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的方言研究

2021-06-15臧英涵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故事

臧英涵

内容摘要: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亿万国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比以往更加强烈。而方言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紧扣祖国城乡的快速发展、以及广大老百姓喜迎小康这一主题进行编排。上映初,就取得了口碑、票房的双赢。该影片由五个单元组成,分别讲述了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不同故事。本文通过对《我和我的家乡》电影中方言词的举例分析,总结并梳理了方言词对电影的影响以及电影中方言词的取舍问题。

关键词:方言电影 方言词 故事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亿万国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比以往更加强烈。而方言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紧扣祖国城乡的快速发展、以及广大老百姓喜迎小康这一主题进行编排。上映初,就取得了口碑、票房的双赢。该影片由五个单元组成,分别讲述了發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不同故事。

一.绪论

方言,俗称地方话,在中国传统中,历来指的是通行在一定地域的话。方言词在电影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采用了描写、归纳、列举等语言学研究方法,对方言词在电影中的应用进行概括。以小见大,通过对方言词的研究来展现各地域文化的特色。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是继《我和我的祖国》之后又一部成功的集锦单元式故事影片。影片分为五个单元,分别讲述了五个故事。第一单元《北京好人》以社会话题焦点“借钱治病”为开端,从细节处彰显小人物生活中的人情冷暖,同时影片也让观众感受到了国家对乡村医疗的大力扶持。第二单元《天上掉下个UFO》以黄大宝做直播,搞实验,希望通过一己之力带动家乡发展作为切入点,表现了国家对脱贫扶贫的重视。第三单元《最后一课》中,范老师由于得了脑梗只记得1992年离开望溪村小学前给学生们上的最后一节课,于是他的子女联系当年的学生,大家倾尽全力为范老师“复原”一次当年的课堂。影片使得过去与现在、乡村与城市连接起来,勾起无数观众的回忆。第四单元《回乡之路》中以网红带货主播闫飞燕返乡之路为电影主线,以乔树林这一人物动机推动故事情节。最初这个看起来不靠谱、能忽悠的乔树林带给观众许多笑点,而影片末尾这个默默坚守在家乡造林治沙的乔树林令人动容。最后一个单元《神笔马亮》用喜剧的形式讲述一个年轻艺术家马亮瞒着妻子去乡村扶贫的故事。影片中,马亮对扶贫工作的投入、于平凡中的伟大被演绎得恰到好处。

影片的成功不仅得益于爱国主义题材,同时全片用小故事,人民的故事,作为创作源泉,对方言的合理使用使得影片大放异彩,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共鸣。

二.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蕴含的方言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由不同地区的不同方言构成,这些方言包括北京话,贵州话,浙江话,陕西话,东北话等。接下来,我们对电影主题以及其方言的使用做一定的了解。

第一单元《北京你好》

《北京好人》这一单元故事发生在北京。主角张北京作为一个梦想开专车的停车场收费员,终于攒够了钱可以买车,这时从衡水老家来城里打工的表舅向他借钱做手术,几番曲折下,张北京帮助老舅渡过了难关。

在第一单元《北京你好》中,张北京的“哥们儿”、“胆儿”、“给面儿”、“正事儿”、“打心眼儿”、包括医生的“哪儿人呢?”、“今儿”等都集中体现北京人在说话时常带有儿化音这一特色,儿化现象常出现在北方话中,也是北京话中突出的语言习惯。

电影中体现北京话的除了儿化外还有对“您”的使用。例如本影片中“要不您先救着”、“劳驾您了啊”、“大爷您再来一碗”、“您这是想干嘛呀”等。“您”的使用体现了老北京人的交际礼俗,也表现了北京人对生养自己这块土地的特殊情感,同时“您”的使用也表示礼貌、尊敬与客气,甚至成了标志北京人的方言特点。

除此之外,影片中护士说到“甭摸了”、客服人员说:“甭给我们寄一次性拖鞋了”,这里“甭”的使用也属于北京方言词,“没大事”“劳驾您了啊”“得嘞”也加重了角色们在影片中的烟火气息。在影片中,同样有重要戏份的衡水表舅在影片说到“你这也忒能出汗了”中的“忒”也属河北方言词汇,常出现在河北北部、中部、东部。

第二单元《天上掉下个UFO》

《天上掉下个UFO》这一单元主讲述了在贵州黔南阿富村惊现神秘UFO,这一消息惊动了《再进科学》节目组记者,经调查发现并没有所谓的神秘UFO,而是农民发明家黄大宝在试验新的飞行器时闹出的乌龙事件。

