wei dynasty, developed gradually and eventually became widely used in the relatively well-developed regions of the Central Plains during the Northern Qi, Northern Zhou and Sui dynasties. Most examples of this knot have been found on the chest straps, waist bands, capes and jade necklaces of Buddhist statues of Buddhas, Bodhisattvas and guardian deities, while some have also been found in Taoist and folk statuary. The flat knot originated in ancient Egypt and was adopted in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before being spread to Northwest India and Central Asia during the Hellenistic period. It continued traveling eastward and eventually entered China, where it becam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stume decoration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nd Sui dynasty.
Keywords:Northern Dynasties and Sui dynasty; costumes; flat knot; Hercules knot;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在北朝隋代人物像服飾中,存在一种特殊系结方式,其绳结由方向相反的两个单结构成,在打结处同侧绳带以同上或同下方式处理(图1),习称平结,西方名为赫拉克勒斯结(Hercules knot)。
中国学者王芳已识别出西域陶罐纹样中的平结图像,敏锐指出为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赫拉克勒斯结,并简要探索了其西方来源[1]。日本学者田边胜美注意到犍陀罗弥勒菩萨像腰带平结,认为与婆罗门教入门仪式所着腰纽相当,具有辟邪意味[2]。事实上,该结在汉地人物像服饰上多有发现,同样可以追溯到地中海地区,迄今未能引起学者注意。北朝时期伴随着印度佛教文化,古希腊罗马平结图像传入汉地,广泛应用于佛教造像,并扩展到道教和其他造像,成为人物服饰的重要装饰元素。然而,这种元素一直被视为无所区别于汉文化的寻常带结,更没有人追踪其来龙去脉。有鉴于此,本稿基于实地考察资料和学界披露资料,尽可能利用出土地和年代比较明确、保存较好的实例,梳理北朝隋代传入和初步发展期的平结图像脉络,继而追溯其西方来源。
一 北朝隋代服饰刻画平结图像
汉地人物像服饰平结图像主要存在于佛教造像,也用于道教和其他造像。多数见于石窟和单体造像,少量见于墓葬随葬人物像。石雕占有绝大多数,另有些许泥塑。服饰平结与造像种类关系密切,下文在区分造像类别与尊格前提下,考察平结图像应用的服饰类型和具体形态。为便于分析,将存在于同一洞窟、单体造像和墓葬,同种尊格、同一姿势人物像所见同类服饰按一例计数,不同者则分别计数,以此为基础将所知实例制作成统计表(表1—3),以期尽可能全面、直观地了解北朝隋代服饰刻画平结图像的发展情况。
本稿收录北朝隋代服饰平结图像110例。从发展地域来看(表1、图2),一概分布在中原北方,不见于南方地区。其中山西、河南、安徽、河北、山东所在的中原北方东部地区有76例,占总量69.09%,为刻画平结造像主要发展区域。陕西与甘肃所在的中原北方西部地区有27例,仅占总量24.55%。实例所在地点多是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区域,也是佛教繁荣之地。另有出土地不明者7例,占总量6.36%。值得注意的是,河北30例、山东22例、陕西19例,三地实例数最多,三者之和占原出地明确实例总量的68.93%,这与河北邺城(今临漳)为东魏、北齐首都,陕西西安为西魏、北周至隋代首都,河北曲阳、山东青州为北朝后期至隋代地方性造像发展中心密切关联。
