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性话语权视角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2021-06-15赵永华王睿路
赵永华 王睿路
【内容提要】近期,皮尤研究中心所做的中国国际形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形象下滑,西方国家凭借话语霸权对公众认知的干预是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国家形象与国际话语权两者辩证统一,国际话语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体表现,其背后的话语实践与话语权博弈是实现二者双重提升的切入点,强化制度性话语权是掌握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在当前全球疫情背景下,中国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通过构建制度性话语权来提升自身国际话语权,从而掌握塑造自身国家形象的话语主导权。
【关键词】国家形象 国际话语权 制度性话语权 全球治理
一、现实困境:从皮尤研究中心中国国际形象调查报告说起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10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其对14个国家开展的一项全新调查显示,许多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负面评价在过去一年中显著飙升,对华持负面态度的民众数量达到历史新高。①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的背景下,中国取得的抗疫成就与下滑的国家形象之间显现出严重的“错位”。
(一)疫情导致中国国际形象下滑
与2019年的数据相比,皮尤研究中心所调查的14个国家的民众对中国的负面评价大幅上升(如下图),民众对中国的负面评价率创下了12年来的最高纪录。这种下滑在某些国家还出现了长期趋势:美国自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民众对中国的负面评价率增加了近20个百分点,特别是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2020年美国民众对华负面评价从2019年的60%升至73%,为中美建交以来最高。
报告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处理不力,仅37%受访者认为中国处理得当。民众对中国应对疫情的评价影响了他们对中国的整体评价。在经济方面,大部分受访者对中国的评价相对较好,但这一点并不能改变他们对中国的整体态度。
需注意的是,皮尤研究中心的此次民意调查仅针对14个发达国家进行采样。也就是说,他们仅代表一些西方国家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并不代表国际社会的普遍认识和评价。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受疫情影响,西方国家自身民意调查满意度也呈普遍下降趋势。另外,在此次调查中,多数受访者对中国应对疫情的认可度和对中国政府的信任度明显高于美国。美国得到了公众更多负面的评价,超过84%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应对疫情的处理方式“非常糟糕”。在美国最重要的13个盟国中,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民众对美国好感度已经降至皮尤开始这项调查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深层次原因剖析:西方话语霸权的存在
新冠肺炎疫情在给全球经济与民生带来前所未有冲击的同时,也考验着世界各国的治理能力与应急管理水平。尽管中国凭借政府积极有效的防疫措施与民众万众一心的抗疫行动,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等方面均走在了世界前列,但中国国际形象不升反降,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
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外国民众获得中国相关新闻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西方主流媒体,而这些媒体片面报道的现实加深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和认知偏差,这一点在疫情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最先在中国暴发,西方媒体以前所未有的篇幅对中国进行了负面报道,污蔑中国人的饮食方式是疫情暴发的根源,甚至歪曲报道中国抗疫的各种积极做法,之后又指责中国应该为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负责。美国媒体不断制造“信息疫情”,炮制各种阴谋论,趁机借疫情及其他问题对中國进行污名化,肆意散播关于中国的虚假信息,对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民众了解中国抗疫实情与全球疫情真相造成了严重误导。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难以接受中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的现实,整体上对中国敌意上升,“中国威胁论”等老论调死灰复燃,对中国政治与经济的打压加剧。不论是旷日持久的中美贸易争端,还是美国以维护西方世界“安全与自由”为借口联合西方十几个国家围堵华为5G技术落地的行为,都意欲压制中国的和平发展。
诸如“中国威胁论”这种政治化的污蔑,影响的不仅是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还影响了中国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和中国的国家形象。疫情期间,特朗普政府借助社交网络将疫情政治化,并出于国内政治需要频繁造谣抹黑中国,将其国内抗疫不力的责任“甩锅”给中国,诸如“中国病毒”类似的话语层出不穷。在给中国施加压力的同时,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致使美国民众对中国的情绪更趋负面。此外,在澳大利亚、瑞典等国,一些政客有意翻炒“中国威胁论”,也给中国国际形象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就中国自身而言,对外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被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西方媒体所削弱。中国缺少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对象国媒体来直接塑造、传播自身国际形象,一个真实的中国很难客观呈现在外国民众面前。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对外传播投入日益增多,但国际话语权提升却相对缓慢,形成了中国国际传播的“剪刀差”。近现代以来,西方不仅在经济、政治与军事上处于支配地位,还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形成了霸权。美国等西方国家基于强大的信息技术综合实力和优先发展起来的现代传播体系竭力维护其话语霸权地位,并不断将自身价值观强加于其他国家,用自身话语体系来审视一切、衡量一切。
