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中国视域下的乡村生态美育发展问题探究

2021-06-15王子怡陈喆

艺术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态美学美丽中国美丽乡村

王子怡 陈喆

摘要:随着“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部分乡村在该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研究美丽中国视阈下美栖村的乡村生态美育发展,总结美栖村的发展成果,指出美栖村在乡村生态美育过程中存在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乡村本土特性削弱等问题,并针对美栖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与对策,旨在改善美栖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增强其生态美育能力,为推动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美育;生态美学;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美栖村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7-0-02

1 研究背景

生态美学作为生态学、美学和哲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在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生态审美关系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一门新型美学理论形态。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于1973年提出的“深层生态学”是生态美学理论的起源基础。该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打破“人类中心主义”枷锁的同时,也解构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概念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便在国家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得到了体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核心是按照生态文明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1]。“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反映了我国在现代文明推进过程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反思和规划,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远之计,更是一项需要我国各层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目标;而生态美学目前虽未形成一门独立学科,但其作为一种正处于不断深化和丰富阶段的理论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指导价值。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基石,农村是基础,农民是基层,只有基础足够牢固,上层建筑才能发展得更好。要想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建设“美丽乡村”是必经之路。

生态美育是生态美学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实践,是普及生态美学、建设“美丽中国”及“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目前对乡村生态美育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江苏省宜兴市徐舍镇美栖村为例,阐述乡村生态美育现状,探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法,为建设“美丽中国”尽绵薄之力。

2 研究方法

2.1 实地调研法

实地调研法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常见的方法之一,是研究人员亲自搜集第一手资料的方法。本文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即美栖村,使用实地调研法有利于研究者获得更直观、生动,更具时效性和价值性的信息。实地调研可以使观察者自觉地发现研究对象的优缺点,可信度也更高。因此本次研究将实地调研作为主要研究方法。

2.2 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通过阅读、分析、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获得信息、全面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法具有成本低、获取信息量大等优点,是论文研究中获得第二手资料的重要方法,但参考文献具有主观性的缺点,不宜作为第一手资料。因此文献法是本次研究的次要方法,可以对实地调研结果起到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3 研究内容

3.1 美栖村现状及生态美育成果

美栖村,坐落于江苏省宜興市徐舍镇北部,是典型的江南圩区,中央有美栖河穿村而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该村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等荣誉称号,是“美丽乡村”的代表之一。

美栖村道路两侧分布有风格各异的手绘文化墙,活动中心专门成立了“美栖剧社”,还有供村民跳广场舞的露天舞台,这些都是乡村生态美育的具体实践成果,深受村民和往来游客的喜爱。2016年起,每年8月便会举办为期一个月的“花田灯海”艺术节,期间花团锦簇,人山人海,体现了美栖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发展理念。据2017年的数据统计,该年度的花田灯海艺术节举办期间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门票收入超过220万元。该艺术节的举办迅速带动了徐舍镇周边旅游业的发展,灿若繁星的百种花草点缀上精致多样的花灯,使百亩花田逐渐成为周边游客的赏花胜地。

除了艺术节之外,美栖村的经济增长点还有“玫瑰经济”。2018年,随着宜兴市美田花卉专业合作社入驻美栖花田现代农业产业园,玫瑰开始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作物。该合作社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4月—8月,美田花卉专业合作社共投入资金100万元,建起113亩钢架大棚,截至2019年4月,销售180万元,获利3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户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与此同时,美栖村也期望借势打造名为“玫瑰小镇”的旅游观光镇,形成集赏花、品花、买花、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产业链,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发展。

3.2 美栖村生态美育问题探究及建议

美栖村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显现。笔者分别对美栖村的村民、村干部、花田投资商及游客等人进行访谈,了解了美栖村农业、经济、文化特色和旅游开发的建设情况,熟悉了当地的农民生活。美栖村的美丽建设的确带动了该地经济是发展,但由于缺乏对生态功能的考虑,先前的整体规划过于注重经济利益,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调研结束后,笔者对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发现美栖村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两大问题。

3.2.1 村民过度重视经济效益

在访谈过程中,村民对花田中各种花的价格行情头头是道,但对玫瑰本身的生长周期却不甚了解,表示听农技员安排即可。美栖村花田每个月都有玫瑰卖,但其栽培品种、花语特性和文化语义却并未得到重视。玫瑰这一能够凸显乡村特色的作物对村民来说只是一个一年四季均可赚钱的工具,至于田里面到底种什么、怎么种好,村民们并不上心。这种状况不利于乡村品牌形象的建立与乡村旅游的推广,也不自觉地削弱了当地想体现的文化特色。这种经济模式可能形成“高成本,低收入”的尴尬局面,“玫瑰经济”最终也会陷入“高开低走”的困境。

对于村民本身来说,加强其爱花、赏花的情感教育的意义远大于“种花、卖花、挣钱、再种花”这样的循环思维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村民对当地玫瑰的看法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地美育工作的缺失。

