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活动中教师跟进式观察的实践研究

2021-06-15邹秀珍

教育界·中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区域活动实践研究教师

邹秀珍

【摘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多次提及“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有效运用观察等方式来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儿童”。区域活动中,幼儿在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中主动学习与发展,教师的科学观察与有效回应对幼儿的深度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并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区域活动;教师;跟进式观察;实践研究

一、教师观察跟进的现状分析

结合我园103位教师区域活动中观察跟进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大部分教师的观察意识不断提升,但由于观察目标不聚焦、观察行为零散,区域活动中的教师支持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发展需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意识明显提升,观察实践有待推进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过程中,幼儿园教师课程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建设的重要内容,观察幼儿行为的意识和能力更是教师的专业内功,尤其关注通过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正确观察与有效回应,从而推进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园于2015—2018年开展淮安市教研室第十一期立项课题《基于园本培养青年教师游戏观察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相关研究工作,针对本园青年教师观察幼儿游戏的发展现状、意识能力的提升策略等进行了梳理与提炼。

基于以上两点因素,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行为的观察意识明显提升,100%的教师认同正确观察更有利于区域活动的指导,且认为有必要对同一区域进行连续观察与跟进指导。97.1% 的教师关注幼儿操作材料的情况,99.0%的教师聚焦幼儿与同伴交往情况,89.5%的教师观察幼儿间争执等突发情况,观察的内容包含幼儿的实际操作、社会性发展以及偶发事件。

但同时,37.1%的教师能够对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进行连续观察,59.0%的教师有时进行,2.6%的教师则很少实施连续观察。数据表明,大部分教师初步树立了“观察是开始,而不是结果”的区域活动指导理念,但教师对于观察理论的掌握与观察及指导实践存在差距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必须尽快解决从观察理论到观察行为的落差问题,将观察意识和理论转变为具体有效的观察行为,从而获得观察能力。

(二)观察目的不够明确,观察行为较为随意

观察并不是漫无目的地看,明确观察目的是让观察更有针对性,记录更细致,能够科学解读幼儿行为,提供适宜的指导和帮助。依据幼儿的发展目标和实际水平,教师应逐步明确区域活动中幼儿探索与体验的价值意义,并结合幼儿近阶段的行为实践,提出具体的、可发现、易记录并具有一定延续性的观察目标,为接下来的观察记录、行为分析和跟进策略明确方向。

74.3%的教师依据预先制定的观察目标对某一区域活动进行观察,61.0%的教师依据幼儿选择情况临时萌发,74.3%的教师由突发情况引发观察。结合教师的观察记录文本资料,70%以上教师的观察目标不聚焦,记录内容、分析、建议与目标不匹配。如,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如何解决等,目标宽泛,缺乏问题意识,不能及时发现并明确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出现的游戏经验、同伴交往以及材料提供等方面的问题。

(三)教师指导不足,跟进策略单一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区域活动中,幼儿在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中主动学习与发展,教师的科学观察与有效回应对幼儿的深度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我园已有的课题研究成果虽然对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思考,但在改进策略上较多围绕单次观察,观察分析跟进措施与幼儿后续游戏之间缺乏较强的内在逻辑性,教师观察跟进的策略比较单一,从而导致幼儿区域活动中的感知与体验效果提升不明显。83.8% 的教师以为幼儿提供所需材料作为跟进策略,62.6%的教师采取现场言语指导的直接介入方式,88.6% 的教师认同通过组织游戏经验分享,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但是,这三种跟进策略仍以教师主体居多,教师作为幼儿区域活动的主控者,“牵”着幼儿的游戏发展。教师忽略了环境的暗示、言语(肢体)的间接引导以及幼儿主体的想法与探索。

二、教师观察跟进的价值分析

区域活动中,教师采取跟进式观察,更加重视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强调区域活动中教师基于幼儿行为进行环境、指导策略等方面的调整。

(一)目标性更加明确

跟进式观察对于不同年龄段区域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影响。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对幼儿近期和远期的培养目标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连续观察、解读行为,有针对性地介入与指导,使幼儿在适宜有效的引领中获得学习与发展。

(二)主动性不断增加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跟进式观察则更加重视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强调区域活动中教师基于幼儿行为进行环境、指导策略等方面的调整,从而呈现出“观察—调整—实践”的循环跟进式的观察指导模式。

