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民族地区高校音乐评论卓越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21-06-15杨柳成

音乐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卓越广西人才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音乐文化事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北京、上海等各地不断“崛起”的音乐厅和大剧院活跃了中国的演出市场;国家艺术基金对原创音乐作品的支持促使新作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此形势下,广西南宁2017年10月份开始运营的“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成为民族地区最重要的音乐演出场所,国际国内一流的音乐演出活跃了广西地区民众的音乐生活。2012年起每年由广西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东盟音乐周成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展演的重要平台,汇聚了国际国内一流的作曲家与表演团体。然而热闹的背后却是音乐评论声音的缺位,广西民族地区的音乐生活急需卓越的评论人才来介入并引导,广西地区的艺术类高校应当承担起培养广西民族地区音乐评论卓越人才的重任。

著名音乐评论家杨燕迪教授曾说:“音乐批评的任务是在音乐实践和广大的音乐公众之间建立纽带和桥梁”[1]。音乐评论评价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质量,对创作者和表演者而言是推动、是促进;对大众来说是介绍、是引导,可以提升受众的总体鉴赏水平。高校音乐评论卓越人才的培养将会直接活跃当代音乐生活,推动广西民族地区音乐事业的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音乐评论在艺术层面深入探讨得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吹捧之风盛行,以至于学术界发出“中国没有真正的音乐评论”的振聩之声。2004年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的正式成立逐步扭转这一局面,各艺术类高校的学生开始通过“人音社杯”书评比赛及其他比赛和实践活动介入当代音乐评论。但在高校的本科教学中,还没有开设音乐评论专业,相关专业人才主要通过音乐史论和音乐美学专业来培养。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承办的“2015国家艺术基金音乐评论人才培养项目”于2015年7月1日至31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成功举办。这次活动是大规模培养音乐评论人才的首次尝试,但招收的学员主要是高校教师和有一定写作经验的相关从业者,并没有本科生的参与。

目前关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相关论文主要集中在理工科领域,成果比较丰富。关于民族地区卓越人才的培养有3篇论文,分别是:王琪、张文香《民族地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课程观和课程重塑探析》(《民族教育研究》,2012.06);张玉、斯日古楞等《民族地区卓越农林人才动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01);赵刚《民族地区卓越经管人才培养目标及现状分析——以贵州省为例》(《改革与开放》,2018.18)。这3篇论文主要针对法律、农林、经管卓越人才的培养。

已有的关于音乐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相关论文有刘萍《地方高校卓越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8.01),该文对目前我国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现状作了初步的概述,然后指出音乐表演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三个问题,最后对音乐表演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初步设想。这篇论文总体来说流于表面主观判断,提出的解决之道也是老生常谈,并没有扎实的客观数据与理论支撑;郭彪、许静《实施音乐类卓越艺术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必要性分析》(《北京教育》,2015,Z1),该文对中国目前的音乐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实施音乐类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建议。该文在对存在问题的理论探讨上比较深入合理,有客观的基础,但在最后的建议上就有些脱节,说服力不强。

娄文利《互联网时代音乐评论家的社会价值与责任》(《艺术评论》,2016.06)一文谈到了互联网时代音乐评论的新特点以及评论家们应该怎样积极地参与,这篇文章对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總体来说,国内目前尚没有关于音乐评论卓越人才培养的相关论文发表。国外的音乐评论有着深厚的制度传统,报刊专栏评论的体制从18世纪末就开始建立。一些报刊聘请职业的评论家写音乐评论,这些乐评人主要是音乐学家或文学批评家,他们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也没有专门的音乐评论人才培养模式。

为将广西民族地区高校音乐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成为全球化语境下的新时期音乐评论卓越人才,需要通过教学观点的新思路、新视角来进行革新,本研究课题将尝试探索、采取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进行卓越人才的培养。

一、突出创新精神

创新要依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音乐评论卓越人才的培养首先要突出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既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文化底蕴之上,同时又要与时俱进,学习新思想、新观念,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和工具。

因此,在教学中既汲取传统音乐评论教育模式中的经典部分,又让学生多接触新媒体平台的音乐评论方式。如一方面保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对音乐的听辨能力积累,强调多听音乐多看谱的技能训练;另一方面让学生尝试写作各种社会热点音乐现象,不局限于昔日对高雅音乐的关注,多着眼于社会音乐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阅读经典方面,要求学生熟知古今中外经典的音乐作品。因此,首先要有扎实的音乐史知识,无论是西方音乐史还是中国音乐史、流行音乐史。不要求对每一细节都“如数家珍”,但都要有清晰的大纲性认识,甚至对世界民族音乐的大体风格及历史也要有概要性的掌握。这些知识点都有相关的其他课程学习补充。然后要对重要的经典作品反复聆听,加强记忆,特别是对重要的主题要有识别的能力。推荐学生阅读【美】艾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的《怎样欣赏音乐》、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以及【美】克雷格·莱特的(Craig Wright)《聆听音乐》等书籍。

评论是最具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最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另一方面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这样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对音乐的主观感受因人而异,因此在对音乐做出评价的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笔者在《音乐名作欣赏》课程教学中已充分实践,主要通过课堂提问、交流以及课后布置听后感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二、培养国际视野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突出的重点。网络时代的信息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实现全球同步。借助新媒体可以培养音乐评论人才国际化的视野,可以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来实现评论内容的及时发布以及与大众的互动沟通。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作为实践平台,让每位同学利用手机客户端或电脑及时参与,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他们接触最新、最广泛的信息,实现国际化交流。

