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堂观察的美国体育教师效能评价工具及启示

2021-06-15秦曼蒋健

体育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效能工具体育教师

秦曼 蒋健

摘 要:美国开发的基于课堂观察的体育教师效能评价工具表现出两方面特性:一方面基于教育和评价理论,建立评价指标和评价流程,严格保证评价者资质,不断优化评价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识别体育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行为,为教师教学质量的诊断和改进提供重要参考。未来我国应从研发本土化评价工具、培养专业化评价人员、遵循规范性评价流程及建立互动型反馈机制4个方面优化体育教师效能评价的质量。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师效能;课堂观察;评价工具;美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1)02-0080-05

Abstract: The evaluation tool for PE teacher effectiveness based on classroom observation developed by the United States shows two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ne hand,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theory and education, establishing the evaluating indicators and evaluation process, strictly guaranteeing the qualification of assessors, and constantly optimizing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evaluation tools; on the other hand, identifying the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of PE teachers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which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aluation tools of American PE teacher effectiveness, and holds that in the future, China should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PE teacher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from four aspects as follows: developing localized evaluation tools, training professional assessors, following the standardized evaluation process, and establishing interactive feedback mechanism.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E teacher effectiveness;classroom observation;evaluation tools;USA

隨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的相继出台,国家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制定不同学段学生所要达到的体育课程目标,要求强化体育课教学效果。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求建立科学、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一系列文件的颁布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以及教育评价改革明确了方向,通过评价改革促进体育教育质量提升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研究选取3种经过广泛运用和验证的美国基于课堂观察的体育教师效能评价工具为研究对象,即体育教师教学表现观察量表(qualitative measure of teacher performance scale,简称QMTPS)、体育课程技能学习时长观测工具(academic learning time-physical education,简称ALT-PE)和教学质量评价量规(assessing quality teaching rubrics,简称AQTR),阐述其开发背景、构建依据、评价指标、评级标准、评价流程以及实践应用,并探讨其对我国体育教师效能评价的启示。

1 评价工具的开发背景和构建依据

1983年美国国家教育质量调查委员会发表《国家处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激发美国政府和社会对提高教育质量的关注。体育界学者致力于揭开体育课堂教学这个黑匣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着手研制基于课堂观察的体育教师效能评价工具。QMTPS和ALT-PE在20世纪80—90年代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2001年美国国家教育改革立法《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和2009年的“卓越竞争”计划推行,美国体育学界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标准,体育教师效能评价目的向帮助学生达到《K-12体育教育标准》所设置的课程目标转变。在研究美国国家体育运动协会(NASPE)初任教师标准(2009年)和以往文献基础上制定的AQTR,评价维度和评价内容更为全面。实践研究中,采用NASPE公布的《体育标准:小学国家标准1-6评价》(PE Metrics:Assessing the National Standard 1:Elementary)进行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前后技能评价的规范性。

美国基于课堂观察的体育教师效能评价工具的构建基于两种研究倾向:有的学者关注一般性教学实践,即跨越不同主题的教学行为,如最大化技能学习时间及建立积极课堂氛围等;也有学者认为体育学科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具体的结构,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教师教学行为会影响教学[1-2]。ALT-PE是学者依据一般性教学理论和实践成果开发构建的评价工具,运用时间取样法,根据事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观察体育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所产生的教与学的行为,并记录出现次数,借以了解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主要从时间维度和质量维度评价体育教师效能。QMTPS和AQTR是学者依据体育学科特定教学理论和实践成果开发构建的评价工具,运用判断导向法,根据特定的体育教学顺序,以体育课堂教学实施中师生所要实现和达成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体系为单元,判断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结果之间的关系,主要从质量维度和结构维度评价体育教师效能。实践研究中,学者多是将一般性教学实践和特定学科内容联系起来,通常同时采用ALT-PE和QMTPS两种工具,从时间维度、质量维度和结构维度3个方面共同评价体育教师效能。AQTR自开发以来,未见与ALT-PE和QMTPS的合并运用,多是采用访谈法结合该工具对体育教师效能进行评价。