本单元片段发生在中国西南地区的贵州省,由于历史的原因,贵州方言杂糅了许多外来人口方言,“湖广音”和“川音”是两大方言传播的源头,影片中“干啥子?”“生啥子气嘛”“跑啥子马拉松嘛”“凭啥子不能烧柴油嘛”的方言词汇“啥子”的使用以及“你们不晓得”“我晓得了”中“晓得”的使用突出了西南地区“川音”的方言使用特色。

在影片中黄大宝说到:“之个滚蛋”,这里的“之”在贵州方言中是代词“这”的意思,影片同样出现的还有“之个也是你发明的”“你还发明之个东西啊” 这是一种同义换读现象。

贵州方言中万能动词“搞”也出现在影片中,例如“这个事情是不是你们搞的?”“我哪知道能搞这么大呢?”。“搞”字使用极广, 可以表示各种行为, 在这里表示“干;做;办;弄”的意思。此外在影片的开头,“王老板”说到:“本店特色是天眼酸汤鱼”,侧面突出了“酸汤鱼”作为贵州特色菜品,这样的方言词汇产生和使用与地方风俗和文化紧密相关。

第三单元《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一段质朴的师生情。电影结尾出现的色彩斑斓的小学是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为原型,年轻的老师用爱守护着学生,多年后学生们帮助这位已身患阿斯海默症的老教师重归课堂。

影片全程采用浙江话软糯婉转这一语言习惯。例如影片中大量对话以语气助词“来”或“得来”作结尾,同时“哦呦”这一习惯用语也常出现在对话中,表调侃与惊讶。此外范老师一直重复的“掰点上课”“二加二等于掰”中,“八”在浙江方言中读成“掰”也是对浙江方言的写实。

第四单元《回乡之路》

《回乡之路》这一单元故事发生在陕西的毛乌素沙漠,讲述了“沙地苹果”经销商乔树林和“电商红人”闫飞燕因回母校共同参加校庆,在回乡的路上发生的种种趣事。

影片中大师姐下车时说:“那我就不可客气了,正好路上谝谝儿”,在陕西方言中,“AA儿”式相当于普通话中的“A一A”式。也就是说,这里的“谝谝儿”就是普通话中“谝一谝”的意思。

此外影片中大师姐到达了家乡,看到了许多家乡特产忍不住说道“口水哗哗的”,这一方言形式加重了语义,表示食物看起来十分好吃,流了很多口水。侧面表现了大师姐对家乡食物的想念。

影片中的“怪得很嘛”“还跑的快的很嘛”表示“很怪”“跑的很快”,也是陕西方言词后缀的一种形式。影片中提到的“羊肉泡米馍”“羊杂碎”“荞面饸饹”“麻汤饭”都是陕西特有食物。这些词的出现使得方言词与当地文化衔接的更加准确。

第五单元《神笔马亮》

《神笔马亮》作为电影的最后一个单元对准东北大地。出生在东北山村的马亮为了改变家乡放弃来之不易的出国深造的机会。但他为了不让怀孕中的妻子秋霞发现,只能和所有村民一起假装自己身处国外的假象,虽然真相最终被揭穿,但最终在这片种满向日葵的土地上依旧温馨收场。

在影片中,沈腾和马丽用一口正宗的的东北话,让观众迅速进入到故事情境中,生动地展现了东北话的特点。例如电影中的“说啥呢”“该干啥干啥”“不算个啥”“这啥玩意啊”“你穿的这是啥啊”等,其中“啥”表示“什么”。在东北方言中“啥”出现频率极高,从中不难看出东北人在日常交际中,词汇用于较为直白、简洁,东北人给他人的印象也较为豪爽、热情、有活力。在这种背景下,东北方言也被赋予了更多有亲和力的形式。同样的用法还有“咋”,“咋”表示“怎;怎么”。例如:“摩托咋的了”“咋都知道了”“这要被发现可咋整”“咋这么好看呢”。

在东北影视剧、文学作品和小品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还有泛义动词“整”。它的宾语类型较多,影片中出现“整了几箱土特产”“我这双眼皮不好整”“这整的”等相关对话贴切的表现了东北方言在日常用语中的张力。相类似的还有动词“搞”的使用,例如电影中“万一你媳妇儿搞个突然袭击呢”以及马丽饰演的秋教练说“你们这弄的真不错”中的动词“弄”都与“整”在东北方言中广泛使用,言语间多了几分朴实,减少了交际中的压力感。东北口语化感叹词“哎呀妈呀”“哎呀我去”“我的妈”“妈呀”。也同样使得东北人“简单粗暴”的直爽性格展露无遗。

三.方言与电影的关系

方言是一个地方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的综合反映,在电影中方言的使用有很强的张力。从《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出方言和电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方言的运用使得电影富有魅力,另一方面电影作为一个载体,对影片中方言分量和种类的合理取舍也极其重要,在刻画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思想,保護传播方言等方面起到了重要意义。

