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舞云端,贴地而行
2021-06-15向伶俐
向伶俐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文本是例子,是通过它来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老师带领学生沉浸在文本教例中,绕过来,绕过去,不能自拔,有用吗?不能借文本而拓展延伸,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难道不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吗?
语文课到底该怎样教?教什么?训练点该如何抓取?语文学科知识面广泛,盘根错节,可教的内容很多,有很大的选择性。与其它学科截然不同,例如,数学学科,每个年级的目标非常明确,是学乘法、是除法、还是加减乘除混合,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当然,每单元、每节课的目标就更细化了,这样教师就好把握了,一节课能挤出的“水分”就比语文学科的少多了。就因为语文学科的目标没有细化,伸缩性很强,就让教师容易“犯错”。一堂课四十分钟,哪儿也放心不下,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重点、不分主次,却往往忽略了语文素养的训练与培养。
教师通过文本教例以及单元模块元素,在一堂课中,能解决一个问题或训练一种语文能力就足够了。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力求节节抓好训练点,抓准训练点,让学生听、说、读、写、书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下面,笔者通过切切实实地践行这种理念,就一些课堂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案例一:《去年的树》
这篇课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童话故事。整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平淡中蕴涵着一种深挚透明的美。这样的文章,该抓什么训练点呢?虽然语言平实,但有深意,平平淡淡读,肯定是体会不到文中深藏的道理的。因而“读”成为了本节课的重心,用恰当的语气朗读成为了节课训练的重点。通过师生分角色朗读人物的对话,体会拟人化的不同语言特点,反复地体会朗读,使学生整个儿融进了文本中,好像自己就是那只思念朋友的鸟儿、自己就是那棵可怜的树。读得到位了,加上教师的导语进行点拨,就能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友情,而且還会有不同侧面的感受呢,如,要信守诺言、保护环境等,文中的人物,个性鲜明,“你想对谁说点儿什么呢?”先自说——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再用笔写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有了感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这不又是“说”“写”的训练吗?
【评:根据文本自身的特点,以及单元的版块元素,选择分角色“读”为训练点。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模拟与人物对话,并写下来。这不又把说、写融入进去了吗?一篇课文能够到位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是最好的。】
案例二:《颐和园》
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记,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通过教师的导语引导学生去感受文章之美。然而,文章的写作方法是最有特点的: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根据文本的特点,笔者不仅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并抓写作方法来练笔。带着学生从校门开始整个儿游览校园,并适时点拨。给一定的时间让全班进行交流,并采用这样的手法来进行描写。效果还不错哦。
【评:通过文本教例,抓最有用的知识点,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并练笔,是语文能力的训练。训练即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学生的主体自然有保证。一节课也就真正做到了有效。】
案例三:《穷人》
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不难懂,难得是如何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那么,本篇课文一定不能重人文,而轻视了作者的笔法。笔者在处理这篇课文的时候,着眼点就放在了人物描写的手法上。读通读熟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寻找可以感受到渔夫夫妇善良的句子,带领他们通过抓关键词,理解作者抓环境、抓心理、抓语言、抓动作来刻画人物的妙处。在充分挖掘课文表达方法后,课堂留十分钟现场小练笔运用。
【评:这样的精神类文章,许多教师很容易就上成了思品课。而笔者的着眼点就放在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上,通过批注、交流、感悟妙处之外,更是进行了有效的训练,写的训练就在课堂生成了。】
上面的三个案例,就是笔者在教学中实实在在的做法。不花哨,不作秀,课堂上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本本分分为学生。主次分明,通过文本教例,抓好训练点,抓准训练点,以训练为主线,在训练中实践,达到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备课要深度内化文本,根据学情,每堂课选择最佳的一个训练点来实施教学活动,一堂课四十分钟,保证学生能脚踏实地地学习实践,听、说、读、写、书的能力提升也就不是空谈。
语文教学,不要舞于云端,弄那些花架子,而要贴地而行,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而努力。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