从发展时间来看(表2、3),服饰平结图像于北魏中晚期之际出现以后,经历东、西魏约半个世纪缓慢发展,于北齐、北周至隋代获得较大发展。具体来说,此种图像于北魏中期率先出现在首都平城地区(今大同),见于佛像胸带、菩萨像腰带。北魏晚期随着迁都传至洛阳地区,出现菩萨像帔帛刻画平结。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之后,平结图像分别向东、向西传播,出现在邯郸、定州、青州、敦煌等地,服饰刻画平结由佛像、菩萨像扩展至守护神像。北齐、北周至隋代,平结图像在中原北方流行开来,刻画平结进而由佛教人物像扩展至道教、祆教等人物像,施用的服饰种类在此前胸部束带、腰带、帔帛基础上,增加了发带、项带、甲带、裙带、璎珞等,这一时期实例数量急剧增加、分布由点到面、用途多样,促成平结图像第一次大发展局面。
1. 佛教造像
共102例,占总量92.73%,主要见于佛陀、菩萨、守护神像,下文分而述之。
(1)佛像
已知20例,占总量18.18%。北魏中期之末出现,延续至隋代,分布在中原北方广大地区。佛像站立、结跏趺坐、倚坐姿势均有,袈裟多数为双领下垂式,少量为圆垂领式、裹身垂领式,袈裟领口均低垂至腹部,露出其内所穿僧衹支,胸部束带交叉系成平结,带端垂落。
现存最早实例见于大同云冈490年前后第6窟中心柱上层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立佛像(图表1-1)[3],佛陀胸带平结左端顺衣摆长垂,右端隐入袈裟(以物象自身为基准确定左右方向,下同)。南面立佛处在洞窟中轴线上,且正对窟门方向,为视觉着重点,精细地刻画出胸带平结,北、东、西三面立佛胸部带结大体具备平结形态,刻画不甚标准,反映了平结初现阶段发展情况。
东、西魏时期,胸带平结图像出现在一些地方性佛教文化中心。如定州曲阳东魏佛像[4]、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85窟西壁佛像(图表1-2){1},平结带端均一短一长,前者长端垂至膝部,后者长端分成两股,略覆袈裟领口。
北齐、北周至隋代,胸帶平结图像在中原北方比较广泛地流行开来。多数实例平结带端隐入袈裟内侧,个别实例带端垂至领口下方。东部实例见于定州、河洛地区、青州、大同等地。安徽西北亳州咸平寺旧址出土北齐河清二年(563)造像碑主尊佛像(图表1-3)[5],胸带平结长端覆领口后回折,末端隐入袈裟,带端回折表现源于北魏晚期以来造型因素。西部实例见于敦煌、永靖及关中地区,如隋开皇二年(582)弥姐显明造像碑右侧面佛像[6]。
(2)菩萨像
已知71例,占总量64.55%。北魏中期之末出现,延续至隋代,广泛分布在中原北方地区。主要见于立菩萨像,结跏趺坐、倚坐、单腿垂坐菩萨像数量较少。腰带平结8例,出现时间最早,断续流行于北魏中期至隋代。帔帛平结46例,数量最多,流行于北魏晚期至隋代。发带、项带、胸带、裙带、璎珞平结共17例,流行于北齐、北周至隋代。各种束带平结出现的先后时间,反映了相继影响的关系。
北魏中期,仅有腰带平结实例。见于云冈第6窟中心柱上层北、西面左右胁侍菩萨与东面右胁侍菩萨像[3]232-235,诸像下身着裙,腰带系平结,挎肩帔帛在体前作X形交叉后搭两肘垂下。腰带平结表现在帔帛交叉处上方狭小空间内,带端垂落至帔帛下方,刻画略显粗糙,反映了平结图像应用于菩萨像服饰的初始形态。
北魏晚期,出现帔帛平结实例。见于洛阳周围新安西沃第1窟后壁与左壁4身胁侍菩萨像(图表2-6){1},帔帛挎肩后在腹前交叉系成平结,两端分别反搭两肘后垂下。在菩萨像通体无装饰的情况下,帔帛所系平结便成为引人注目之处。
东、西魏时期,帔帛刻画平结作法传入邺城地区,并影响到定州、青州等地,现存实例主要见于东部地区。成安南街村寺址出土东魏兴和四年(542)造像左胁侍菩萨像[7]、诸城体育场出土东魏武定三年(545)造像左胁侍菩萨像(图1),帔帛系较大平结,明显起到美化服饰作用,延续了北魏晚期的做法。部分实例在平结帔帛之外悬挂璎珞,如北京故宫藏曲阳出土东魏菩萨像、惠民沙河杨村出土东魏造像左胁侍菩萨像(图表2-7),前者在X形帔帛外悬挂X形璎珞,后者在平结之下沿帔帛贴挂璎珞,平结帔帛与璎珞共同发挥装饰作用。
北齐、北周至隋代,腰带平结继续流行,帔帛平结获得巨大发展,新出现在菩萨像发带、项带、胸带、裙带、璎珞等处刻画平结作法,实例多集中在中原北方东部地区。受东部地区影响,中原北方西部菩萨像服饰平结图像也有所流行。
