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拼数字新业态新模式 开拓江苏发展新赛道
2021-06-15姚敏丁宏吕永刚
姚敏 丁宏 吕永刚
一、江苏发展数字新业态新模式的突出短板
顶层布局滞后,战略与政策引领支撑不足。数字经济制度敏感性强,强有力的战略谋划与政策引导是数字新业态新模式涌现的重要条件。2020年4月,上海率先出台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打造“站在数字上”的全球城市和“国际数字之都”。2020年7月,浙江出台《浙江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关于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若干意见》,11月出台《浙江省数字赋能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行动计划》,把数字赋能新业态新模式作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打造数字强省、云上浙江的关键一环。与浙江、广东在2017年、2018年正式布局数字经济相比,2020年10月,江苏才正式出台《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顶层设计相对滞后,且缺乏专门阐释,还需出台更具针对性和引领性的系统政策方案。
数字业态模式“爆点”少,存在体验性差、后劲不足等问题。数字新业态新模式具有很强的渗透力、扩张性,一旦有契合市场需求的“爆点”,往往会在短时期内实现爆发式增长。这一特征在消费互联网领域更加典型。由于江苏缺乏消费互联网龙头型平台,而工业互联网扩张的“边际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数字新业态新模式难以出现“现象级”的“爆点”,不少疫情期间崛起的数字业态模式存在内容单一、稳定性差、交互性弱、供应链韧性不佳、服务配套弱等问题。一旦市场回归常态,那些缺乏清晰盈利模式、稳定市场需求的数字业态模式即面临“退潮”风险。
制造业惯性思维不容忽视,企业数字敏锐度相对不足。江苏以实体经济见长,企业家等群体形成了与工业化相匹配的认知结构,善于抓住传统市场机会,但对数字经济等新事物较为陌生。尽管近年来企业数字化应用水平大幅提升,但江苏企业界发展数字经济缺乏体系化的方法论指导,整体呈现的特点是偏消费端和缺乏体系,基本处于较为零散的摸索阶段,认知深度与应用能力普遍不足,制约了数字新业态新模式的探索。
数字业态模式多为跟随型,原创性引领性不强。当前,江苏主流的数字新业态新模式,或是本土企业采取跟随型发展策略,或是作为外部龙头企业(平台)的应用场地,真正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的业态创新少之又少。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江苏本土数字主体原创性不足,将無法获得宝贵的先发优势,如对数据资源的积累与掌控,不仅影响数字经济本身的发展,也制约数据赋能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
二、推动江苏数字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的重点路径
大力锻造新主体,聚力推进数字新型主体强力突破。一是寻求新型数字平台突破。在国家强化对平台型企业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大环境下,江苏没有必要重复过去商业互联网的平台逻辑。一方面,江苏应在深入推进智慧社区、智慧物业建设过程中,瞄准社区经济,积极打造离消费者最近的新型社区数字平台;另一方面,江苏应积极创造新赛道,在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新赛道上奋力走在前列,将宝贵的政策资源引导到打造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新型数字平台上。二是鼓励新型数字主体加速涌现。综合施策,有效降低市场主体线上创业就业成本,引导更多创新创业者开展线上经营创业活动,培育量大面广的数字新主体;支持发展数字化自主就业、分时就业、弹性就业、共享就业,壮大数字后备梯队;实施数字新业态成长计划,培育一批数字成长型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型数字企业集群。三是打响数字新业态的江苏品牌。把握新形势下数字经济品牌成长的内在规律,在品牌的塑造、培养、推广等过程中积极运用数字经济技术和模式创新进行支撑,并实施品牌生命周期全过程的价值再造,同时跳出传统的单维思维、制造业思维,树立消费者思维、市场化思维和服务化思维,注重引导消费者深度参与,着力塑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江苏数字品牌企业、产品和服务。
重点发力新制造,聚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强力突破。一是抢占工业互联网新赛道。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和数字经济大省,把工业互联网作为打造制造强省、数字经济强省的战略抓手,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江苏可借鉴华为数十年如一日地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的有益经验,把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抓手。二是争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工程(“512工程”),打造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江苏14个重点培育集群领域,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分行业场景应用,建设重点产行业数据中心和产业大数据共同体,在积极推动长三角工业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同时,努力争创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三是积极布局“未来工厂”。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依托平台整合区域企业制造资源,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共享工厂;大力推广应用数字孪生、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积极布局集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于一体的“未来工厂”。四是探索建设虚拟产业园。围绕江苏重点产业集群和数字经济重点领域,依托苏州工业园区、南京江北新区、江宁经济开发区等基础实力强的园区,探索建立“远程注册、地点自选、网络集聚”的分行业虚拟产业园。五是打造“云”上产业链。以工业互联网建设为契机,推动重点产业链大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支持具有产业链、供应链带动能力的核心企业打造产业数据平台,以数字化供应链为依托,推动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共享,以信息流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形成信息流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
