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景德镇彩瓷鉴定要点
2021-06-15魏威
魏威
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明清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特别是青花和高温彩釉瓷的烧制成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明清瓷都景德镇的形成与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 花
考察我国历史文献,最早而又明确提到青花瓷器制作工艺的著作是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书中详细记录了农工生产技术,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名著,其中的《陶埏篇》中指出:“坯制成之后,就在车上旋转打圈,圈后或画或书,字画后,喷水数口,然后过釉。”又说:“凡瓷器,绘画过釉之后,装入匣钵,入窑烧成。”关于青花瓷的起源,有人认为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但从考古新发现来看,青花始于唐代更为可靠,发展至明清两代,青花更是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品种,以青花和某种彩色釉为主流装饰。
明代早期(永乐、宣德),青花瓷用进口苏泥勃青料,较元代料细腻,绘画精细,凡是有结晶斑及颜色深的地方都下凹,颜色表现深浅不均。
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青花瓷用国产平等青料,颜色较为均匀,色调柔和淡雅。
明代晚期(嘉靖、隆庆、万历),青花瓷用进口回青料,颜色为蓝中闪紫色,色调浓艳,至万历时,颜色逐渐变得灰暗。
明末(泰昌、天启、崇祯),青花瓷用国产青花料,翠蓝色,俗称翠毛蓝。
康熙年间,青花料与明末相似,使用国产料,较精细,颜色青翠艳丽,色调明快,与康熙祭蓝颜色相似,可分出深浅不同的颜色,适于瓷器上的渲染绘画,可表现出花纹图案的阴、阳及侧面、反面,具有纸卷上的绘画效果。由于它能分出五六层的深浅层次,所以又称它为“五彩青花”。
雍正时期,青花是康熙向乾隆过渡的时期,釉色由翠蓝向蓝黑过渡转化,青花层次由繁向简过渡,层次越来越少,前半期与康熙相似,中后期与乾隆相似。
乾隆时期,青花为蓝黑色,绘画深浅層次少,最多为两三层,类似于明代永宣时期的苏泥勃青料的蓝黑色,用人工点染法,色调深沉,深浅有规律,死板,点彩的地方没有下凹。
嘉庆道光时期,青花色调鲜艳,为纯蓝色,与同时期的祭蓝相似,青花料越来越粗,纯蓝变得越发灰暗,盘碗类器物,瓷器底部外壁釉面上出现荞麦面地现象,即黄褐色斑点,光绪民国时期,出现洋蓝青花。
豆青青花
豆青青花又称堆粉青花,是青花瓷器的一个品种,在青花图案的下面有一层白粉,在白粉上用青花绘画再施豆青釉。从康熙时期开始出现,质量不高,在器物画面上经常出现气泡、气鼓,雍正时期不太流行,至乾隆时开始大量盛行,质量比康熙时期高,很少有气泡、气鼓现象。乾隆时期还有一部分没有堆粉的豆青青花瓷,没有白粉直接在青花上施豆青釉。乾隆以后较为盛行堆粉青花,数量多,质量高。嘉庆道光时期青花下面的白粉堆施得特别厚重,青花料绘画也特别精细,立体感较强,凸起高。清末时继续烧制,但白粉堆得越来越薄,绘画感越来越粗糙,立体感不强。
釉 里 红
