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院藏瓷质酒具鉴赏与研究
2021-06-15冯宁
冯宁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它在古代不仅是礼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便是酒文化最原始的载体——酒具。
酒具的社会功能在中国古代非常广泛。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用于盛放、贮存、温煮、饮用等。在新石器时代,酒杯和贮存酒的陶瓶、罐等就已经出现;商周时期,青铜和陶、漆木等材质的酒具在当时成为主流,其形制和样式也更加丰富;隋唐及至宋元时期,随着陶瓷制作工艺水平的发展和提高,瓷质酒具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明清时期,随着各种工艺水平的高度发展,酒具的材质及类型更加多样化、精美化,除精细的瓷质酒具外,还有金、银、铜、锡、玉等材质的酒具,亦十分精致、优美,且功能各异,富有趣味。本文就河北博物院育才街院区收藏的一些瓷质酒具做简单分析和介绍,以飨读者:
1.唐 邢窑白釉执壶(图1)
口径6.3厘米,腹径11厘米,高14.8厘米。此器侈口,短颈,丰肩圆腹,肩部一侧安圆形短流,另一侧颈与肩之间安曲柄,造型丰满,通体光素,釉面匀净、洁白,质朴而自然。
执壶,又称“注子”,初期造型根据青铜器而来。唐代李匡乂《资暇录》中记载:“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所以丞相高公有斟酌之誉,虽数十人,一樽一杓,挹酒二洒,了无遗滴。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罃,而盖、嘴、柄皆具。太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由此可以看出,唐代执壶的主要功能为酒具。此执壶腹部圆鼓,流为短粗圆柱形,手柄扁宽,整体造型浑圆饱满,符合唐代执壶丰满硕大的总体特征。
邢窑,位于河北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唐代著名的瓷窑,是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制作的白瓷朴素大方,极少装饰,造型上偏重器物的实用性,线条单纯洗练、简洁,具有一种质朴自然的天趣,这不仅反映出了唐代国力强盛、经济实力雄厚、文化艺术发达的社会风貌,还体现了唐朝人们的艺术审美观念。
2.宋 “仁和馆”四系瓶(图2)
口径4厘米,腹径10.5厘米,高21厘米。此瓶小口外撇,短頸,形如橄榄,瓶身上半部施白釉,下半部施黑釉。颈肩之间有4系,系面印3条线纹。瓶的肩部向下斜向书“仁和馆”三字。《中国陶瓷史》认为:“仁和馆似宋代驿站的名称。……临安府辖九县,仁和县为九县之一,仁和馆类似今天的县招待所。”宋代的馆驿主要是招待过往官员及使者,为他们提供食宿及交通工具,带这种铭文的四系瓶应是宋代浙江仁和馆使用的器皿。
也有观点认为“仁和馆”铭四系瓶主要是在北方出土,似与南宋“仁和县”无直接关系。检诸宋元人笔记,知“仁和”是宋时颇负盛名的酒馆,“仁和馆”为宋元时期北方流行的酒肆字号,而非馆驿。时磁州窑出美酒,磁州窑工匠根据酒肆店主或酿酒商的要求,将酒肆字号书写在四系瓶上,做酒瓶用。
3.元 白釉“内府”梅瓶(图3)
腹径21厘米,足径14.5厘米,高34厘米。小口略残,外侈,厚圆唇,短颈,丰肩敛腹,足部外撇,圈足矮浅,沙底无釉。此瓶施白釉,胎色白中显露黄斑,釉面有脱落现象。肩部有 “内府”二字,字体工整。
早期的“内府”一词是掌管王室库藏的官名,之后亦指王室的仓库,而到了元明时已有改变。元人所著专论宫室机构制度名称的《禁扁》中,在“府”条下,周代有“内府”之名,而“本朝”即元代并无专列“内府”。可见当时并没有专门的“内府”机构,更不是清代的“内务府”。而《元史》中却有多处提及各地土物、特产“供奉内府”“以供内府”“以贡内府”。其所指当是皇室宫廷,可见元明之时,“内府”应专指皇宫大内。此类刻有“内府”二字的梅瓶当是皇家及王公贵族盛酒的器皿。
4.元 龙泉窑“清香美酒”铭盖罐(图4)
口径25.5厘米,腹径32.5厘米,高32厘米。此器直口,短颈,溜肩,圆腹,腹以下渐收,平底。胎体厚重坚致,腹部装饰四组对称的菱形开光,开光内以锦纹为地,刻有草书“清香美酒”四字,字体笔画流畅,潇洒自如,开光之间分别饰以折枝菊花和缠枝莲纹。下腹部刻一周细长的莲瓣纹。器盖以圆纽为中心,用双线将盖面分为四部分,分别饰以四季花卉。釉色青绿,光洁莹润。
龙泉窑因地处浙江龙泉市而得名,是宋元时期南方主要的青瓷窑厂,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元代龙泉青瓷具有独特的风格:胎体厚重,有的釉色青翠,青中带黄或灰白;有的釉色粉青,光泽强,釉层呈半透明。元代龙泉窑的装饰手法多种多样,通常有刻、划、印、贴、捏塑、露胎等;其纹饰题材也十分广泛,寓意深厚,既有传统带有宗教意义的云雷、万字、如意、八卦等纹饰,又有以动物和植物为题材的纹饰,如龙、凤、虎、鹿、鸳鸯、鱼、龟、荷花、牡丹、梅、兰、竹、菊等,同时文字款在当时使用亦比较广泛。通过这些技艺手法和纹饰装饰的器物,更加精美、生动有力、耐人寻味。此器造型古朴端庄,且较规整,通体满刻花纹,是元代龙泉窑青瓷中的精品。从器腹部所刻的“清香美酒”四个字来看,当为盛酒用的器皿。
