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谬误,有效论证
2021-06-15徐永
徐永
【摘要】议论文论证需合理审慎,在过度强调“论点清晰”“论据充实”的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大量无效论证或错误论证却在教学中被忽略。这与“理解议论文的说理本质,完成清晰有效的说理过程”的基本学习要求背道而驰。本文列举数类高中生议论文中的论证谬误,以指导学生写作中规避谬误,合理论证。
【关键词】论证谬误;二分法;庸俗辩证法;错误归因;过度概括
高中生议论文中常常出现不合理论证,在此列举部分考场作文中的论证谬误,厘清论证中的基本要求。议论文中的错误论证谬误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二分法谬误、庸俗辩证法、错误归因及过度概括。
一、二分法谬误
高中生议论文论点拟写或观点表述时,常常绝对化,而在论证时,则将论题简化成非黑即白两个方面,从而展开看似气势磅礴的论述。但生活本身复杂多变,不是用两种相反情况就可以讨论完备,这样的论述显然是不能完全成立的。
例一:
“人生无需解释。
懂你的人不需解釋,不懂你的人解释也无益。如果一个人不懂你,解释再多只不过是在白费口舌,因为他和你的认知,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你对他解释又有什么用,只不过是对牛弹琴。不懂你的人,你们之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还是井水不犯河水,两不相干的好。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世界足够大,容得下任何一种生活;而一个懂得你的人,还需要解释吗?你们之间心照不宣,心有灵犀,心心相印,高山流水。你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别人早就已经心领神会。解释是多余的。那是心灵的契合,灵魂的高度相知。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例一中将人划分为“懂你”和“不懂你”两类,显然不尽合理。生活中的其他人,对我们的理解可能都介于“完全不懂”和“完全懂”两个极限之间,程度各不相同,而“解释”的意义就在于让那些数值较低的人可以渐渐更理解我们,慢慢靠近极限的另一端。但简单的二分法,会强化“解释无意义”这样并不合理的观点,缺乏现实意义。对此,“二分法”谬误的应对策略即是看清并接纳“生活不是非黑即白的”这个事实,承认并直面在两者之间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辩证理性地应对生活中诸多看似截然对立实则并不尽然的事件。
二、庸俗辩证法
很多学生在论证中,尝试运用中正调和的方式展开论说,试图用辩证法的思维全面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但却出现了“庸俗辩证法”的论述方式,即不展开有效的讨论,只是用看似思辨的语句,表达不证自明的“正确”观点。
例二:
信息的丰富与突破
对于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人们常常关注,就会被同类信息环绕。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它会丰富自我,但有时要跳出这种环绕,突破自我进入新境界。
网上一次浏览,一次转发,都可能加深对同类信息的理解,丰富自我,拓宽知识边界,让心灵得到满足。
但是有的时候不能一昧追求相同信息,要跳出环绕,突破自我,理性思考,尝试不同事物,展现新的自我。
……
多接触自己喜爱的信息,会增加对自己的了解,丰富自己,塑造自己。有时候接触不一样的,就能拓宽自我的境界。
例二全篇从开始到结尾,都试图用辩证的角度阐释面对同类信息的态度,但同类信息的丰富和突破,只有一个“有时候”作为联系,对两者缺乏在具体情境中的分析,缺少彼此的关系及转换条件的阐发,掉入了庸俗辩证法的误区。
例三:
求同声,亦听万籁
常听人说,我们这一代孩子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网络让我们彼此发声亦彼此听见,算法则帮助我们在数据之海中能与喜欢的人与事“同声相应”。而谁知,眼界开拓的同时也暗藏作茧自缚的危险,“同气相求”的背后也有误入歧途的隐忧。学会选择与学会包容,是我们这一代“原住民”的必备素养。
互联时代,百家争鸣。我愿在此中,既学会求同声,亦懂得听万籁。
互联时代首先要学会的是“选择”。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不是生来就完整,而时刻都受着外界的塑造。而网络正是他人影响的放大器。起居坐卧,工作休闲,现代人手机不离身,小小的屏幕里直播着别人的生活,分享着远方的信息,真是“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然而正因信息如此庞杂,选择也变得尤为重要。但如果只是盲目接受信息,必然迷失其中:早上转发“警惕消费主义陷阱”的文章,晚上又在带货主播的“买买买”声中激情购物;信息过载的背后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看到幼儿园小女孩学着“蛇精脸”的网红主播涂脂抹粉时的不安,正来自对“榜样”泛滥化、低级化的焦虑。史铁生写道:“所谓知道了善与恶,其实就是对生活有了价值判断,对生命的意义有了要求。”面对嘈杂的网络环境,学会分辨优劣,与善者同行,同声同气,才是从互联网的被动使用者走向主动使用者的第一步。
然而,我们自认的“择其善者”,或许也只是“择其同者”。算法推送给我们带来了寻找“同好”的便利,也在无形之中编织着我们的“信息茧房”。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相同的观点,那些异己的内容在算法的筛选里被无声地过滤了。我们自以为代表着真理,其实可能只是在不知不觉里加深了偏见。而为了打破“茧房”,成为一个更成熟的互联网时代公民,学会包容异见、听得“万籁”,尤其重要。
“求同声”的背后必定要有“听万籁”的支撑。不先见万物,就圈地为牢者,只是井底之蛙。
在快手的宣传片《看见》里,“奥利给大叔”满怀深情地说:“不要冷漠地走入普通人。那些不假思索,就说这里不够潮的人,应该亲自来这里看看:有人在大山里起舞,有人在菜地里高歌,有人潜入最深的海底,有人登上最高的山峰……”是的,世界本来的样貌正是千姿百态,这也正是五彩生活的幸福源泉。我们不应走向饱含冷漠与偏见的“党同伐异”,而是要在选择与包容中学会“求同存异”。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包容、认同,非一日之功, 亦非一己之力。可技术的进步,给更多人提供了看见的可能。”学会在信息洪流中有所分辨,亦要学会在“求同声”中依然能听见“万籁”共鸣,恐怕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