就腰带平结而言,初传阶段存在的表现空间不足问题得到解决,东部地区出现不挎帔帛者,西部地区帔帛交叉处上方由V形变化为U形,为腰带平结刻画留出空间。实例见于河洛地区、关中及河西走廊,如河南博物院藏襄城孙庄出土北齐天统四年(568)造像碑碑阳上层右龛倚坐菩萨像、西安岗家村出土北周至隋代菩萨像(图表2-4)。
就帔帛平结而言,分为两种情况。其一,菩萨像衣着朴素,平结帔帛为主要装饰物。已知26例,年代明确者16例,包括北齐早期(550—559年)7例、北齐中期(560—569年)4例、北齐晚期(570—577年)3例、北周1例、隋代1例,大体呈现随时间递减趋势。从分布地域来看,定州9例、河洛地区7例、青州4例、邺城3例、关中1例,涉及中原北方主要造像中心。如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北齐天保元年(550)菩萨像、襄城孙庄出土北齐天保十年(559)造像碑碑阳6身菩萨像[5]图版121、临朐小时家庄寺庙遗址出土北齐造像左胁侍菩萨像[8]、蒲城出土北周造像碑碑阴左胁侍菩萨像[9]。其二,菩萨像服饰华丽,平结帔帛与项圈、璎珞等装身具组合装饰,部分实例彩绘贴金。已知12例,年代明确者包括北齐晚期2例、隋代1例,推测此种形式主要流行于北齐晚期至隋代。从分布地域来看,青州9例、定州2例、河洛地区1例。绝大多数实例在X形平结帔帛外悬挂X形璎珞,延续了东魏时期作法,如济南市县西巷出土北齐至隋代菩萨像(图3)、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北齐武平六年(575)菩萨像。个别实例在平结帔帛外悬挂U形璎珞,受到印度笈多朝文化影响[10],如临朐明道寺遗址出土北齐菩萨像[8]图版82。可见,帔帛所系平结作为菩萨像装饰物,在北齐至隋代获得充分发展。北齐早中期帔帛平结为菩萨像主要装饰物,北齐晚期至隋代装饰作用稍弱。定州、河洛地区通常仅以平结帔帛装饰,青州地区多与其他装身具组合,且组合形式多样。
这一时期新出现的菩萨像服饰平结形式,大多在此前服饰平结基础上衍生而来,反映了平结元素进一步中国化的情况。胸带平结受到佛陀胸带造型影响,见于邺城、关中等地,如临漳北吴庄出土北齐菩萨像(图表2-3),平结带端自然垂落。璎珞平结借鉴了帔帛平结表现形式,分为珠串系平结和珠串绳带系平结两种。前者平结由连续珠串式璎珞交叉系缚而成,主要见于青州地区,如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北齐至隋代菩萨像(图表2-8)[11]。后者在前者基础上,以珠串绳带交叉系成平结,见于定州、忻州等地,如定州文博园二期工地出土北齐至隋代菩萨像(图表2-9)。
其他新出现的服饰平结实例,如日本静雅堂藏隋代菩萨像(图表2-1)[12],发带在脑后系平结,带端自然垂落。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北齐至隋代菩萨像[4]762、西安醴泉寺遗址出土隋代菩萨像(图表2-2),项带在后颈处系平结,前者带端自然垂落,后者一端折叠后向對侧垂下。西安碑林区政治干校出土北周至隋代菩萨像(图表2-5)[13],腿间裙带在身体前后均系平结。这些实例年代相对较晚,出土地明确者多集中在关中附近,表明伴随着北朝末年中原北方东、西部重新统一,东部地区流行的平结元素也大量西传,在都城长安地区获得新发展。
(3)守护神像
已知11例,占总量10%。东魏出现,流行于北齐至隋代,分布在中原北方东部及河西走廊。平结应用于力士像腰带、帔帛,以及神王像铠甲束带。
力士像服饰平结由来于此前菩萨像同类服饰。腰带平结实例如莫高窟隋代第427窟前室二力士像。帔帛平结实例见于太原、邺城、襄城、青州等地,如忻州西街村出土东魏至北齐造像基坛二力士像[14]、邯郸北响堂山北齐南洞前廊左甬道力士像(图表3-1)、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北齐力士像(图表3-2)[11]图版 225。
神王像铠甲平结实例集中出现在邺城地区,见于北响堂山北齐北洞中心柱基坛8身、中洞中心柱基坛4身神王像(图表3-3)、纳尔逊博物馆藏南响堂山北齐神王像。这些神王像着装相近,均在铠甲护胸之外环颈、纵胸、绕腹扎束甲带,纵向甲带上端或上下两端均系结,且绝大多数为平结。甲带平结纵向表现,带端隐而不现,极为特殊。
2. 道教等造像
北齐中期至北周末隋初,在洛阳周围、关中地区道教等造像服饰中出现平结因素,时间明显滞后于佛教造像服饰平结,应受到后者影响。