5.清顺治 五彩人物纹倒流壶(图5)
腹径11厘米,高17厘米。壶身为桃形,腹部两侧有弯曲壶柄和细长流,流与壶身由桃叶相连,腹部渐收,足外撇。该壶底中央有一小孔,壶底向上,酒从小孔注入。壶中有两个隔水管,壶底小孔与中心隔水管相通,由于中心隔水管上孔高于最高酒面,当正置酒壶时,下孔不会漏酒。另一个隔水管在壶嘴处,同样的原理确保了入酒时酒不溢出。
壶的一面用五彩绘八仙中的铁拐李、蓝采和和麋鹿,并用红彩书杜甫《秋兴八首》之五的诗句:“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另一面用五彩绘韩湘子、曹国舅及仙鹤。
这件以仙桃为形,以八仙人物、吉祥动物、杜甫诗句为纹饰,寓意吉祥的器物,构思设计巧妙,工艺精湛独特,充分体现了制作者的聪明才智。
6.清道光 青花福寿缠枝莲纹扁壶(图6)
口径6厘米,腹径19厘米,高25厘米。此器撇口,短颈,如意形双耳,扁腹,长方形圈足,足内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书款。青花颜色浓重艳丽,追求明代宣德青花的艺术效果。腹部两面为桃形开光,内绘折枝桃纹、蝙蝠,组成寓意为“福寿”的吉祥图案,开光外上下两侧绘有缠枝莲花纹、如意云纹及卷草纹,纹饰布局疏密有致,是道光时期的优秀作品。
扁壶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出现并盛行,它的雏形是游牧民族马背上使用的皮囊酒壶,这些器具多带有系耳,便于捆扎携带,方便在马上饮酒使用。明清时期,这些器具的制作更加精美,使用方便,已经发展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生活器皿。
7.清光绪 青花花鸟纹玉壶春瓶(图7)
口径7.5厘米,腹径12厘米,高21厘米。此器撇口,垂腹,圈足,造型规整,青花色泽淡雅,瓶体上一棵曲折苍劲的柳树,枝叶繁茂,小燕子或立于枝头呢喃或展翅飞翔,描绘了一幅盎然的春色,雅致的画面与青花的幽靓淡雅和谐一致。
玉壶春瓶作为一种常见的酒具,据说是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的。此器的造型定型于北宋,入元以后,其形制遍及南北方諸窑,明清两代器身普遍比宋元时期粗矮,并成为传统器形一直延续至民国,同时渐渐地由实用器转变为陈设器。
8.清 青釉寿翁持桃公道杯(图8)
口径11厘米,高7厘米。杯呈卷曲荷叶形,外壁隐现荷叶筋脉,内外壁均施青釉。杯内有一位手托仙桃的老人,面带微笑,束发长须,面目慈祥,衣服施青花釉,底部有三个支钉痕,中心有一出水孔。
其实公道杯运用了物理学的虹吸原理,虹吸原理是指密闭在弯管中的液体,在弯管两侧端口压强不同时,就向着压强较小的一侧流动。当杯中酒低于虹吸管顶部时,杯中酒还没有充满虹吸管,虹吸管内的酒只能停留在倒“U”形管的右端,酒不能从杯底排出;若酒等于或超过虹吸管顶部,虹吸管内充满了酒,并且右端偏高、压强大,此时,酒从虹吸管左端的杯底全部排出。以此杯为例,老人身内有一个倒“U”形虹吸管,管的顶部大约在寿桃位置,一个口在杯内底部,另一个口在杯底。酒水低于寿桃位置,则无事,当斟酒时酒水超过寿桃位置,整杯酒就会从底部流出。
公道杯是古代的一种特制酒杯,用此杯斟酒只可浅平,不可过满,盛酒最为公道,此酒杯意在告诫人们在喝酒的时候不要贪杯,一定要适量。也暗合“满招损,谦受益”的传统思想。
9.民国 花鸟文字纹鼓式宜兴温酒壶(图9)
腹径14.7厘米,高12.5厘米。此壶仿鼓形,上下两端用紫泥,饰鼓钉,腹部以浅黄色泥做鼓身。分为母壶和子壶两部分,子壶壶嘴的高度基本与壶盖平行,子壶的盖沿宽于母壶的口径,子壶可以直接坐在母壶的口沿上,这样衔接处密封好,不漏气,取用方便。使用时,先在母壶中注入热水,酒斟入子壶中,将子壶置于母壶中即能温酒,既便于取放,又可保温延长温酒时间,由此达到温酒的效果。
腹部一侧刻画折枝花鸟,石生款:“花有清香”。石生为民国时期宜兴著名陶刻家。一侧刻书“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时在乙未冬月上浣”,此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意思大致是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好友前来饮酒,共叙衷肠的情景。诗以朴素的言语,诚恳亲切的语气,对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了朋友之间真诚而又亲密的浓浓友情。
(责任编辑:朱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