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2021-06-15高晓敏

教育界·中旬 2021年2期

高晓敏

【摘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道德与法治》课植根于现实世界,来源于学生生活,焕发出生命的张力与活力。

【关键词】立足原点;聚焦生本;融入社会;关注课堂;学科联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1]。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生活态度和认知能力发展方面进入了关键阶段,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获得成长的有效信息。作为新时代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身处教学一线,必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善于挖掘和运用多种资源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道德与法治》课植根于现实世界,来源于学生生活,焕发出生命的张力与活力。

一、立足原点,挖掘教材资源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课程,教材的编排充分考虑学生的品德发展、形成规律和教育规律,是教学的原点,是最根本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深刻理解和落实教材编排目的,积极钻研、利用和开发教材,结合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及课堂评价的取向,切实增强德育对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针对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

以《我们神圣的国土》这一课为例,教材通过“辽阔的国土、好山好水好风光、一方水土一方生活”这三个主题,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国土辽阔、山河壮丽,以及人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各具特色。教材内容涉及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知识,设立阅读角和活动园两种板块。阅读角紧扣教材主题进行知识讲解,图文并茂,还附有相关提问,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活动园穿插其中,先后设计了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谈一谈祖国疆域的辽阔、找一找陆上邻国、四大海域和台湾、记录和描述自然风光、设计《旅游文明公约》、展示家乡的生活特色等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参与体会,互动交流,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再如《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这一课涉及一些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内涵丰富而且深刻。在教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先以鲁女爱国的故事,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此基础上,通过交流古今名人特别是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领悟到爱国不只是为国献身,更是为祖国繁荣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随后将教材中的名言、格言等巧妙地应用起来,让学生掌握思考分析問题的策略,提升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串联起情感升华的主线,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聚焦生本,善用生活资源

以生为本是教学的核心理念,从学生兴趣着眼,以学生生活为源头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洞察真善美,探索创造新世界。因此,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时找到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的视角用好 “儿童化”的生活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自我构建[3]。

在“我们神圣的国土”这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表现祖国疆域的辽阔时,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经验来展开,让学生用诗歌朗诵、歌曲演唱和绘画展示等形式来呈现,爱国之情有了形象化、具体化的抒发载体,远离了空洞的说教所带来的形式化、口号式的“泛爱国论”。

在“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这课的教学中,因为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相对有限,而且形式过于单一,教师就以教材为基点,关注学生生活,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学生日常耳闻目睹的爱国故事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将搜集到的图片、歌曲、制作的PPT一一呈现,既感受到了英雄人物的爱国精神,也体会到了身边一些普通人的爱国表现,明白了要将爱国融进一点一滴的行动中去。这样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情感为基础建构新的认识、情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要做自信、自尊、自强的中国人。这种既源于学生生活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教学资源,切合儿童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效果显而易见。

三、融入社会,巧用时政资源

《道德与法治》肩负德育与法治教育的双重任务,教学目标基于课程标准,又不局限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基于教材内容,又不受限于学科教材。教学素材可以来自儿童日常生活,也可以来自社会时政。教师探寻时政热点资源,并进行开发利用,既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新知,又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社会,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70年华诞,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阅兵仪式,这与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主题契合,教师将阅兵仪式的视频引入课堂,让学生直观感受浩荡国威、盛世中华,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中华民族追梦历程……巧用时政资源,恰逢其时,便事半功倍,受益无穷。

再如《我们神圣的国土》这课,为了让学生非常鲜明而深刻地感受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仅用语言去激发情感、提高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利用中印边境冲突问题,创设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的情境,让学生模拟国防部的新闻发言人进行发言,然后再播放视频,再现吴谦大将掷地有声,态度明确,印方必须严惩肇事人,严管一线部队的中国立场,以视觉、听觉和心灵的震撼,形成学生思想上、立场上的共识。

时政热点都具有时效性,这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具有时效性,对素材的发现要敏锐,否则变成陈年旧账,学生的兴趣便大大削减,素材效用亦大打折扣。对时政资源的把握要适度,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内容,避免采用有政治争议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运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样性呈现方式。对于合适的时政资源,教师可以根据目标需要用在恰当的环节处,开头激趣导入、中间激情导行、结尾总结升华都可以,如果使用不当,就会有画蛇添足之嫌。

四、关注课堂,智抓随机资源

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鲜活生命,课堂上,他们的争辩讨论、解决问题的智慧火花,是一种随机生成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发现学生思维的价值,生成教育的机智,将课堂的随机生成当作引导其价值观取向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在“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一课中,可以设计“你能从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中获得怎样的启示?”这一问题在“中华民族一家亲”一课中,可以提问:“你还了解哪些反映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例子呢?”面对这些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当然也是开放的,此时教师应该及时抓住意料之外的生成加以引导,绝不能被预设的教学思路束缚,对问题感到不知所措或者视而不见。

在“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围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两则格言,你赞同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显然这也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如果善于抓住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就会让学生对事物形成辩证、客观、全面的认识:“一心只读圣贤书,走知识强国之路”和“关心国事,从小做起”并不矛盾。这样及时抓住课堂的生成,让学生辩证地认识对与错、是与非,经历思想转化的过程。

五、学科联动,整合多元资源

道德与法治课程注重与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融合,关注儿童与自然、社会的内在联系,包括品德和规则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宪法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和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诸多学科的整合。[4]

课程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跨学科性的资源开发范围十分广泛。比如在“我们神圣的国土”这课中,教材当中涉及一些地理和历史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观看地球仪、拼版图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祖国国土的辽阔,了解国家的行政区划,从而认识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还可以补充台湾的历史资料,进一步堅定学生对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认识。再如,在“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音乐学科的资源,运用《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来导入新课,用充满激情的乐曲来初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为本课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

在注重学科联动的时候,不能脱离德育的本位,要注意避免过度开发,避免把道德与法治课上成历史课、地理课、美术课、语文课、音乐课、游戏课。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可见,课程资源是影响教育质量、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 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和提升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开发、利用、整合并优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让新开发的课程资源成为“活水之源”,创造出包罗万象、趣味盎然、灵动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高艳芳.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N]. 山西晚报,201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