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班级文化 让学生快乐成长

2021-06-15田洪宇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4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小学德育

田洪宇

[摘 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教师除了要重视开展系统的德育,还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创建班级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集体文化等,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 班级文化;德育;小学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思想和行为准则的整合,它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也是班级持续发展的动力。一般来说,班级文化包含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做好班级文化建设,能够为德育提供一个良好的隐性环境,促使学生在优质的班级氛围中健康地成长。

一、创建班级物质文化,发挥隐性教育作用

班级物质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学生活动的场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品位物质文化的建设,预示着干净、整洁,有内涵的教室环境,能够让学生的身心更加舒畅,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同时,班级物质文化也可以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使学生从物质环境中获得德育养分,促使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德育指导的背景下创建班级物质文化,教师除了要创设优美的环境外,也要将德育元素置于物质文化之中,从而让教室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开口讲话”。

在培育学生爱国的情感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装扮教室,打造具有针对性的物质文化氛围。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室内张贴与爱国主义有关的标语、名人名言,从话语中自然流露出爱国的情怀,以及爱国的具体表现。其次,学生可以在教室的一角开辟“学习园地”,将一些爱国情怀的杂志、图书等置于学习园地中,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从而透过阅读的方式强化自身的爱国意识。同时,学生还可以制作盆栽,使用便利贴或小卡片制作成盆栽的枝叶,在卡片上,学生可以写上自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以及自己所做的爱国的小事,以便在不断“养大”盆栽的过程中,将“爱国”的情感刻入自己的心底,真正地形成爱国的高尚品质。

创建班级中的物质文化,将德育放在最显眼的地方,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让自己成为爱国的人,拥有爱国的高尚品质。同时,美化后的教室也可以愉悦学生的心情,让学生自觉地从物质文化中获得德育养分。

二、创建班级行为文化,让德育落到实处

文化是一种抽象元素,如何让文化“落地”,一直是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而班级行为文化的建设,能够为文化的落地提供良好平台。在展开德育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德育指导的目的,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地基于自己的行为表现出高尚品格。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品德,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打造“尊老爱幼”的班级行为文化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敬老院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懂得如何关爱老人,如何给予老人帮助。具体来说,首先,在学生进入敬老院之前,教师先为学生讲述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使学生更加清楚活动的价值。其次,教师对学生介绍一些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帮助老爷爷、老奶奶的过程中,也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最后,当学生在养老院开展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密切观察,在发现学生的行为存在偏差时,教师要及时地纠正学生,使学生认识正确的做法和行为。

教师以品德培养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实践活动,能够推进班级中行为文化的建设,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身的行动出发,构筑班级的文化氛围,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要监督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礼仪文明发展水平,使学生真正地将高尚品格落到实处。

三、创建班级精神文化,培养高尚的道德素养

班级精神文化为学生提供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灵魂。在小学阶段创建尊师、勤学、守纪、诚信的班级精神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道德素养。因此,班主任可以将培育良好班风放在关键位置,并以班训、口号为载体,以主题活动为媒介,向学生渗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促使学生在增强自己的思想认识中,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德育指导的目的。

为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教师可以组织“诚信对我说”的主题班会活动,促进班级中“诚信”班风的营造,打造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在活动中,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什么是诚信?”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其次,教师组织学生讲述“讲诚信”的小故事,以便学生在分享故事中强化对诚信的理解。再次,学生可以说一些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如有的学生说出“诚信是立人之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句话写进班训中,进一步营造班级中的诚信氛围。最后,教师可以延伸“班级里的发现”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诚信行为,充分调动学生在诚信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参与性,促使学生在约束自身言行中,也可以做到诚实守信。

教师打造诚信的班级精神文化,能够将诚信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使学生主动地提高自身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参与感,让学生在不断强化自身的思想认识中,逐步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主动地做讲诚信的好学生。

四、创建班级制度文化,增强自我约束的主动性

班级的管理需要一定的制度作为支撑。为了更好地打造班级的制度文化,教师应当改变制度制订的方式,引导学生成为制度的制订者,使学生主动地意识到各项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从而更加积极地遵守班级规章制度。

教师可以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设定班级的制度。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提出自己的感受,如有的学生提出“在每次上课前,总有同学晚回来,不仅影响听课的质量,也会打断教师的讲课进度”;有的学生提出“总有些学生不将垃圾扔到垃圾桶内,使教室的地上乱糟糟的”;还有的学生提出“在课间的时候,我想要看一會儿课外书,但是有些同学的声音太大了,使我不能安心地看书”等。随后,围绕学生提出的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针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你认为需要哪些制度来约束我们的行为呢?”,促使学生主动地设定“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随地乱扔垃圾,将垃圾放在指定位置”“课间不大声喧哗”等条例,完善班级的制度。这样,由学生自己设定的制度,能够增强学生约束自身行为的主动性,促进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教师多听学生的意见,参考学生的想法,并引导学生提出管理班级的措施,能够增强学生服从班级制度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地站在课堂中“主人”的位置,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有效发挥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价值,增强对学生各方面的约束。

五、创建班级集体文化,强化学生团队意识

班级是集体生活的场所,班级中集体文化的建设,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强化学生团结意识。而班级活动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形式,也是教师向学生渗透知识的方式,所以,在创建班级集体文化时,教师也要为学生搭建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集体存在的价值,积极地加强与同伴的凝聚力。此外,透过各种活动,学生也能够懂得个人与班集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服从集体和集体利益中,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素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艺表演活动,使学生在准备节目和表演节目的过程中,能够强化集体意识。首先,学生可以先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表演的节目形式。之后,选择同一节目的学生自动成为一个小组,并在组内商讨排练的内容和人员的分工等。当小组内的成员出现利益冲突时,组员要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促使排练能够顺利地进行。在学生准备完毕后,教师再为学生搭建表演的舞台,使学生在呈现节目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真切地体会到团结合作带来的价值,从而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意识。

班级活动的有效创建,创建了让学生拥有发展凝聚力的平台,促使学生认识到应当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以便学生在良好的集体文化中强化集体意识,提高与同学之间的凝聚力,从而让班集体更加团结,让班级有“家”的感觉。

总而言之,班级文化建设在发展学生的品德素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继续发挥好带头作用,强化学生在班级文化中的参与性,以便在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中,促使学生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黄伯运.班级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影响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6):143.

[2]沈丽.如何有效发挥班级文化作用增强学生德育教育[J].世纪桥,2019(11):77-79.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小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