2 评价工具的指标体系和评级标准

2.1 QMTPS

QMTPS主要用来探索对学生学习更有效的教师特征[3],将教师教学任务按照执行活动的性质定义为5类,分别是描述概念、技能提高、拓展练习、重复练习和技能应用,构建三维七阶观察量表,通过3个评价维度观察体育课每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演示、学生学习效果回馈和教师反馈。教学演示维度评价指标包括讲解清晰度、示范完整性、教学提示数量、教学提示准确率和口头提示质量。学生学习效果回馈维度评价指标为学生完成动作的准确率。教师反馈维度评价指标为教师反馈数量。讲解清晰度评价教师是否明确表达运动技能学习的目的或目标,是否清晰告知学生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示范完整性评价教师是否采用自身示范、学生示范及借助视觉影像等提供精确动作技能展示。教学提示数量评价教师在不额外增加学生练习负担情况下,所提供关于动作任务表现的信息数量是否恰当。教学提示准确率评价教师根据运动技术原理所提出运动建议的正确程度。口头提示质量评价教师在运动演示过程中向学习者提供的教学讲解的精准程度。该工具的评级标准基于检查表量规和分析性量规建立,用于评定体育教师具体行为表现是否客观存在,将评价指标划分为2个或3个等级,制定等级标准,对体育教师教学质量做出判断。

2.2 ALT-PE

ALT-PE属于时间样本观察工具,用来测算学生在适当难度下,以正确的运动方式成功完成技能练习的总时长。该工具通过观察体育课课堂组织和学生学习行为,记录体育课程教学中各类教学活动安排及学生行为的频次。学者研究多采用Parker在1982年二次改版的ALT-PE工具,通过测算学生学习正确技能相关活动的频数占总体频数的比值[4],确定教师教学效能高低。该工具由第1版的四维六阶简化为第2版的二维五阶,观测内容包含课堂情境和学生参与2个一级指标,课堂情境包括基本内容、技能知识、技能学习3个二级指标,学生参与包括技能动作学习和非技能动作学习2个二级指标,观察者需要熟记ALT-PE工具中所涉及的21种三级指标的操作定义、行为分类标准以及各种行为编码。在一节完整的体育课中,观察者以时间知觉的上限,最长不超过6秒为观察和记录单位,交替记录三级指标在体育课堂上出现的频次。

2.3 AQTR

AQTR是为开发一种“通用语言”,用于描述高质量教学实践的关键特征,呈现成功教学的“共同因素”[5],分为四维十七阶,4个评价维度包括任务设计、教学指导、课堂管理和教學互动。任务设计围绕适当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最大限度参与任务和渐进式任务3个指标进行观测。教学指导围绕任务陈述的清晰性、与先前知识的联系、教学演示、教学提示和检查学生任务理解情况5个指标进行观测。课堂互动围绕学生专注力、器材归还、学生分组和课堂过渡4个指标进行观测。教学互动围绕监管班级、强调或调整任务、教学反馈、学生表现评价和学生反思5个指标进行观测。该量表在评级标准上,遵循分析性评估准则,制定用于区分从“优秀”到“差”的不同评价等级内容,采用三等级法定义每个基本维度不同质量行为的体育教师效能特征,“3”表示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展示优质教学实践的标准;“2”表示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优质教学实践的标准;“1”表示教师没有展示优质教学实践的标准。