(三)连续性愈加明显

跟进式观察相较于散点式观察,更加聚焦区域活动中幼儿一个阶段内的游戏行为,通过采取持续有效的跟进策略,帮助幼儿获得更加丰富而有个性化的感性经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跟进式观察的策略研究

(一)以时间脉络为线索跟进经验

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与区域中人、事物的有效互动,获得有益的经验和体验。以时间脉络为线索,强调每天有序且有价值的区域活动,关注每次活动前的有效引导、活动中的及时点拨和活动后的分享提升,幼儿在新旧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获得发展。因此,对于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跟进不是一时的,应该是一个持续观察、持续跟进的动态过程。观察——反思——跟进,呈现螺旋上升的状态。

1.前跟进—激趣设境启智

興趣激发是幼儿选择区域并持续探究的动力。在甄选判断幼儿兴趣需要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创设适宜的区域环境,提供丰富有层次的活动材料,组织游戏前的谈话等,不断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大胆表达自己的新设想。

2.中跟进—适时点拨回应

区域活动不仅拥有一个动态的物质环境,也是一个动态的活动环境。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发展或是变化着的,教师在科学观察的同时抓住那些关键的时刻进行及时点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简单的提问,能够给予幼儿更多的灵感和信心,游戏经验呈现梯度化递进。

3.后跟进—梳理提升经验

区域活动后的交流分享环节,是整个环节的重要内容,对于幼儿的经验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围绕区域活动中的难点问题,引发幼儿讨论,协商解决问题;介绍活动过程和作品,鼓励幼儿分享体验,提升经验。

(二)以多元互动为导向提供支架

基于主题活动的持续推进以及对幼儿区域活动现场的分析,教师甄别梳理近阶段观察与指导要点,对幼儿进行持续观察与跟进指导。其中,材料的跟进是物质环境的丰富,指导行为的跟进多为意识和行为的提升。

1.区域材料多元跟进

区域材料扮演着“第二”老师的角色,幼儿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并建构自己的经验和图式,因此材料的初次投放与改进投放至关重要。但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老师对材料的投放常常是投放时“满腔热情”,一气呵成,投放后热情褪去,一成不变,观念与行动往往脱节。区域活动中材料的调整和跟进策略很重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适时增减材料,优化组合,通过区域材料的多元跟进,促进幼儿的发展。

2.指导行为互动跟进

区域活动中教师在对幼儿行为观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适时有效的指导与帮助,包括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两种形式。区域活动应多以间接指导为主,借助区域环境暗示、材料多元跟进、同伴交流、作品分享等形式,以启发式提问、合作式探究和激励式评价来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为幼儿的经验链接与提升提供支架。

四、教师跟进式观察的实践反思

(一)跟进观察,突出目标

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教师对某个区域持续关注,及时采取跟进措施。而这些跟进策略的实施,是在教师对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与建构水平有比较清晰了解的基础上,对照发展目标解读幼儿行为,才能知道幼儿可能对什么感兴趣,有哪些需要。“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这虽然是一句老话,但是要悟到其中的教育理念,并且能夠做到,还需要教师不断努力。

(二)跟进评价,把握重点

在每一次的观察中,幼儿的言行举止表达出的信息量是非常丰富的。以建构游戏中的行为而言,可能包括建构技能、手眼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同伴交往等诸多方面。教师在分析幼儿游戏行为时,不可能针对每个方面都采取跟进指导的策略。同样,在明确观察目标与幼儿发展适宜性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把握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跟进策略,有的放矢,跟进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游戏发展,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三)跟进过程,多些等待

在观察跟进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有些心急,昨天已经提供图片了,幼儿也有了亲身体验,为什么还是搭不出来呢?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有自己的节奏的,经验之间的迁移与丰富也不是瞬间完成的。教师要保持耐心,静下来、慢下来、沉下来,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守候,陪着蜗牛去散步,和孩子一起收获游戏的快乐。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指出:“课程的根基是对幼儿的了解,观察幼儿是课程的起点。观察幼儿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有计划的观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观察中了解幼儿的需要与可能……”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树立“观察是开始,而不是结果”的理念,依据幼儿发展目标,有目的、有意识、可持续地进行观察,及时有效回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采取适宜、有效的跟进策略。通过观察分析—提供支架—跟进观察—提供支架—发展评价循环上升的过程,帮助教师进行合理的介入和指导,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活动实践研究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