釉里红瓷器出现于元代,但绝大多数烧制不成功。明永宣时期,烧制逐渐成功,色调鲜艳明亮,但数量不多,常见的是三鱼碗、三鱼盘,只有鱼的整体形象,无具体部位的刻画,其典型器物为“釉里红三鱼高足碗”。洪武时期颜色不纯正艳丽,永宣之后此品种较少见。清康熙时期烧制比较成功,色泽多为淡红色,少见鲜红。多数器物有“大清康熙年制”官款,部分有“大明宣德年制”等仿明年号款。康雍乾三代颜色漂亮,乾隆颜色为黑红色,嘉庆道光时期釉里红颜色鲜艳,且常在鼻烟壶上见釉里红绘画,道光以后颜色变得灰暗,绘画粗糙。
斗 彩
斗彩又称“逗彩”,在宣德年间开始试烧,受景泰蓝器物花纹图案形式的影响而烧造出来的彩色。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填彩绘画,属釉下彩和釉上彩相结合的一个品种,也有称填彩的,其基本构成色调为红、黄、绿、蓝、紫,“斗”字在景德镇方言中有凑合之意,字面意思也可理解为釉上釉下几种色彩凑在一起争奇斗艳。成化年间的代表作品即斗彩瓷,所用青花为平等青料,颜色比较淡雅,其紫彩颜色鲜艳明亮,如葡萄紫色,一般烧制不成功,往往烧成黑紫色,暗淡无光,俗称“姹紫”。其他黄、绿、红几种彩色颜色较浅淡,彩料也较纯净。青花所占面积较大,有的部分直接采用青花进行绘画,绘画中用五六种颜色,但大多数情况下只用两三种色彩,彩色柔和淡雅。
康熙年间的青花绘画面积有所减少,彩色所占面积也不大,但彩色种类繁多,画面也较为复杂,落款常落“大明成化年制”,其精细程度远不如明成化时期。
雍正时期的斗彩比康熙时有了很大的提高,填彩绘画中出现了简单的渲染,颜色深浅不一,个别部位加上了一点粉彩,但所占面积很小。用彩方面,一般颜色都比以前稍显浅淡,色调更加柔和淡雅,也常落成化款。
至乾隆年间,在色彩、料质等方面不如康熙雍正时期,但绘画繁密,有繁缛华丽之感,且往往出现了斗彩与粉彩合绘的情况。
三 彩
三彩是明正德时出现的彩色新品种,在烧制成的素胎上直接用几种彩色在刻画的花纹图案上进行填彩绘画,其基本色调为黄、绿、紫三色。在填彩绘画时多以一种颜色作为花纹图案的底色,其余两种颜色在彩地空余部分绘画,因为彩色中没有红彩,故称之为素三彩。康熙年间仍有烧制并得到发展,且品种增加,有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浆白地三彩、黑地三彩(又称墨地三彩)、虎皮三彩,康熙之后,素三彩瓷器很少见。
珐华三彩
珐华三彩是模仿珐琅器物的一个彩瓷品种,元代开始烧制但数量很少,之后一段时间也很少见,至正德年间又恢复烧制。此种器物胎骨都比较厚重,颜色为白色,但又不为纯白,胎质比一般瓷器粗松。其装饰绘画方法是在器物胎骨上直接施以紫、绿、白三色彩釉,以这几种彩釉构成极其简单的纹饰,也有的是在胎骨上用浆泥堆砌花纹轮廓,然后在轮廓线内进行填彩绘画,彩色常见蓝、绿、紫或白色。
五 彩
五彩是明正德年间出现的又一新品种,在成化斗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五彩就其字面意思而言,是指五种颜色,但实际含义是形容色彩繁多,不一定就只是五种色彩。三、四、五、六种颜色在一件器物上绘画装饰,都可称其为五彩。其基本颜色由红、黄、蓝、绿、紫组成,其中的蓝彩——青花是作为整个五彩绘画中的一部分出现,而不是以轮廓形式出现,此点有别于斗彩,五彩瓷中必须有红彩,方可称为五彩,这也有别于素三彩。正德初期的五彩瓷,一般只用三种颜色,而且是以釉下青花为主,青花所占面积较大。嘉靖万历年间盛行五彩,五彩不受轮廓线的约束,绘画比斗彩简便,釉下青花和釉上其他四种彩色互相配合。成化时期的主流代表是青花和斗彩瓷,而万历时期的主流代表则是青花和五彩瓷,五彩代替了斗彩,是彩色进步的一种表现。