2020年初,在严酷的形势下,音乐家们纷纷将演出搬上“云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音乐的“全球共享”。从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到中国爱乐、国家大剧院等知名乐团纷纷在网上推出现场直播的免费音乐会。对于全球的爱乐者来说是意外的福音,对于本项目而言,也是一份珍贵的教学资源。笔者在网络教学期间,充分利用这些免费的高质量音乐会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第一时间聆听当代最好的音乐,和最优秀的音乐家“亲密接触”。网络拉近了人们的“距离”,“远在天边”变成了“近在眼前”,每一位聆听音乐的学生无疑都是在“国际化的视野”中享受音乐。

除了利用国际化的演出资源,笔者还充分依托一些国际化的网站,例如bilibli(上面有很多搬运于YouTube上的资源,从歌剧到交响乐、流行音乐等各种演出种类繁多,包括历史和最新的演出)、IMSLP(国际乐谱网)等资源,让学生接触更多更丰富的演出及乐谱(包括手稿),开阔学生的眼界。

在教学中,笔者还采用耶鲁大学教授克雷格·莱特(Craig Wright)的《聆听音乐》(2018年最新版)作为教材,并配合其在网络上风行的耶鲁公开课来辅助教学。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最为国际化的前沿信息与学术资源。

三、强化实践能力

如果没有演唱、演奏音乐的实践能力,很难说一个人能对音乐有极高的鉴赏力,对于卓越音乐评论人才的培养尤其如此。笔者所在的高校为艺术类专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有演唱、演奏方面的实践经历。为了强化这方面的能力,在音乐学专业的学生中除了普修钢琴,还特别开设了民族乐器笛子、古筝、芦笙和戏曲的学习。这就使得学生在评论音乐时能“说到点子上”,并且对芦笙和地方戏曲的学习更是突出了广西民族地区高校的特色。

音乐作品是音乐评论最重要的对象,聆听唱片和录音永远不能满足鉴赏级别的审美要求,必须要有现场音乐会聆听实践。将教学和课堂搬到音乐会现场是音乐评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之一,艺术学院音乐厅、广西音乐厅、广西文化艺术中心越来越多的高质量演出为教学提供最为直接的材料和样本,学生们在这种“真刀实枪”的环境下会激发出学习的动力,也会在审美和鉴赏力上得到大幅度提高。教师会提前设计好方案,提出要求和操作步骤,并在音乐会结束后提交作业。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创造性充分利用了中国-东盟音乐周实践平台。广西艺术学院打造的这一国际型现代音乐展演平台为卓越音乐评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极好的实践舞台。教师在实践中给学生具体布置任务,包括撰写乐评、采访音乐家、参与学术交流及比赛[2],将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在这一多维模式中将理论型课程转变为实践型课程。

四、改革教学方式

本项目致力于将音乐评论这一理论型课程转变为感性体验式实践课程。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单一教学模式,构建音乐评论人才培养的多维教学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评论的特殊性也客观上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设置了更多的师生互动环节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中还包括课堂环境及聆听方式等方面的特别设置。

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利用互联网,教师提前将需要阅读的材料和聆听的音响上传网络,学生提前预习并准备问题;或提供高清音乐会视频和播放环境,让学生提前观看。课堂上将会组织专题讨论,就一部作品或理论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此外,教师还会充分利用微信群在课堂之外展开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与评论。新的教学模式促使对传统教学方式彻底“扬弃”,其中包括制作慕课、网络同步教学、网上批阅、网上考评等新的教学手段的探索。通过网络教学,本项目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五、利用本土资源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省份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民間音乐文化上却有一定的优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歌、曲艺、戏曲等资源。这些传统音乐文化由于语言及地域文化的差异大多只是局限于广西本地传播。卓越的音乐评论人才将会利用专业知识及技能和当代新媒介,助力广西传统音乐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和推广。同时,高校培养的音乐评论人才也将为广西地区的当代音乐创作提供理论支撑和传播平台。借助音乐评论,促使新时期广西的“刘三姐”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2010年教育部批准61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试点高校,标志着我国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始。随后推进的“医生、律师、会计、教师、经管、农林”等卓越系列人才培养计划使得卓越人才的范围逐步扩大,艺术类卓越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广西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多姿多彩的传统音乐文化也为高校音乐评论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样本与借鉴。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传播媒介和表现方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时代新节奏的冲击下,在教育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创新型、国际型、实践型卓越人才的指导思想下,如何做好音乐评论,如何培养适合新的社会潮流的乐评人才,如何运用现代媒体连接音乐与观众等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广西民族地区高校音乐评论卓越人才培养的探索方向。

总之,广西民族地区高校音乐评论卓越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要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采用经典的、优秀的、正能量的音乐作品来作为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和实践平台,积极参与社会音乐生活评价,抵制网络低俗文化,净化社会风气。通过这一培养模式提升他们的理论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教育厅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民族地区高校音乐评论卓越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9JGA249)的研究成果。

注释:

[1]杨燕迪:《音乐批评相关学理问题之我见》,《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54页。

参考文献:

[1]郭彪、许静:《实施音乐类卓越艺术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必要性分析》,《北京教育》2015年第21期。

[2]刘萍:《地方高校卓越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3]娄文利:《互联网时代音乐评论家的社会价值与责任》,《艺术评论》2016年第6期。

[4]王琪、张文香:《民族地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课程观和课程重塑探析》,《民族教育研究》2012年第6期。

[5]杨燕迪:《音乐批评相关学理问题之我见》,《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杨柳成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教授

猜你喜欢

卓越广西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画与理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曾鳴 警惕停留在優秀的誘惑,這是卓越最大的敵人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