(1)道教造像
已知5例。最早实例见于偃师出土北齐天统元年(565)造像碑碑阳老君像[15],该像外披双领下垂式道袍,内着交领内衣,胸带交叉系成平结,带端自然垂落,显然借鉴了佛像着衣形式。隋开皇年间4例,老君像胸带平结造型与北齐实例一脉相承,其中3例地点明确者出自关中地区,无疑受到东部地区影响,如耀州南街出土隋开皇八年(588)造像碑碑阳老君像(图表4-1)。
(2)其他造像
已知3例共6身,均出土于西安井上村北周大象二年(580)粟特人史君墓。该墓石门框浮雕缠枝中4身伎乐飞天像(图表4-2)、石椁前面左侧浮雕四臂守护神像(图表4-3)、人鸟合体祆教祭司像[16],腰带均系平结。考虑到平结图像不见于北朝后期其他入华粟特人墓葬,且此时关中地区佛教、道教造像服饰平结承袭中原东部造像因素的情况,该墓腰带平结因素亦应来自中原东部地区。
以上梳理,可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其一,汉地最早实例见于北魏中期之末大同云冈第6窟,平结图像与褒衣博带装佛和菩萨组合。学界熟知,该窟造像服饰受北魏孝文帝服饰改革影响,吸收了东晋南朝士大夫服装造型因素。四川省博物馆藏南齐永明元年(483)石佛像,外衣宽博,内衣束带于胸前系结,类似造型应为云冈实例提供设计灵感。然而,该南齐实例束带所系之结并非平结,其他现存东晋南朝服饰中也不见刻画平结,云冈服饰平结图像可能另有来源。
其二,汉地服饰平结图像在佛像胸带和菩萨像腰带基础上,渐次出现于菩萨、老君胸带,以及守护神、墓葬人物腰带处。继菩萨帔帛平结后,守护神帔帛平结开始出现,表明不同尊格人物共有服饰元素亦存在影响关系。此外,菩萨帔帛平结与璎珞平结,腰带平结与裙带、发带、项带平结等,装饰意匠相近,推测平结造型在同一尊格人物、不同服饰类型之间也多有借鉴。由此,平结逐渐发展成涵盖多种人物尊格、多种类型服饰的流行装饰元素。
其三,汉地服饰平结发展情况呈现地区差异。中原北方东部地区出现早、数量多,西部地区在前者影响下出现,时间滞后,数量相对有限。东部地区流行的菩萨帔帛平结与璎珞平结在西部地区实例稀少,西部地区菩萨项带平结和裙带平结则鲜见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守护神甲带平结,西部地区墓葬人物服饰平结,仅见于单一地区,分别形成各自地域特色。
其四,就服饰平结形态而言,横向表现者占绝大多数,纵向者仅见于铠甲束带。根据带端表现,可以分为π形、X形、‖形三种。其中π形实例最先出现,应用最广,见于发带、项带、胸带、腰带等,仅见二自由带端,多数自然垂下,少数一端折叠后垂下。X形实例数量最多,应用于帔帛、璎珞等,带端向四方伸展。‖形实例数量最少,仅见于甲带,带端隐而不现。
其五,平结在服饰中应用广泛,与其系缚绳带的实用功能密切相关。平结与帔帛、璎珞等装饰元素组合使用,其中所蕴含的欣赏价值也不容忽视。整体观察北朝隋代造像遗存,服饰刻画平结实例数量相对有限,源于秦汉传统的绳结附加扣饰,或绳结部分模糊绳带穿插关系的处理方式,在人物像服饰中始终占据主流。
二 北朝隋代服饰刻画平结图像的
西方来源
汉文化地区人物像服饰系结作法在汉晋时期流行开来,而直至北魏中期之末才出现平结形式,且主要应用于佛教造像,恐只能解释为北朝时期伴随佛教文化传入的域外文化因素。已知最早的平结图像见于埃及古王国时期(约前2649—前2150年),约前8—前6世纪传入南欧{1},在古希腊(前800—前146年)、罗马共和国(前509—前27年)和罗马帝国(前27—后476年)时期获得较大发展。公元前4世纪末叶及以降,伴随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传播至西亚、西北印度与中亚,继而传入中国。
1. 地中海周围服饰刻画平结图像
(1)古埃及
古埃及平结主要施用于人物像腰带。古王国至第二中间期平结带端极短,贴腰且不垂下,如第四王朝石雕法老坐像[17]。新王国时期带端变长且沿双腿垂下,如卢克索博物馆藏第十八王朝石雕法老立像[18]。有趣的是,在古埃及墓葬中发现了作为护身符使用的独立平结(图4),推测该结于古埃及人而言蕴含神秘力量。
(2)古希腊罗马
古希腊罗马平结图像较早见于前6世纪上半叶的塞浦路斯(Cypriot),约前6世纪末叶出现在希腊本土的德尔菲(Delphi)等地,其后流行开来。主要施用于人物像发带、项带、腰带等,其中腰带系平结来自古埃及传统,发带、项带系平结则为古希腊罗马的新发展。