主动策应新消费,聚力塑造新型商贸发展新优势。一是发展数字消费模式。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体系完整、城乡区域发展较为协调、消费能力强且结构类型多样化等特色优势,因地制宜推动大型零售百货、超市连锁和批发市场经营企业与特色电商平台、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模式融合发展。发挥苏宁小店等新型业态的引领作用,积极打造线上“移动超市”,鼓励“云逛街”,繁荣“宅消费”。二是发展智慧商业业态。以南京、苏州、徐州等中心城区为示范,普及线下“无人商店”“无人货柜”以及末端配送服务站和配送自提点等线下新业态,保障“最后一公里”送达;推广商超领域智慧支付试点,打造“便捷支付”商圈。三是发展数字农业电商。把握江苏特色农产品特点,完善生鲜电商服务网络,提升生鲜产品数字化管理能力,发展制冷预冷、保温保鲜等技术,加快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提升江苏农产品附加值和美誉度。四是发力数字贸易。把握数字贸易等新型线上业态的发展趋势,重点支持南京江北新区结合中国(南京)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聚力打造商贸快捷便利、要素自由流转、资源高效配置的中国“数贸之都”;支持苏州利用好苏州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集成更多更优的贸易综合服务功能,打造数字贸易高地。
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以制度创新赋能数字新业态新模式。研究出台《江苏省数据资源管理条例》。建立数据开放、数据资源确权、产权保护、数据交易、隐私保护相关法规制度,加强对数据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进行规范,引导数据有序流通。尽快出台《江苏省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深入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应用,建议将公共数据资源纳入公共资源配置范畴,推进公共数据资源汇聚整合,形成全省统一规范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尽快建立规范有序、安全高效的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机制。重点推进工业大数据应用。消费数据存在权属问题,公共数据也存在大量个人隐私等问题,在交易上安全和脱敏很难处理。但产业数据既容易界定产权,也容易交易和协同,工业数据只要有好的产业协同模式,便可形成数据共同体。所以,江苏应积极建设重点产行业数据中心和数据库,构建工业大数据平台,搭建多级联动的工业基础大数据库,研制产业链图谱和供应链地图,以便更好地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学习贵州、浙江和大型互联网企业数据确权模式,探索基于区块链确权的大数据交易和结算模式。在市场定价机制、市场交易方式和市场监管上形成规范性制度和规则,加快培育数据交易市场,并加强数据市场对接,拓展数字新业态新模式涌现的市场空间。
三、江苏发展数字新业态新模式的政策建议
聚焦特色优势,出台专项政策。深入分析当前江苏数字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存在的基础优势、问题短板,研判规律趋势,提出目标任务,彰显江苏的制造优势、创新特色,聚焦数字赋能、场景应用,对目前各部门、各地区相关政策进行系统集成,出台专项政策,形成江苏数字赋能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顶层设计。
聚焦数字转型,拓展融合深度。针对江苏制造企业量大面广,数字化转型需求大、难度也大的问题,着力探索成本低、稳定性强、易于操作的转型路径;以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为抓手,构建“政府引导—平台赋能—龙头引领—机构支撑—多元服务”联动机制,着力破解企业“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问题。同时,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以及供给需求、线上线下、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促进企业联动转型、跨界合作,培育数字化新生态,提高转型效益。
聚焦盈利模式,探索成熟模式。针对部分数字新业态新模式片面追求“流量”却缺乏清晰盈利模式的“痛点”,引导企业把重心转向做实内容、练好内功上,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满意度,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例如,在远程医疗服务上,探索将日常复诊、轻微症分诊治疗、基础病开药调药转为网上完成,需检查化验、实施手术的重大疾病转由实体医院诊疗的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医疗平台的有机嵌入、高效协同。
聚焦制度供给,实施审慎监管。当前,数字新业态新模式正处于“新旧交织、破立并存”阶段,对政策制度和监管方式提出了更多新要求。为此,江苏要在数字领域制度创新上大胆探索,努力破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灵活就业保障、新生产生活场景等方面存在的制度瓶颈。同时,坚守安全和质量底线,同步创新监管模式,及时引导和处置出现的问题,保障数字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姚敏:江苏省大数据管理中心副处长,正高级经济师;丁宏:江苏紫金传媒智库高级研究员,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吕永刚: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責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