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1-06-15陈慧超
陈慧超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知识、必备品质、关键能力和立场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也是中考考查的主要内容。因此,在中考复习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提高课堂效率上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考复习;课堂效率
进入到九年级,中考复习是摆在每个教师眼前的最主要任务,而要想在课堂上有效、高效地完成复习任务,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研究中考试题是最简单的途径。近年来,在中考试题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体现物理观念生活化、实验探究过程化的问题,为我们提出了复习的方向。那就是在复习课上赋予课堂更多的生活化问题、情景,重视物理实验的过程、实验设计,关注社会热点。
一、创设情景,再现物理概念、规律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的基本目标是强化和加深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而当下的课堂中,对于物理概念、规律的复习,一些教师采用填空式再现的方式,将知识点以填空的方式呈现。学生通过回忆提取贮存在头脑中的信息,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状态。因为对某些学生而言,这些知识已经重复多遍了。已经会的学生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不会的学生也逐渐没有动力。只有部分学生会跟着教师,机械式完成。而教师如果能通过创设适当的情景,学生在教师设计的追问式问题链的引导下,联想复习相关知识,那么,学生的参与程度、积极程度会得到提高,课堂的效率会得到提升。
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为例,教师创设情境:为什么为了学生的安全问题,我们要严禁学生私自下河游泳呢?并向学生出示河水中旋涡的图1,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漩涡边沿水的流速相对中心处的流速较 ,压强较 ,从而形成压力差,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渦。
有了这个情境,结合课本中的吹乒乓球、纸张靠拢、飞机升力问题,结合列车安全线、喷雾器等应用,本节内容可以很好地展开,效果良好。
又以“浮力”复习为例,课堂上教师提出了2020年广东省中考试题:如图2,游泳时佩戴游泳圈是防止溺水有效方法,质量为50kg的小蓉佩戴游泳圈后,能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提出问题(1)什么叫做漂浮?(2)小蓉受到了哪些力?(3)漂浮需要什么条件?(4)小蓉受到的浮力有多大?进而引入课题,提出复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浮力,知道浮力是产生的;2.会计算浮力;3.知道浮力的影响因素;4.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二、构建知识体系,进行科学思维
物理复习课的目标是通过整合,把知识由厚变薄,由碎片变整体,构建知识体系,回归物理学简洁美的本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仍以“浮力”为例,重为G的鸡蛋沉在盛有水的杯子的底部,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鸡蛋渐渐浮起,最终漂浮在水面,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上述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象。
题目的命制中包含了物体浮沉条件的整个规律,从物体下沉,经过悬浮、上浮、漂浮的过程,需要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科学理解才能完成,然后可以利用例题进行巩固。
(2020年·广元)将一个重为G的鸡蛋放进盛有浓盐水的杯中,鸡蛋漂浮,然后逐渐向杯中加入清水,当鸡蛋下沉至杯底静止时停止加水,下图中的图象能粗略描述这个过程中浮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初中物理知识主要包含“声光板块”“相互作用”板块、“电和磁”板块,其中光学板块中,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个完整体系;力学板块的“力、弹力、重力、惯性、二力平衡、摩擦力”是一个体系;“压强、浮力、密度”是一个体系;“机械能及其转化”是一个体系;“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是一个体系;“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是一个体系;“电与磁、电磁波”是一个体系。在复习过程中,对这些知识体系作为整体进行整合,复习效果要好一些。
三、讲练结合,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复习课上一昧采用“讲题刷题”“题海战术”,会给学生的学业带来很大压力,会导致学生身心俱疲,复习效果也不理想。要想使课堂更高效,需要教师在复习时,讲练结合,多渗透解题思路、方法,举一反三。
以“利用浮力测密度”的习题为例,(2020年·广东)受“曹冲称象”启发,小明在家利用量筒、碗、水盆和足量的水(密度为ρ水)、油性笔等,测量小玻璃珠的密度,如图3所示,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步骤④补充完整):
①如图甲,取一定数量的小玻璃珠放入空碗中,再把碗放入盛有水的水盆中,用油性笔在碗外壁上标记水面的位置。
②如图乙,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
③如图丙,取出碗中所有的小玻璃珠并放入量筒中,记下小玻璃珠和水的总体积V2。
④如图丁,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水盆中的空碗内,直到标记处与碗外水面______,记下量筒中小玻璃珠和剩余水的总体积V3。
完成下列填空(选用V1、V2、V3和ρ水,表示以下物理量):
(1)小玻璃珠的总体积为V=______;(2)小玻璃珠的总质量为m=______;(3)小玻璃珠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
完成分析后,笔者加了一道巩固习题:
如图4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50cm2的烧杯装有某种液体,把小石块放在木块上,静止时液体深h1=16cm;如图乙所示:若将小石块放入液体中,液体深h2=12cm,石块对杯底的压力F=1.6N;如图丙所示:取出小石块后,液体深h3=10cm.则小石块的密度ρ石为 kg/m3 .(g取10N/kg)
四、重视检测
复习课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切实掌握知识。因此,要重视检测的效果。检测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检测内容的时效性,每周有一个周测;每完成一个板块(知识体系)进行一次检测,尤其在检测中,侧重对实验操作、设计、表格、数据处理技能的检查。同时,每次检测完成,需要及时对检测结果进行反馈。教师要重视对检测结果的解析过程,及时肯定学生的复习成果,并在分析过程发现新问题,生成新问题,强化知识体系。
总之,在复习课上,通过创设情景再现知识、科学思维整合知识、联系实际运用知识,全面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改变当前复习课的现状,进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超,杨得祥.核心素养下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总复习效率[J].教育学文摘,2019(309).
[2]潘睿.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复习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0).
[3]吴玉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考物理复习高效策略[J].素质拓展,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