西方媒体凭借其国际传播力、话语霸权垄断全球舆论,使人们理解世界、解释世界的方式长期处于“西方中心”的支配和影响之下,中国由于政治制度、媒介体制与西方不同而被西方话语霸权孤立、抹黑、打压。时至今日,“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权力格局以及在其中占有强势地位的西方话语霸权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突破西方话语霸权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势在必行。
二、塑造国家形象的话语实践与国际话语权博弈
国家形象与国际话语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体表现,其背后的话语实践与话语权博弈是实现二者双重提升的关键切入点。
(一)话语实践塑造并呈现国家形象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国际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国家形象也就具有了双向塑造方式:一是本国视角,即一国留给他国公众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强调“自塑”;二是他国视角,即别国对一国的总体印象和看法,强调“他塑”。换言之,国家形象是各国公众对一国行为、观念、活动、成果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和认定,是国与国之间交流互动沟通形成的身份印象。这种印象一方面基于一国的自我呈现,另一方面又取决于他国对该国的主观理解与认识。国家形象是主客合塑的结果,只有主客观两种形象契合,才能形成良好的国家形象。
囿于国际地理空间的局限,大部分外国公众无法直接接触他国,国家形象需依托话语来呈现。一国的国家形象大多在本国对外传播媒体与他国媒体的话语实践中得以形塑、呈现并传播。
近年来,随着国际传播主体、形式的多元化,外国公众认知他国的渠道不断拓展,但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仍以国家和媒体的话语实践为主要依托。中国的国家形象在以“中国”为主语的话语叙述中展现得最为直接,话语呈现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不论是“负责任大国”还是被西方捧杀或唱衰的“竞争者”“威胁者”,都是中西方话语实践的不同产物,其差别在于所持话语立场的不同。
(二)国家形象塑造实为国际话语权博弈
国家形象塑造既是一国话语实践的过程,也是各国国际话语权相互博弈的过程。一方面,一国国家形象是自塑与他塑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由于本国与他国认知主体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两个版本的国家形象往往并不一致,话语成为了连接本国与他国认知主体之间的桥梁。一国试图通过对自身形象的表述话语来影响他国,但最终其国家形象却在双方话语交流与博弈中得以塑造并传播。另一方面,一国国家形象既包含经济、军事、科技等物质性要素,又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非物质性要素,②若一国具有较强的国际话语权,则能保障诠释自身形象的话语在国际社会中具有较强的传播效力,最大程度地减少因国情不同、文化差异等带来的形象失真。
同时,国际话语权与国家形象辩证统一。强大的国际话语权能为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奠定基础、提供路径,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国家形象的展现、诠释和传播不会受到其他国家或利益机构的干预,呈现最本真的国家形象。良好的国家形象则能凭借其说服力与感召力获得更多来自他国的自觉认同,从而巩固、提升该国的国际话语权。
(三)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是掌握国际话语权的关键
国际话语权是指主权国家通过正式外交、媒体传播、民间交流等渠道,将蕴含着一定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话语渗透到國际社会中,使其他国家自愿接受并认同的能力。国际话语权包含一国对国际议程的设置能力、政治操作能力、对国际舆论的主导控制能力与理念贡献能力,对国际事务或国际事件的定义、各种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上的影响能力,以及对国际事务的主导权、市场定价权与利益分配权等,体现了一国在国际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从本质上说,掌握国际话语权的一方能够利用话语权优势来定义国际事务和国际事件,掌握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权,按照自身利益准则对国际事务进行评价和裁决。一国若能在参与全球性或地区性重要国际组织或国际制度安排等国际机制过程中,通过议程设置、规范塑造、规则制定、提倡动员以及制度性理念传播等方式影响国际机制的设计与运行,将自身的政策话语国际化、合法化,将会提升其在国际机制中的主动权或主导权。
国际制度有着广泛的活动空间、较多的参与主体和多样化的合作形式。若一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则其享有的国际话语平台也会越来越宽广;若一国能参与制定并实施合理合法、互惠有效的国际政策,则对于提升该国的国际话语权会有明显作用。因此,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是国家谋取国际话语权更加容易有所作为的领域。
三、通过构建制度性话语权提升中国国家形象
当前,中国在巩固已有抗疫成就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全球疫情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通过构建制度性话语权为中国提升国家形象提供可能性与操作路径。
(一)参与疫情背景下的全球治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召唤