3 评价工具的评价流程与实践应用

在评价流程上,3种评价工具的运用遵循“评价标准制定—专业人员培训—数据分析—评价诊断—结果反馈”流程。为确保信度,评价工作严格执行评价人员的入选资格和培训工作,要求评价人员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至少达到80%,方可开展正式评价工作。3种评价工具以评分或者百分比的量化形式呈现教师效能评价结果。评价流程如下:(1)QMTPS实践操作是以教学任务为单元,计算每项观测内容中每个评价等级个数占该项总数的百分比,提取出7项观测内容中评价等级标记为“最理想表现百分比”数值,最终采用这些百分比数值的平均值作为QMTPS的最后得分。(2)ALT-PE采用12秒间隔观察技术记录课堂组织和学生行为,6秒用于观察,6秒用来记录。数据录入之后,统计每个二级指标编码所对应的记录个数。评价结果是“技能学习时间”总数累加“正确方式技能活动”总数,然后与所有行为分类总数进行百分比后所得的数值。(3)AQTR由评估人员按照教学事件发生顺序,以任务呈现、课堂管理和教学反馈为单元依次循环,通过课堂录像观看对体育教师进行评分。评价结果包括二级指标单项分数、一级指标得分、每个教学单元得分、整节课程分数和4个维度的综合得分。

在实践应用上,3种体育教师效能评价工具的功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为帮助低效能教师和新手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和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二是建立规范的教师教学行为,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由于开发与评价目的不同,3种评价工具在评价对象选择上也略有差异:ALT-PE和QMTPS工具测评对象包括中小学专家教师、经验教师和新手教师,研究显示QMTPS工具对专家教师和有经验教师的评价结果具有区分度。AQTR在有效测试职前体育教师教学效能的基础上,又对中小学在职体育教师效能进行了测评。具体观之,学者们围绕3种评价工具进行了多项教学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QMTPS、ALT-PE和AQTR评价得分与学生技能学习呈现显著性相关,证明3种评价工具的有效性[6-8]。(2)QMTPS和ALT-PE两种工具的实践研究结果鉴别出与学生技能学习效果显著相关的教师行为,包括为学生建立适宜的学习环境、给予即时回馈、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参与体育运动技能学习、保证所有学生进行正确的技能练习、在教学演示的内容设计和练习环节中采用游戏导入及阐述动作技能学习线索的关键特征等[9-11]。(3)ALT-PE观测体育课学习时间分配的研究显示出体育教师实际操作中技能学习时间在10%~34%浮动,专家认为这个比例偏低,理想的比例应控制在50%左右[12]。(4)有关AQTR工具的研究显示该工具能够有效区分高质量教学和低质量教学,运用过程中评分者信度介于82.4%~84.5%之间。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优质体育教学与学生心肺耐力、力量、灵活性、最大摄氧量和卷腹测试结果具有高度或中度相关,但与俯卧撑和背力测试结果相关性很低[13]。综上所述,3种评价工具在实践运用中不断循证,挖掘体育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学者们共同的研究成果为体育教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4 对我国体育教师效能评价的启示

4.1 研发本土化评价工具,回应体育教师效能的本质追问

我国研究者围绕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课堂教学行为和有效教学开展研究,为体育教师效能的深入推进奠定基础。但从严格意义上来看,现有研究较为表浅,采用的评价工具都是从单向度出发,对体育教师教学信念或教学技能进行评价。对照教师效能研究的本质追问——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学生学习成效的高低,现有研究显然无法回应。沈丽群和季浏[14]在研究中指出,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立到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善,这之间犹如隔着一条鸿沟,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行为之间建立评价工具,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能够更好落实到课堂教学行为上。研发本土化体育教师效能评价工具,切实回应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质量的践行程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国现有基于课堂观察的体育教师效能评价工具仍处于探索阶段,当务之急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目标与需求,注重工具的开发和实践应用。一方面应学习借鉴QMTPS、ALT-PE和AQTR评价工具的优势,如评价目的明确、具有鲜明的体育学科特色、评价指标简洁可量化;另一方面也应注意3种评价工具从质量维度、结构维度和时间维度评价体育教师效能,忽视了兴趣维度和价值维度评价这一局限之处,需要依据我国新课改精神,结合体育教学的现实状况,在评价范围和指标设置方面进行相应的修订。这是构建符合我国发展现实的体育教师效能测量与评价的两项重要工作,有助于尽快找到影响我国体育教育质量提高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体育教师评价上的的差距,切实回应体育教师效能的本质追问。