(一)方言对电影的影响

1.情感基调

方言可以迅速奠定整个影片的情感基调,《我和我的家乡中》是一部方言喜剧电影,方言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彰显“喜剧”二字。例如影片第五单元《神笔马亮》中影片开头韩馆长说马亮对于调去农村的态度是:“我乐意去”,而秋霞回应说:“他说的应该是我勒个去”,对于这种方言谐音的用法,使得影片从开头就彰显喜剧电影的魅力。影片中村长形容年轻人不务正业时用到“花里胡哨、没个人样”这样极具方言特色的词汇,增添了喜剧效果。

2.人物形象

电影中方言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迅速设定可以帮助角色在影片中“站住脚”。第四单元《回乡之路》中闫飞燕在直播时使用的是普通话,但当她回到家乡遇见师弟们时,自然切换成陕西话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设想如果闫飞燕依旧用标准的普通话与家乡人交流,会使得闫飞燕这个人物与家乡淳朴的民风格格不入,无法塑造闫飞燕一直以来的思乡之情。这些细节化的方言处理都会帮助影片中每个角色的塑造,使观众可以深入到当地文化中并和角色走到一起,使影片增加了故事发生的真实性。

3.文化传播

电影共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故事发生的地域都各有其特色文化,《回乡之路》中,闫飞燕列举出了一系列的当地特色小吃“羊肉泡米馍”“荞面饸饹”“麻汤饭”等, 这些陕西特色美食加重了角色的代入感,也传播了陕西面食文化,同样用方言词汇展示当地特色美食的还有《天上掉下个UFO》中的“酸汤鱼”,在影片中虽然一笔带过,但是用这样的方言词汇从细节处着手,增添电影真实质感的同时传播当地文化。

(二)电影对方言的取舍

电影对方言的取舍决定了方言对电影的正面影响,《我和我的家乡》中从北京话到贵州话,从西北方言到东北方言,作为一部方言电影,在采取适量的方言来丰富角色的同时,采用哪些方言词汇,不采用哪些方言词汇也需要认真的衡量与准确的判断。

1.方言使用量

在方言使用量上要采取适度原则,方言虽能在表现人物特色,制造喜剧效果,还原原生态的生活气息等方面有帮助,但电影面对的是大众,而方言种类繁多,有一定地域性和局限性,只有适量的使用,经过合理的包装,增强方言的表现力,才能成为影视作品中的一大优势。例如第三单元《最后一课》全片选取了浙江方言。实际上,浙江地区方言种类繁多,很多地区方言的使用是有局限性。影片中,望溪村小学的一名学生讲出“这个是我画的学校”这句话对于观众来说听感上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需配合字幕理解。但影片中角色为了配合当时农村教育落后,少有支教老师这一困境,安排角色用当地方言讲出这一句话,并无不妥。若是一味地重视还原故事真实性,安排所有角色都使用当地方言进行对白,观众观看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影片的理解也会有极大的阻碍。

2.方言种类

汉语方言分为七大方言,而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电影对方言的选取需基于大众能听懂这一原则,每种方言不尽相同,若是由于选取不当,使得大众观影有阻碍,反而得不偿失。例如《神笔马亮》中,导演在影片中只选取了大众能听懂,并能通过语音、语调等方式识别出来的东北方言对白来凸显其特色。若是对方言种类不加筛选,方言对影片就难以起到正向帮助。

四.结语

电影作为媒介艺术,他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方言电影更是如此。方言电影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娱乐观众,还要体会到更深层次的价值。方言的合理使用对于电影来说极其重要,若是过度使用或滥用,难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还会造成观感的不适。

《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现象级电影的成功,彰显着民族文化的可融合性与多元性。方言与普通话的相互补充,使得影片中每个故事都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真正做到了“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不同地区不同方言的使用,使得观众在观看时,笑中有乐,笑中有苦。观众在融入人物剧情的同时,被家乡的巨大变化,国家的快速发展所震撼。电影中五段普通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各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熟悉旋律在家与国之间久久回荡。

参考文献

[1]李丹芷.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的探析[D].浙江大学,2015.

[2]于新鑫.西安方言词汇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3]周一民.北京话儿化的社会文化内涵[J].北京社会科学,2011,(05):72-78.

[4]肖永凤.贵州方言中的近指代词“之”[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3(05):36-39.

[5]周艳.贵州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比较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6):102-104.

[6]郭风岚.北京话的“您”与京味儿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8,(04):83-87.

[7]王贵生.黔东南方言在贵州方言研究中的特殊地位[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1):39-42.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故事
为“故事”买单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故事》(FOLK)
创新求变 讲好“三农”故事
千里姻缘“故事”牵
故事细节语言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