就腰带平结而言,部分实例带端较短,接近埃及古王国表现。多数实例带端较长,接近新王国表现。按照服装形式可細分为长袍腰带和铠甲腰带两种。长袍腰带出现在前5世纪,主要见于女性神像,带端有些自然垂落,有些折叠后向对侧垂落。前者如意大利奥斯蒂亚(Ostia)出土3世纪中叶库柏勒(Cybele)女神像(图表5-3)[19],后者如土耳其出土2、3世纪女神像(图表5-4)。这两种带端处理方式,也见于北朝隋代人物像服饰。铠甲腰带出现在前1世纪,主要用于王者或将士,带端或自然垂落,或回折塞入腰带后垂落。前者如叙利亚帕尔米拉(Palmyra)出土公元前后石雕像(图表5-5),后者如土耳其贝尔加马古城(Bergama)出土2、3世纪石雕像(图表5-6)。平结两末端塞入腰带,能够有效防止腰带松弛,这种作法不见于此前实例,为罗马帝国时期平结图像的新发展,影响到同时期长袍腰带的表现。
发带平结用于系缚头盔或发髻,带结位于头部前上方,出现于前6世纪。如意大利罗马出土前1世纪马赛克头像(图表5-1)。
项带平结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古希腊与罗马共和国时期,项带平结仅见于赫拉克勒斯像。如古希腊前4—前2世纪青铜像(图表5-2),赫拉克勒斯头戴狮皮帽,狮腿于颈部系平结。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前4世纪上半叶陶瓶画像(图5),身披狮皮衣、狮腿于颈部系平结的赫拉克勒斯,呈顶天立地姿势。据古希腊神话,在托举巨人阿特拉斯(Atlas)帮忙摘取金苹果期间,赫拉克勒斯曾短暂接替他扛起苍天,于是出现此种力士造型赫拉克勒斯像,可能影响到后文所述犍陀罗力士像的表现。
赫拉克勒斯是宙斯与阿尔克墨涅(Alcmene)之子,以英勇无畏精神完成凡人难以胜任的十二项艰巨任务,死后升至奥林匹斯山为神,系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受到统治者推崇。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前336—前323年在位)标榜自己为赫拉克勒斯后裔,模仿其头戴狮首帽、身披狮皮衣、狮腿于颈部系平结,尔后诸多罗马皇帝纷纷效仿,一些被认作赫拉克勒斯像的雕塑原初可能为某位统治者。
第二阶段,罗马帝国时期,受赫拉克勒斯造型影响,赫尔墨斯、美杜莎等诸多神话人物像项带系平结。这一时期,平结应用极为广泛,如伊兹密尔艺术历史博物馆藏青铜艾洛斯(Eros)像,披风四角均作狮腿状,分别在颈部和腿部系平结。一些罗马王侯雕像,甚至鞋带也以平结系缚。
平结在古罗马文献中称作赫拉克勒斯结,其功能也多与赫拉克勒斯关联。如1世纪普林尼(Pliny)记述,该结坚固无比,将其系于伤口可加快痊愈,用作腰带系结亦可获得特殊功效[20]。约2世纪菲斯特斯(Festus)提到,新婚夫妇以之系缚腰带,可以像生育了七十多个孩子的赫拉克勒斯一样多子多福{1}。可见,平结图像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被赋予吉祥寓意,王侯将相将系在服饰上,或许希望借助赫拉克勒斯英雄的神力,建立伟大功勋。
2. 西北印度与中亚及西域服饰刻画平结图像
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占领埃及后又灭亡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并于前327年侵入西北印度,所过之地修建希腊化城市,屯驻希腊士兵。亚历山大逝后帝国领土被部将瓜分,相继建立的希腊化国家继续推行希腊文化,地中海地区服饰平结图像随之传播至中亚与西北印度{2}。
前4世纪末叶至公元前后,平结主要用于神话人物及王侯将士,出现在项带、铠甲束带等。如巴基斯坦出土亚历山大银币正面王者像(图6),头戴狮皮帽、狮腿于颈部系平结。塞琉古朝塞琉古一世(前312—前280年在位)银币正面王者像,头戴豹皮盔,兽腿于颈部系平结[21]。土库曼斯坦尼萨(Nisa)遗址出土帕提亚朝前2世纪武士头像[19]图版 107,头盔束带于下颌系平结。后二例对古希腊赫拉克勒斯狮皮帽进行了本土化改造,象征赫拉克勒斯精神的平结图像则被传承下来。阿富汗贝格拉姆(Begram)窖藏出土约1世纪上半叶青铜雅典娜(Athena)胸像(图7),鳞片式铠甲束带在肩部系平结,带端隐藏,与前述邺城地区神王像甲带平结表现相近。
1—5世纪前后,融汇古希腊罗马雕塑技术与印度佛教文化的犍陀罗文化发展繁荣,平结施用于佛陀、菩萨、守护神等佛教人物像,出现在发带、项带、腰带等处,成为北朝隋代服饰平结图像的直接来源。