4.2 培养专业化评价人员,推动体育教师效能评价的品质提升

美国在实施基于课堂观察的体育教师效能评价过程中,评价人员的资质是研究者高度关注的问题。QMTPS、ALT-PE和AQTR评价工具在运用过程中,对评价人员的资格审查、培训考核以及控制偏见等方面都进行了严格把关。国内体育课堂观察评价的组织者和施评者多为校长、年级组长、体育组组长或教研员等管理人员。董国永[15]在研究中提出,體育教师评价主体或因缺乏专业知识,或因观察周期不足,或因依据主观臆断等,导致评价结果可信度偏低。通过与一线教师的交流访谈了解到,评价人员之间也常因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而出现评价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我国政府和学校可以借鉴美国教育评价专业化经验,通过资格测试的方式挑选体育教师效能评价人员,从教育经历、工作资历、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等方面对评价人员进行资格认证,采用笔试和现场测试的方法选拔具有较高评课能力的候选人。参考美国基于课堂观察评价体育教师效能过程中评价人员的培训方式,建议培训应包括4项内容:(1)熟知评价标准或工具。评价人员需要熟知体育教师效能评价标准,精确把握评价工具的理念基础、设计目标、评价指标、评分等级的设置方式及不同等级之间的区分度。(2)掌握评价技能。课堂录像评价技能需要反复训练评价人员通过课堂录像范例建立教学行为与评价之间的联结来实现。(3)提升评分能力。评价人员通过对照与专家评分之间的差别、向专家解释评价依据以调整评价结果的循环练习,逐步提高评分能力。(4)控制个人偏见。评价人员通过培训应学会控制因个人喜好以及与被评价者个人关系影响而导致的偏见。

4.3 遵循规范性评价流程,实现体育教师效能评价的交流对话

盖茨基金会关于教师有效性研究的建议是,在任何教师有效性评估体系中,都应该使用学习结果测量和教师的观察结果[16]。因此,美国学界采用QMTPS、ALT-PE和AQTR评价工具对体育效能进行研究,尽管研究目的和观察方式有所不同,但却共同遵循严格规范的评价路径和实验设计,学者的研究均是通过课堂观察记录教师和学生行为,然后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最终确定教师效能评价结果,不断积累的研究成果之间形成交流互动,推动评价工具迭代发展。我国体育教师效能以理论研究为主,学者从不同角度构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能力或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缺少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研究体育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极度缺乏路径规范的实证研究,导致成果之间彼此割裂,不利于相互循证,缺乏指引体育教学实践发展和提升的高质量策略。

通过美国体育教师效能评价工具操作流程可知,基于课堂观察的体育教师效能评价路径包含两个层次:首先,运用评价工具对体育教师和学生行为进行评价;然后,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发展指标进行因果效应识别,以检验评价工具的有效性,为改进和优化评价工具提供科学依据。我国学者应当学习借鉴美国体育教师效能评价实践路径,突破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困局,向实证研究迈进,设计科学、合理、合乎中国特色和中国文化的体育教师效能评价工具,遵循规范的体育教师效能评价流程,在实践运用中不断检验和更新,探索和观测学生学习结果产出与教师效能之间的关系,帮助体育教师走向更为有效的教学。