康熙时期五彩更为盛行,彩色主流仍是青花和五彩,五彩瓷进一步大力发展,是清代景德镇的一个重要品种,生产量较多,釉上蓝彩代替了釉下青花,但仍部分保留带青花的五彩。明晚期人物的头发、胡须多用红色、紫色绘画,康熙时五彩上出现了黑彩,且上面常施一层透明釉,颜色比较黑,用于树的枝干、叶脉、人物的飘带及鞋子上。少量精细五彩瓷上还有使用金彩的,此时期盛行无蓝色的五彩,只有红、黄、绿、紫、黑五种颜色。康熙以后五彩生产量逐渐减少,不再是主流品种,至民国时,仿康熙五彩瓷较多。
釉下三彩
釉下三彩是僅在康熙时期烧制的一个品种,清康熙之后,很少见釉下三彩器物。它由青花、釉里红、豆青三种釉下彩色组成,先在胎骨上用以上三种颜色绘画出花纹图案,然后再施以白釉烧制而成,此种器物数量不多,且多以笔筒类为主,笔筒都是壁形底,底中心为浆白釉。康熙釉下三彩釉面微凸,民国时期仿制器物釉面凸起很高,像雕瓷类品种。
粉 彩
粉彩是在五彩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釉上彩品种,在康熙晚期出现,盛行于清末,因这种彩料中含有铅粉的成分而得名。其颜色也是由红、黄、蓝、绿、紫构成,但里面都加入了铅粉,色调非常柔和,有助于表现花纹图案的浓淡、阴阳向背,色彩颜色深浅的多少,取决于铅粉用量的多少,从而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达到了纸绢的效果,代替了五彩的使用。
康熙时的粉彩尚属创烧阶段,数量很少,粉彩使用面积也很小,颜色浅淡,绘画简单,一般以和五彩合绘的形式出现,很少有单独使用的。粉彩主要以红色粉彩为主,其他几种颜色不用粉彩。
雍正时期的粉彩提炼非常精细透明,颜色鲜艳明快,纯净透亮,粉彩施彩面积较大,多数还是采用平涂的方法,立体感不强。有少数粉彩采用渲染法,但效果较差,粉彩色彩和康熙晚期一致。
乾隆时期的彩料稍差于雍正,精细度不如雍正时期。这时期以红色粉彩为主,粉彩所含铅粉比雍正时多,颜色比较浅淡,不如雍正鲜艳亮丽,用彩面积较小且散乱。施彩方法上注重渲染,用铅粉多少来调节颜色深浅,立体感较强。嘉庆道光时期的粉彩瓷开始逐渐衰败走下坡路,彩料越来越薄,彩色也越来越淡,料质越来越粗,渲染程度更是越来越差。
珐 琅 彩
珐琅彩是一种含玻璃料质较多的粉彩料,出现于康熙晚期,属釉上彩,模仿铜胎珐琅器的色彩和纹饰,专供清宫廷御用,极为少见。因其珐琅彩料中含玻璃成分较多,故又称其“料彩”。它是在器物彩色底子上用珐琅彩料绘画烧制而成。
康熙年间的彩料及制作非常精细,色泽光润浓艳,纹饰多为花卉纹图案,比较规整死板,注重轮廓线的勾描,器物底部多有款识,为“康熙御制”四字胭脂红或蓝色彩料款。
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绘画基本摆脱了康熙铜胎珐琅的绘画方式,特别讲究画意,是结合书、诗、画及瓷器工艺的综合艺术品,绘画题材也较丰富,诸如花鸟、山水、松竹梅等纹饰都非常生动,此时期的珐琅彩多为不带彩地的绘画。底部款识也不同于康熙,多数器物底部书写的是“雍正年制”四字楷书蓝料年款,而且在特别精细的珐琅彩器物的身上,往往还书写有一些黑彩诗句及胭脂红料的印章。
乾隆时期珐琅彩更为盛行,烧制量大,往往以和粉彩合绘的形式出现,但大部分面积使用珐琅彩,题材广泛,工艺、彩料、胎骨都很精细,属官窑瓷器的一个品种。
古 铜 彩
古铜彩是模仿古铜器的红、绿、蓝各色锈斑和金银嵌的一种彩色,用粉彩及金彩施于器身,是乾隆时期瓷器彩色的一个新发明,非常盛行,其他时期则很少见。所仿制的古铜彩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色泽,都和古代青铜器极为相似,器物底部都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阳文篆书金字款。
(责任编辑:朱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