全球治理是超越民族国家和地区一体化机制,以联合国等全球性公共机构为平台,以国际规则、规范和制度为基础,解决或者克服全球挑战、问题和危机的集体行动或者国际合作过程。③
目前,全球治理正在经历从国际体系到世界体系的转型,为中国参与并引领后疫情背景下的全球治理提供了契机。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疫情使各方冲击叠加,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发展鸿沟日益加深,地区冲突频繁发生,全球治理供给已明显落后于治理需求,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经济体相对衰落,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正朝着西方与非西方共同参与的世界体系转型。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既有硬实力的支持,又有软实力的需求。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与国际社会的互联互通变得空前紧密,对国际事务的参与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对我国影响也在不断加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开始由量变转为质变,对全球治理的贡献由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变,中国主张在促进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同时,不断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参与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与国家形象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与角色的期待。
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质是提高制度性话语权。参与全球治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使舆论性话语权所反映的诉求通过一系列机制性安排,成为国际通行规则,形成制度性话语权。④中国主场外交和多边外交不断提出契合本国利益的中国倡议和中国理念,通过多主体、多层次的话语实践,明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正逐步获得并掌控议程设置权和规则制定权。
(二)中国制度性话语权与国家形象的双重提升路径
1. 参与并构建国际多边机制
冷战结束之后,国际社会各行为体之间互动关系的制度化进一步巩固,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机制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权力结构的新变化,同时承载着地区制度性话语权的再分配。⑤更多参与、构建国际多边机制,参与制度框架下的互动,在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助于中国赢得互动进程中的发言权,提升影响力,塑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
在全球治理语境下,践行多边主义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疫情发生后,中国反复强调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疫情防控中发挥领导力以加强疫情监测、信息沟通、经验交流、技术分享的重要性,并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中强调全球抗击疫情的多边合作之路。
此外,中国还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期推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亚投行按照多边开发银行模式和原则运作,到2020年7月,已从最初的57个创始成员国增至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六大洲的102个成员国。疫情暴发以来,亚投行迅速反应并设立了危机恢复基金,支持成员国应对疫情和恢复经济。截至2020年7月,该基金已向12个成员国提供了约6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从参与国际组织到构建多边机制,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制度性话语权进一步增强。通过在全球或区域层面与世界各国积极探讨疫情应对机制,中国话语的体系性不断加强,影响力不断提高,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进一步改善国家形象。
2. 倡导共享理念
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习近平主席于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针对事关全人类发展远景的重大问题向国际社会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呼吁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在制度框架下的互动进程中,有关行为体要想更为有效地发挥自身话语权的影响力,需要成为偏好结构的塑造者,尤其是共享理念的倡导者。如果某一行为体所倡导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等具有吸引力,则在赢取合作的谈判进程中将不需要过多行使代价高昂的强制性权力或者硬权力,就能让自己想要的结果也成为他人想要的结果。⑥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倡导的共享理念,指明了共建的价值目标、实现路径和行动纲领。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卫生治理领域的理论延伸,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成为了国际社会携手合作抗疫的共识。积极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展示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负责任的行动派角色:通过向国际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产品,中国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者和全球治理的贡献者。