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经典的高峰之作

2021-06-15鲍震培

曲艺 2021年6期
关键词:唱词水兵唱腔

鲍震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天津京韵大鼓演员表演了许多新作品。有些精品历久不衰,成为传世经典。其中长于抒情、如诗如画又生气蓬勃的曲目要数《光荣的航行》了。

京韵大鼓《光荣的航行》来源于弃医从艺的青年词曲家蔡衍棻创作的同名平喉粤曲,又由陈寿荪、朱学颖两位填词高手倾情创作。有几句唱词借鉴了粤曲原句,如“黄鹤楼前飘瑞彩,鹦鹉洲畔披霞裳”,保持江阳辙,大部分是按照京韵大鼓的旋律和句式重起炉灶写就的。

作品取材于毛泽东主席视察海军的新闻报道。1953年2月17日凌晨,春节刚过3天的中南重镇武汉,皑皑瑞雪映衬着“长江”“洛阳”二舰。毛主席登上“长江”舰,视察年轻的人民海军,与两舰官兵共同生活三天四夜,给水兵们留下历久难忘的航行。 1953年2月21日,毛主席为长江、洛阳、南昌、黄河、广州等五只船舰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毛主席的视察和题词对我国加强海军建设、保卫神圣海疆具有重大意义。

《光荣的航行》属于重大题材的作品,描绘毛主席视察军舰,沿长江顺流夜航的特定场景,表现了海军战士所代表的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深情热爱。无论是唱词还是唱腔,都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表现的是瑰丽变幻的江天景色、欢乐热烈的节日气氛,表达了水兵幸福激动的情感。

这个作品之所以成功,其原因在于不空洞说教,构思别致新颖,有鲜活的人物和情节。其视角独特,侧面着墨领袖人物,正面塑造了普通水兵的形象。军舰上,一个普通水兵为毛主席站岗,首先描写他的军姿是“英姿焕发,器宇轩昂”,接下来用四句富有动感的句子勾勒出战士的形象,每一句前面都用了动词的“×了×”句式:“他望了望天空,看了看两岸,瞧了瞧舰首,又扶了扶手中枪。”词句简洁、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水兵站岗的姿势和神情。

再看对水兵的内心描写,当他“脚步轻移在船舷来往”,一心想让毛主席“安安稳稳睡到天光亮”时,他要求“江上风江上风,你要轻轻地歌唱。长江浪长江浪,你要缓缓流过战舰旁。”“ 风莫吼,浪莫急,千万你莫喧嚷,风要轻,浪要稳,举止要安详。”“风”和“浪”是航行最常见的两种自然物,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作者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表达战士的心愿,并带有一定的寓意。

粤曲作品水兵止步于哨位,京韵大鼓却让水兵轻步巡逻,望见毛主席的住舱射出灯光,偶尔听到毛主席手翻书页的声音。水兵由毛主席这一日的辛劳,联想到过去几十年从南湖红船到延安窑洞,到天安门广场的红旗飘扬,一幕幕历史画卷,一幅幅动人场景,伴随着诗一般的曲词,构成了动人诗篇。通过水兵的浮想联翩歌颂了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丰功伟绩,激动的情绪落在水兵的光荣、海军的骄傲之上。为什么说是光荣的航行?不仅仅是毛主席来到了军舰上,不仅仅是与水兵们的交谈,更重要的是毛主席日夜为国家操劳,毕生奉献给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水兵由敬仰、崇拜到感动而激发起爱戴、拥护、保卫领袖的决心。

结尾是惊人笔,首尾呼应,高起高收,开场是春风吹绿扬子江,万众欢腾,喜气洋洋,结尾是“游鱼戏舞,海鸥飞翔,远山如画,红旗飘扬”,白帆点点,碧水荡荡,一轮红日,万丈光芒。这些画面如同航拍镜头,表现了开放而辽阔的视野,也预见了祖国未来强大的海防和远大的前程。

