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2021-06-15罗超

天津教育·下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堂氛围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罗超

【摘  要】高效课堂是我们一生追寻的教学目标。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就要备好“两头”,备好教材和学生;学生要充分预习,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适合课文情感基调的课堂氛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5-0167-02

Analysis of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ies

(Dongyi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Shandong Province,China) LUO Chao

【Abstract】Efficient classroom is the teaching goal we pursue in our life. To create an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ers must prepare the "two ends", textbooks and students; students must fully preview to reach their own nearest development zone; create a classroom atmosphere suitable for the emotional tone of the text; extracurricular. Teachers should als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nd let students change "I want to learn" to "I want to learn."

【Keywords】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y; Classroom atmosphere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上学生思维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课堂上师生互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抓好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是高效教学的重中之重。结合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特色以及本学期受到同行们认可的两节公开课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为出发点,从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备课、上课、课后延伸几个环节谈谈高效教学。

一、学生的充分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从而着急、郁闷乃至悲苦的时候,不去启示他,开导他。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熟读课文:“書读百遍,其义自见。”没有充分的朗读就谈不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甚至产生疑问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完成“五不”的要求,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求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回读、停顿恰当,有畅达感和节奏感。要达到这些要求,学生必须集口、眼、耳于一体,集中心思地读。教师还要做必要的读通检查。读通课文是培养阅读能力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特级教师于永正就曾经说:“文章非读熟不讲!”只有学生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才有求知的欲望,才能进行课文的深入学习。2.字词方面:指导学生把需要会认的字做到每字能口头组词两个,需要会写的字,把每一个字认认真真地写在《自学记录本》的田字格里,以便教师在批改时发现哪些字是大部分学生容易出错的,从而进行重点指导。3.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词语的意思,并写在《自学记录本》规定栏目里。通过查字典仍然解决不了的,可以在课本上标出,便于课上提出交流。4.《自学记录本》上还要写通过预习已经解决了的课后题目以及还不明白的地方。比如《草船借箭》这一课,一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鲁肃作为东吴人为什么要帮助西蜀的诸葛亮而且还瞒着自己的上司周瑜呢?教师通过批阅学生的《自学记录本》,就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从而引出“联合”的重要性。

二、教师备好“两头”,方能有备无患

备好“两头”,指的是备好教材和学生。教师要充分解读文本,读出教师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只有教师自己对文本有了深入理解,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进入更高的境界。文本读懂了,根据全册目标和本单元目标并结合本课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语文学科组专家王荣生教授很注重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他在《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中专门阐述了为什么要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他讲到谈论到教学方法的操作层面,要注意“方法本身的合理与否”和“方法使用的合理与否”。合理与否,合适与否,主要就是从教学内容角度来讲的。“是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方法而不是其相反。”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批阅学生的《自学记录本》知道哪些字词是需要强调的,哪些问题是要在课堂上解决的,并自然而然地融入确定的教学内容中去。还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了解学生关于这堂课的实际接受能力,以便在确定好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高效教学方法。

三、创设适合课文情感基调的课堂氛围

笔者本学期执教了《草船借箭》和苏教版《爱如茉莉》两篇课文。这是两个不同的课型,一篇是小说,一篇是散文。小说侧重的是情节,具体到《草船借箭》这篇文章还要分析诸葛亮这个人“神机妙算”的人物形象,逻辑推理性比较强。例如,在讲到“诸葛亮笑着说”,感悟“诸葛亮笑什么?可能笑谁?”时引导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宽厚的笑”,宽厚地笑一笑,读一读;把感受到的“暗自高兴,胜利的笑”读出来;体会出笑周瑜,“胜券在握的笑”读出来;嘲笑曹操的“多疑”读出来。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人物形象一下子饱满起来,生动起来,促进中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文本。

散文注重的是情境教学,教师要重视阅读中的指导,充分发挥自身朗读的示范作用。台湾有位语文教育专家,有人向他讨教怎样才能教好语文,他的回答很简单,即“跟我读”。“跟我读”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包含了丰富的教育内涵:其一,“跟我读”,“我”要会读,且能够读好。其二,“跟我读”,是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对一些学生不易把握且具有重要表现力的语段,教师要进行特殊的范读处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文中含着的意思读出来,让他们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其三,“跟我读”,也是互相朗读,是师生“对话”的一种形式,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曾国藩曾如此描述读书心得:“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己,庶渐渐可入佳境。”学生要进入美妙的阅读“佳境”,须“悟文”,须“入情”,须“传声”,因为文美感目,情美感心,声美感耳。我在教学苏教版《爱如茉莉》一文时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我给学生范读了“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学生有了自己的一些关于“爱如茉莉”方面的感悟,并且找出了一些关键词语,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课堂上还要注意一点的是,补充材料要适时,会抓课堂生成。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鲁肃作为东吴人为什么要帮助西蜀的诸葛亮而且还瞒着自己的上司周瑜呢?”的问题,我首先把问题抛给了其他学生,结果有的学生之前读过《三国演义》,于是回答说:“在罗贯中的笔下鲁肃是一个性格善良的人。”还有学生说:“鲁肃忠厚老实,为人诚恳。”我接着说:“那忠厚老实,性格善良,就要置自己的国家利益于不顾吗?”我适时地引出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这样学生的疑问得到了解答,同时给了课外阅读做得好的学生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得到肯定的机会,促使更多的学生热爱课外阅读。并且学生对故事发生的背景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四、拓展延伸由课内到课外

一堂课的结束,也是学生课外学习的开始。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的阅读积累,对于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教学完《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告诉学生:“有借必有还,借来的箭还了没有呢?欲知后事如何,请课下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教完《爱如茉莉》一课,我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借鉴课文抓住细节,记录自己发现的生活中的点滴真爱。总之,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养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打造高效课堂是教师一生的教学追求。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古人也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堂模式体现“不学不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教导学”的课堂教学理念,让学生学會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从而形成有序课堂。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在有序的课堂中获得乐趣,在有趣的课堂中获得成绩,就是我们的高效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于永正.教海漫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课堂氛围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