3.2.2 乡村本土特性削弱

相关资料显示,美栖村的历史始自南宋抗金名将宗泽,世代宗姓,居美樨里。宗泽的部分后代,辗转飘零后迁居于美栖村,躬耕传薪。后人修建家庙之时,遍植木樨(别名桂花)于祠堂中,所以宗氏祠堂有“宗氏桂林祠”的美称[2]。村里很多民俗、典故及手工艺等都与桂花相关,美栖村也因此得名。

然而根据笔者走访,美栖村本地的木樨历史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美栖村也由遍植木樨变为遍植玫瑰。十里飘香的桂花地已不见身影,取而代之的只有文化墙上手绘的桂花花冠。即便文化墙上所画的桂花花冠严重脱离实际(桂花花冠合瓣四裂,而文化墙上呈现出来的桂花花冠是五裂),但村民每天与文化墙朝夕相处,却很少有人发现,也没有加以改正,足以窥见村民对乡村本土植物木樨关心甚少。村民的谈资多与玫瑰相关,已淡忘了与桂花相关的传统手工艺、民俗等。在访谈中,较多上年纪的采访者表示村子变得有些生疏,自己产生了感觉越来越“不亲”的焦虑。

保护、传承和发扬乡村本土文化靠的不是脆弱的“文化墙”,而是村民本身意识形态的转变和更新,是村民的核心精神凝聚力和对乡村本土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如果一个村子的村民对自身的文化特色不甚了解,甚至漠不关心,那么优秀的文化最终会被时间的洪流淹没。不少优秀的乡土文化没落并走向消亡,这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3]。

唯有拒绝形式主义,使美育真正渗透到村民的骨子里,切实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文化教育,让村民们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才是乡村保持本土特性的长久之计。

4 研究建议及未来展望

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生态美育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有学者认为生态美育是将生态原则上升为审美原则而进行的一系列对人审美情感、审美欣赏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是一种具有独特内涵的新型美育形态。但公认生态美育的终极目标是将人从“经济人”变为“生态人”,生态美育是一种体现对人生命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的美育。

作为生态美育大类的一个分支,乡村生态美育因其目标和实施过程的独特性,也应当被单独挑出来研究讨论,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美丽中国视阈下的乡村生态美育具有特定目标和實现要求。

乡村生态美育的特定目标是建设美丽乡村,解决乡村村民生态意识薄弱和生态审美观念缺失、乡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生活方式非生态等问题,从而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乡村生态美育的特定实现要求在于,只有让村民转变对自然的功利态度,培养村民对自然的喜爱之情,让村民树立起敬畏自然与回归自然的信念,激发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共生的美好境界[4]。

其次,美丽中国视阈下的乡村生态美育的实施过程应当因人制宜、因地制宜,也应当多层次、多方面、多步骤、有规划地进行。

第一,乡村生态美育应当因人制宜,对不同群体应当采取不同的生态美育方式。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乡村生态美育实施的重点应当囊括在学校教育之中。学校作为美育的主要阵地,培养着主导未来生态美育发展的主力军,这要求学校在教授理性生态知识的同时,灌输感性的生态审美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美育直击心灵、影响深远。

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来说,乡村生态美育实施应当采取更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一是媒介传播,如绘画和海报、智能手机短视频、电视栏目、网络新闻等;二是艺术熏陶,如村内广场舞、村内戏曲、村内艺术展等;三是实践体验,如组织村与村、村与市之间的走访调研和交流学习,组织专题讲座与演讲比赛;四是树立典型示范榜样,让榜样起到带头作用等等。

第二,乡村生态美育应当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不适合自身村落的建设模式,更不能脱离村落实际进行“假大空”的谋划。因地制宜的乡村生态美育应当以自身特色为主,并借鉴其他村落的成功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摸索出适合自身的道路,从而实现人与村、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此外,由于地区与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生态美育也应当被纳入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进行综合考虑,这样才能更加顺利地推进乡村生态美育进程,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5]。

总体来说,“美丽乡村”的建设依赖于切实可行的乡村生态美育实施,在推进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过程中,乡村生态美育能逐步形成一套系统的、完善的、全面的理论,从目前的初始阶段走向多维度发展,其人文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会逐渐得到深入讨论,最终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更高效地从各方面指导“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由于乡村民众受教育程度低、重视对土地经济的功利追求、人文传统存在断层,其普遍缺乏对生态美的认知。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背景下,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普及乡村生态美学和推进乡村生态美育,是亟待社会各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史红.建设“美丽中国”与生态美育[J].高校理论战线,2013(03):78-80.

[2] 汪瑶.生态存在论视角下的桂文化探微[J].汉字文化,2018(13):69-71.

[3] 王远坤.乡村生态的美学认知[J].江西社会科学,2008(07):196-198.

[4] 彭楠.浅析老子“道法自然”自然观中的生态智慧[J].艺术科技,2020(23):75-77.

[5] 庄众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探究——以苏北地区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8(32):1-3.

作者简介:王子怡(2000—),女,江苏徐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生态美学、农村发展。

陈喆(2000—),男,甘肃兰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生态美学、农村发展。

指导老师:熊仁国

猜你喜欢

生态美学美丽中国美丽乡村
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和谐之美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