再好的文本也需要好的谱曲和演唱才能立在舞台。骆玉笙接到陈、朱的力作《光荣的航行》非常喜爱,准备以此参加天津市第一届“津门曲荟”。但面对如此严肃又抒情的唱段,她也有一丝紧张。因为那时她的艺术正处于瓶颈期,思想上有现代唱段不受观众欢迎的苦恼,为此她专程求教于京剧大师马连良。马连良为她开出的药方是唱腔要创新,但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改,不能改得面目全非。所以,她拿到这个唱词后下了一番功夫,希望能创新腔、闯新路,让广大观众喜欢听、喜欢唱。骆老先是对照唱词反复阅读背诵,然后对98句唱词进行细致分解,按情节分出段落,分出高低快慢强弱以后,再着手装腔。骆玉笙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自己“耳朵馋,谁的唱腔好我都想加到自己的大鼓中”,骆玉笙亲自为《光荣的航行》谱曲,吸收融合了昆曲、评弹、歌曲等多种曲调,表现欢快、兴奋、幸福等多种感情。

凡是作者濃墨重彩之处,都将是演员安腔谱曲的重点。骆玉笙采取了欲高先低、欲扬先抑的手法,曲调明显跌宕起伏。如毛主席出场前,“万众欢呼喜气飞扬”,为了表现气氛热烈,骆玉笙有意识压低了嗓音,在“猛听得”3个字后面忽然停顿,以音乐伴奏烘托,然后以高亢嘹亮的声音唱出“高奏东方红……”再如,战士看到毛主席舱里深夜不眠的灯光默想“南湖的红船井冈山的星火”,采用适合回忆叙述的平腔,半说半唱,当唱到“延安的灯光”时情绪开始高亢,到“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时如江河奔泻,一泻千里,达到高潮。

曲中出现了十六字调,“游鱼戏舞、海鸥飞翔、远山如画,红旗飘扬”,十二字腔,如描写军舰“乘江风,分水浪,迎旭日,向朝阳”,描写海军“ 握舵轮,掌航向,乘长风,破巨浪”,这是过去所有唱段都没有的,只靠京韵大鼓的老腔老调和一板三眼的节奏,很难做到,所以必须要改革唱腔,谱新曲,表现出新颖的曲词句式给人的新鲜感。

《光荣的航行》结尾与开篇遥相呼应,天水相映、充满诗情画意的场面,情绪是欢快的、幸福的。如果沿用原来京韵大鼓的结尾唱腔和节奏,远不能表达此情此景,骆老在作曲时大胆揉进了昆曲,在节奏上把一板三眼改成了自由散板,使唱腔自由驰骋,热情奔放。海鸥飞翔的“飞”和“红旗飘扬”的“飘”字,旋律上有起伏的动态感,唱得比较长一点,在字音上,“普照四方”的“方”,“放射”的“放”字,要唱得特别真、正、准。最后4字“万丈光芒”上行延长,象征着光明和力量,整个唱段达到了开曲惊人,续曲引人,终曲恋人,回味悠长,余音绕梁。

总之,唱词文学性的完美,骆玉笙装腔和演唱的精美,如此珠联璧合使京韵大鼓《光荣的航行》成为传世经典,被评为2011年《曲艺》杂志纪念建党90周年新中国曲艺经典作品90篇名录之一。

2020年2月11日凌晨朱学颖先生不幸仙逝,笔者应邀写下以上评论文字,兹以纪念。

曲坛四少①朱学颖,八斗才高世上稀。多少新词传檀板,美轮美奂唱不息。

(此稿参考了骆玉笙口述、孟然整理《檀板弦歌七十秋》一书的部分文字,特此说明并向作者表示敬意。)

注释:

① (注)“三老四少”指天津市曲艺团的编导姚惜云、王家齐、陈寿荪、张剑平、朱学颖、张昆吾、王允平。

(作者: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唱词水兵唱腔
唱词(外一首)
“罗斯福”号有水兵染疫亡故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我演“七仙女”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轰动英国的大象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