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啼笑因缘》对扬州弹词的影响

2021-06-15刘芓君

曲艺 2021年6期
关键词:弹词因缘书目

刘芓君

弦歌声声叹古今,琵琶三弦韵味长。扬州弹词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历史记载,明末清初大说书家柳敬亭,不但善于说评话,同时也擅长唱扬州弹词。任何一门优秀的传统曲艺形式,想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定是“人书俱佳”。人是指从事这门艺术的艺人或演员,以扬州弹词为例,从柳敬亭开始到清代的“八大红伞”,再到近代的张慧侬、张慧祥兄弟,扬州弹词的艺术光彩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是熠熠生辉。而同样的,还要有好的书目。正如扬州评话中有“王派《水浒》”“康派《三国》”,每一部大书都能福泽几代说书人,不仅成为他们登台表演的保留书目,更是曲艺艺术生生不息的传承基础。

传统艺术“十部弹词九相思” 现代弹词急需“出人出书”

扬州弹词的传统书目,纷繁璀璨,而到了近代,则以张慧侬、张慧祥兄弟整理出的“张氏六宝”作为主打,分别是《玉蜻蜓》《珍珠塔》《双金锭》《落金扇》《双珠凤》《刁刘氏》。这些书目从古至今,流传甚广,经过张氏兄弟的整理提高,也成为了扬州弹词舞台上常演不衰的经典书目。传统书目的内容,大多讲述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社会家庭的生活故事,借以扬善惩恶,褒忠贬奸。民间就有“十部弹词九相思”的说法。

艺术需要传承,对于曲艺艺术而言,一部新的书目,能够代表传统艺术的自我创新以及对现代审美的更高适应。在观众们已经耳熟能详的才子佳人故事外,也需要出现新的书目,来吸引更多的观众。现代的扬州弹词演员,也曾创作过一些新的书目,如取材《聊斋志异》的《席方平》,取材电影的《李双双》等。这些新编书目在题材上有很多突破,在表现手法上也有很多创新,但总体而言,这些新书和传统书目有着同样的令人感兴趣的共同点。而其中最成功的,当属《啼笑因缘》。

由当代曲艺演员沈志凤从苏州评弹移植而来的《啼笑因缘》,不仅让扬州弹词有了海纳百川的吸纳精神,更是融入了扬州弹词本身的艺术特色,让《啼笑因缘》成为了现代扬州弹词书台上的一朵奇葩。更为重要的是,《啼笑因缘》的出现,为扬州弹词艺术的现代发展,提供了“出人出书”的最好示范,为扬州弹词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注脚。

从小说文本到弹词艺术?从苏州评弹到扬州弹词

当然,中国人对《啼笑因缘》的了解,首先是从小说开始的。小说《啼笑因缘》是现代文学史上号称“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的代表作。该书采用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通过旅居北京的杭州青年樊家树与天桥卖唱姑娘沈凤喜的恋爱悲剧,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动乱的一个社会侧面。书中的主要人物有樊家树、沈凤喜、关秀姑、何丽娜、刘德柱、关寿峰等,个个性格鲜明,形象突出。

从小说文本,到弹词书台,这本身就需要弹词演员进行二度创作,不仅要保留故事的梗概,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设计大量的唱词唱腔,从读者去读,到听众去听,需要纯熟的艺术转换技巧。首先将《啼笑因缘》搬上弹词舞台的是苏州评弹。经过改编,故事也有了改变:大学生樊家树和天桥卖唱的姑娘沈凤喜相爱,但是不幸的是,军阀刘德柱看上了凤喜,因此强行霸占凤喜,家树为此失落不已,关秀姑一心想救出凤喜,杀死刘将军。之后凤喜被刘将军虐待得精神失常,关秀姑假意进入将军府做佣人,被刘将军看上,要强娶秀姑,就在秀姑和将军成婚当日,秀姑杀死将军为凤喜报仇。凤喜被救出送进精神病院,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凤喜恢复正常,家树内心宽慰,最终和门当户对的何丽娜小姐成婚,秀姑和凤喜相依为命。

而扬州弹词结缘《啼笑因缘》还要归功于沈志凤,正是她拜苏州弹词名家蒋云仙为师,又在张慧侬的帮助下,参照苏州弹词名家姚荫梅的演出本,将《啼笑因缘》搬上了扬州弹词的书台。

同为评弹艺术,扬州弹词和苏州评弹既有相似,也有区别。苏州评弹唱腔多变,流派纷呈,多以弹唱见长。而扬州弹词的特点,则是“表”“肖”“巧”“袅”。“表”就是说表,“肖”就是酷肖,“巧”就是巧妙,“袅”就是袅娜。这是一种说唱艺术,和苏州评弹各有千秋。在陈汝衡先生《说书史话》中所说:“据一位老听客告诉我,他曾听过苏、扬两地的《珍珠塔》,扬州的《珍珠塔》弦词内容却格外细腻生动。”

而在书目创新方面,近年来却是苏州评弹走在前列。40多年来,苏州评弹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传统书目得到整理提高,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书目陆续涌现,长篇、中篇和短篇等新的演出形式日臻完善。其中,《啼笑因缘》也是杰出的代表作。