具体到全球卫生治理领域,中国通过积极提供全球卫生公共产品,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转化为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3. 提供国际公共产品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提到“中国要向世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疫情暴发以来,通过二十国集团应对疫情特别峰会、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疫情特别会议、世界卫生大会、中非特别峰会等云会议平台,中国领导人屡次表达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各国分享抗疫经验,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承诺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這些经验、理念、疫苗、援助、制度等,都属于国际公共产品的范畴。
疫情全球大暴发后,截至2020年10月20日,中国已向全球150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出口口罩1790多亿只、防护服17.3亿件、检测试剂盒5.43亿人份。2021年2月1日,中国政府首批对外援助新冠疫苗转交巴基斯坦,截至2月底,中国已向69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向28个国家出口疫苗,实践了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卫大会上关于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宣示,再次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通过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对外抗疫援助赢得了广泛赞誉,有助于实现中国制度性话语权与国家形象的双重提升。在后续抗疫对外援助中,中国可采用对等援助、响应援助和市场化援助相结合的模式继续向世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巩固并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
4. 开发与设置议程
当前,中国抗疫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全球疫情尚未结束,中国更应该将自身在抗疫中取得的先发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呈现抗疫成果、阐释抗疫模式并总结经验,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为世界抗疫提供借鉴与参考,通过对疫情议题开发与设置的话语实践,实现中国国家形象的再次自塑与诠释。
把因疫情带来的挑战转化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机遇,需要讲好至少以下四个方面的中国抗疫故事:一是中国政府快速反应、领导人民团结抗疫的故事;二是中国民众和民间组织积极配合、果断行动的故事;⑦三是中国积极援助他国抗击疫情、体现大国担当的故事;四是中国公开透明、协助世卫组织开展病毒溯源的故事等。
与此同时,对后续疫情相关议题的开发与设置同样重要。首先,结合大数据,及时开展中国国家形象的调研评估,明确现状与问题、需求与目标,为对外传播提供研判基础。其次,充分调动包括对外传播媒体、科研单位、慈善机构等在内的多元传播主体,结合中国实践、经验与理念,就全球关切的议题进行开发与设置:一是国际社会面对疫情挑战与未来出路,强调各国协作与分工,防止民族主义思想干扰全球合作;二是强化国际合作与对外援助,纾困疫情冲击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重点关注发展中国家疫后恢复能力建设,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三是围绕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出改革动议。由于目前构建起来的全球化体系在应对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存在明显不足,⑧需要鼓励后发国家进行合作,对短板与不足进行合理修正,矫正发达国家民众对中国体制、中国模式的认知偏差。
综上所述,凭借目前取得的抗疫成果,中国在今后全球治理中具有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与话语能力,应抓住机遇,通过提升制度性话语权巩固已有成就、强化国际感召力与影响力,塑造和传播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俄媒体交流、战略传播与全球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6ZDA217)阶段性成果,并受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项目编号:19RXW138)的资金支持。
赵永华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学院教授;
王睿路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Pew Research Center:“Unfavorable Views of China Reach Historic Highs in Many Countries”, https://www.pewresearch.org/global/2020/10/06/ unfavorable-views-of-china-reach-historic-highs-in-many-countries/, 2020-10-6.
②王啸:《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③庞中英:《动荡中的全球治理体系:机遇与挑战》,《当代世界》2019年第4期。
④左凤荣:《全球治理中的国际话语权》,《学习时报》2019年11月22日第2版。
⑤马荣久:《中国提升地区制度性话语权的路径探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⑥同上。
⑦贺文萍:《抗击疫情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公共外交季刊》2020年第1期。
⑧杨玉飞:《构建后疫情时代我国的国际形象话语权》,《学习时报》2020年12月25日第2版。
责编: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