4.4 建立互动型反馈机制,唤醒评价客体的自觉反思意识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17]。Weems等[18]认为教师效能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测评教师能力,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成长。QMTPS、ALT-PE和AQTR评价工具在运用过程中,依照NASPE制定的评价原则,在结果处理阶段注重评价结果的正确应用,评价之后伴随专业的信息反馈,促进评价结果与教师专业发展相互联结,帮助教师准确寻求专业发展支持。通过对北京、上海、厦门、成都、广州和海口6个城市5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访谈,发现国内体育教师评价对大部分教师而言像是例行公事,是学校教学工作诸多环节中的一项必备内容,评价结果缺乏反馈,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基本处于被观察、被分析的地位,毫无主体性可言。如此容易引起教师的焦虑、恐慌和抵抗情绪,导致教师评价多数流于形式。

我国应借鉴美国体育教师效能评价结果运用的经验,建立体育教师效能评价应用与教师专业发展对接机制,重视调动体育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性和能动性,建立评价人員与被评价者双向互动反馈机制。评价开始前,评价组织者应向体育教师明确评价目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流程,允许体育教师与评价人员就评价指标进行交流讨论,帮助体育教师了解评价内容的正确释义,保障体育教师对评价的知情权和表达权。评价结束后,应通过书面报告、现场交流或网络报告等形式将测评结果和个性化改进意见报告反馈给体育教师,并附上评分依据或理由,帮助体育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质量观。评价完成后,评价结果应成为体育教师培训、进修及校内学习的重要参考。应发挥激励作用,对评价表现优异的体育教师给予奖励,在评聘职称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应强调后续帮扶改进,建立教师效能评价档案,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实现“评价促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KYRIAKIDES E,TSANGARIDOU N. Integrating generic and content-specific teaching practices in exploring teaching quality in primary physical education[J]. 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2018,24(4):418-448

[2] SIEDENTOP D,DOUTIS P,TSANGARIDOU N,et al. Dont sweat gym! An analysi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994,13(4):375-394.

[3] RINK J,WERNER P. Qualitative measure of teaching performance scale[M]. Champaign:Human Kinetics,1989:269-276

[4] RIFE F,SHUTE S,DODDS P. ALT-PE Versions I and II:Evolution of a student-centered observation system in physic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985,4(2):134-142.

[5] CHEN W,HENDRICKS K,ARCHIBALD K. Assessing pre-service teachers quality teaching practices[J].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2011,17(1):13-32.

[6] SILVERMAN S,SKONIE R. Research on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An analysis of published research[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996,16(3):300-311.

[7] GUSTHART J,KELLY I,RINK J. The validity of the qualitative measures of teaching performance scale as a measure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997(16):196-210.

[8] CHEN W,ZHU W,MASON S,et al. Effectiveness of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in improving studentsmanipulative skill competency[J].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2016,5(2):231-238.

[9] HASTIE P. Selected teacher behaviors and student ALT-PE in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994,13(3):242-259.

[10] PELLETT T,BLAKEMORE C. Comparisons of teaching 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nt:Implications for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J]. Perceptual & Motor Skills,1997,85(1):963-72.

[11] KIOUMOURTZOGLOU E,DERRI V,OLAVE E L,et al. Academic learning time in physical education (ALT-PE): Is it related to 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J]. Revista Internacional de Ciencias del Deporte,2007,6(3):12-23.

[12] ONEIL K,BOYCE B. Improving teacher effectiven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through field-based supervision[J]. Physical Educator, 2018,75(5):835-849.

[13] CHEN W Y. Association of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with studentsphysical fitness.[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2016,15(2):335-343.

[14] 沈麗群,季浏. 构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系统工程的思考[J]. 体育学刊,2013,20(2):54-57.

[15] 董国永,刘丽,王健,等. 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的应然与实然[J]. 体育学刊,2017,24(6):122-126.

[16] RINK J. Teacher effectiven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consensus?[J].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 Sport,2014,85(3):282-286.

[17] 陈玉琨. 教育评价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

[18] WEEMS D,ROGERS C. Are US teachers making the grade?A proposed framework for teacher evaluation and professional growth[J]. Management in Education,2010,24(1):19-24.

猜你喜欢

效能工具体育教师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巧用”工具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