首次移植《啼笑因缘》 赋予扬州艺术特色魅力

沈志凤结缘《啼笑因缘》,开始是从江苏电台中播出的广播书场,一段蒋云仙的《初进将军府》。其故事曲折动人,人物性格鲜明,让沈志凤听了之后欲罢不能。随后,她用录音机录下全本的《啼笑因缘》,并试着用扬州话进行改编,在书台上很受欢迎。随后,机缘巧合之下,她也正式拜在蒋云仙门下,系统学习《啼笑因缘》,并以扬州弹词的方式赋予了这本书以全新的面貌。

在蒋云仙的弟子之中,多有学习《啼笑因缘》的。蒋云仙在上海举办的从艺40周年晚会上,众多弟子登台,都说《啼笑因缘》,沈志凤是唯一一位用扬州弹词演绎《啼笑因缘》选段《雪地会鳳》的徒弟。在满台的吴侬软语之中,扬州弹词独有的清脆利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至今,这本《啼笑因缘》还在各种演出中频频亮相,这已经成为现代扬州弹词的著名书目。无论是书场大书,还是展演演出,一段《啼笑因缘》,总是如此引人入胜,博得满堂喝彩。对于扬州弹词艺术而言,移植《啼笑因缘》也为近现代的扬州弹词艺术注入了一股强有力的能量。这种移植姐妹艺术,并赋予独特的扬州弹词风格的方式,无疑为接下来的扬州弹词艺术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案例。

弹词新人不断涌现?助推摘下两朵“牡丹”

出书,这是《啼笑因缘》对扬州弹词艺术的推动。而更为重要的是,《啼笑因缘》助推了扬州弹词新人演员们的出现。

2008年,笔者获得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而获奖的书目,就是《啼笑因缘》中的选段《误入师长府》。这段书对我的影响可谓不言而喻。而更为重要的是,正是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扬州弹词艺术的魅力。

在笔者学习《啼笑因缘》之前,觉得说书就是背书,单纯模仿老师,自己也没有多大乐趣。而笔者在学习了《啼笑因缘》之后,才感到弹词艺术原来如此精妙,如此有趣。可以说,正是《啼笑因缘》,让我真正爱上了扬州弹词艺术。

一开始,笔者是听了中国曲协副主席、苏州弹词名家盛小云演出的《误入师长府》,当时在心中就产生了无比浓烈的兴趣。这段书里,出场人物众多,人物性格迥异,既有温柔可人的沈凤喜,也有嚣张跋扈的刘军阀。每个人物的形象都需要依靠演員一个人的表现去呈现。对于演员而言,既有难度,也有挑战。而当笔者能够在师父的指导下,惟妙惟肖表演出来时,那种内心的成就感以及对艺术的热爱,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样,当笔者凭借《误入师长府》一段书,成为扬州曲艺史上首位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获得者时,那种内心的激动真是难以言表。可以说,没有《啼笑因缘》就没有我的“牡丹奖”。在我获奖之后,这段《误入师长府》依然是一直演出的书目,而且无论是在扬州,还是在外地,这段书能够吸引很多观众们的追捧。这段书比较成熟,能够迅速锻炼年轻的弹词演员。经过十多年的舞台磨炼,如今的我登台演出,不再是对师父的简单模仿,而是真正走入人物内心。这段书对于弹词演员如何塑造人物性格,如何通过表演处理人物关系,都有着教科书一般的作用。

从《啼笑因缘》中受益的,当然不止我一人。同为扬州曲艺研究所的青年弹词演员康康,也跟随沈志凤老师学习。她所学的《雪地会凤》让她拥有了扎实的说现代书的底子。诸如笔者、康康这一代的弹词演员,都是从学校里学书就从传统书目开始的,比如上述的“张氏六宝”。而从《啼笑因缘》开始,则是接触到了现代书。现代书的人物性格、故事走向,突破了以往“十部弹词九相思”的窠臼,打开了塑造新人物的途径,这对于现代弹词演员能够与时俱进,创作表演现代书目,有着显而易见的帮助作用。有了《啼笑因缘》的底子,康康以一部现代书《秋海棠》选段,为扬州曲艺摘得第二座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的奖杯。可以说,这两座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的奖杯,都和《啼笑因缘》息息相关。这部移植过来的现代书,不仅“栽培”出两朵“牡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弹词演员说书的能力,拓宽了弹词演员表演的视野。

艺术需要进步,在移植学习苏州评弹《啼笑因缘》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扬州弹词和苏州评弹相比,还存在某些方面的差距。比如在曲牌的丰富性上,扬州弹词以【三七梨花】【沉水】【琐南枝】为主,而苏州弹词流派之多、唱腔之丰,是目前扬州弹词难以比拟的。这些也都需要我们这些青年弹词演员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力争多出《啼笑因缘》这样的佳作,出人出书,再创高峰。

(责任编辑/陈琪颖)

猜你喜欢

弹词因缘书目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相宗络索》笺解续一
简论江南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从《心经》看佛教的“空”观念
民国时期弹词的电台传播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