佛像实例数量有限,平结仅施用于发带。如犍陀罗立佛像(图表6-1),发髻底部束发带中央系平结。新疆和田约特干遗址发现的3世纪前后铜佛头像(图表6-2),束发带中央系平结,与犍陀罗佛像关系密切。
菩萨像实例数量较多,平结主要用于发带和腰带。发带平结见于戴敷巾冠菩萨像,如犍陀罗佛发供养浮雕(图表6-3)、白沙瓦博物馆藏萨尔依巴赫洛(Sahri-Bahlol)出土2、3世纪树下禅定像,发带在头部前上方系平结,带端沿发髻环绕而不垂下。敷巾冠为古印度王侯常见装束,发带系平结则为古希腊罗马作法,二者在犍陀罗菩萨像冠饰上结合起来。北朝隋代菩萨像发带平结系于脑后且带端垂下,与西北印度实例存在一定差异。
腰带平结在菩萨像中较为常见,带端通常自然垂落,如犍陀罗2、3世纪菩萨像(图表6-4)。同时期的供养人像也见腰带平结,如斯瓦特布特卡拉(Butkara)佛寺遗址出土石雕像(图表6-5),推测古希腊罗马腰带系平结作法,在西北印度世俗生活中也有所流行。北朝隋代人物像腰带系平结的表现,应由来于此。
守护神像包括执金刚力士、托举力士、天王、武士等,平结主要施用于项带、肩带、腰带等。项带平结受到古希腊罗马赫拉克勒斯造型影响,多以狮腿系缚,与狮皮衣、帽组合(图表6-6、7),部分实例以披风束带系缚(图表6-8)。值得注意的是,犍陀罗托举力士作赫拉克勒斯装扮,不见于古希腊罗马阿特拉斯像,可能受到前述古希腊瓶画赫拉克勒斯像同类造型的影响。肩带平结纵向系于前肩部,带端没有间断(图表6-9),受到前述阿富汗雅典娜像肩带类同平结的影响,接近邺城地区神王像铠甲平结的表现。犍陀罗守护神像在颈部、肩部、腰部等处系平结,或有借助赫拉克勒斯神力的用意。北朝隋代守护神像服饰平结图像,大概失去原有文化内涵,仅用作装饰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境内发现多例戴兽首帽守护神像,学界认同其由来于古希腊罗马赫拉赫勒斯像造型,但与其人相关的平结图像,不见于已知北朝隋代戴兽首帽实例。这种情况表明,北朝隋代服饰平结图像与兽首帽图像可能分别传入汉地。新疆楼兰、和田、龟兹等地,发现3—7世纪与植物装饰带或金翅鸟擒蛇图像组合的平结图像{1},说明该图像在西域曾长期使用。如前所述,中原北方最早实例见于大同云冈第6窟着褒衣博带式袈裟佛像和菩萨像。大同系北魏早中期首都平城所在地,为当时中原北方政治、文化中心,北魏太延五年(439)统一黄河流域以来,西域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这里。推测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东晋南朝服饰与来自西域的平结图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创新的服饰形式。
三 小 结
综上,北朝隋代人物像服饰平结图像的源头在地中海地区,经西北印度、中亚与西域传入中原北方。服饰刻画平结者在地中海地区多为神话人物,传入西北印度后转变为佛教人物。北朝隋代服饰刻画平结者绝大多数为佛教人物像,又扩展至道教、祆教等人物像,并结合汉地服装形式,适应不同尊格人物像服饰特点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扩充了平结图像应用范围。平结图像的外来属性及其系缚绳带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或许成为这种图像在崇尚胡风的北朝后期获得大发展之缘由。
附记:导师李静杰教授悉心指导并无私提供考察资料,学友齐庆媛、王德路、刘易斯等提供诸多帮助,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1]王芳.喀什与和田人物纹三耳陶罐分析[G]//艺术史研究:第14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161-188.
[2]田边胜美.ガンダーラの弥勒菩薩像の起源—佛像起源論への新視點[M]//平山コレクション:ガンダーラ佛教美術.东京:讲谈社,2007:262-283.
[3]张焯.云冈石窟全集3:第6窟上[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5:204-207.
[4]李静杰,田军.定州白石佛像[M].台北: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2019:654.
[5]林树中.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3:魏晋南北朝雕塑[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图版122.
[6]张燕.陕西药王山碑刻艺术总集4:隋代造像碑[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圖6.
[7]邯郸市文物研究所.邯郸古代雕塑精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图版41.
[8]山东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临朐佛教造像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图版62.
[9]张燕.陕西药王山碑刻艺术总集7:临潼、渭南地区造像碑[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图122-3.
[10]齐庆媛.南北朝隋代菩萨像斜披式璎珞所反映印度笈多文化因素的东传[G]//大足学刊:第3辑.重庆出版社,2019:335-353.
[11]青州市博物馆.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4:图版183.
[12]台北历史博物馆编辑委员会.历代佛雕艺术之美[M].台北:历史博物馆,2006:图版26.
[13]孙福喜.西安文物精华:佛教造像[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10:图版115.
[1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忻州忻府佛教造像窖藏坑发掘简报[J].文物,2018(12):42-62,封三.
[15]王景荃.河南佛教石刻造像[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图版4.
[16]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北周史君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插图70,86,88.
[17]Egyptian Art in the Age of Pyramids[M]. New York: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1999:297.
[18]Richard H. Wilkinson. Symbol & Magic in Egyptian Art[M]. London:Thames and Hudson Ltd,1994:100.
[19]田边胜美,前田耕作.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第15巻:中央アジア[M].东京:小学馆,1999:插图246.
[20]Pliny.Natural History:Books 28-32:Lib.XXVIII.17.64[M].W.H.S.Jones,Trans.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47.
[21]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新館開館一周年記念:ガンダーラ[M].2009:图版129.
收稿日期:2019-12-3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南欧与西亚文化对南北朝隋唐艺术的影响”(18BA01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西域五、六世纪艺术中的外来文化因素分析”(20CA161)
作者简介:李秋红(1991- ),女,山东省昌乐县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古中国装饰纹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