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育人”视域下的高校离退休党员价值研究
2021-06-15倪科
摘要:新时代,大学要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挖掘紅色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育人体系,创新思路,探索路径,以优质文化滋养大学生,培育文化自信。本文对高校离退休党员教师在文化传承中的优势进行分析,以南京邮电大学红色校史文化为样本,探索研究高校老党员在传承红色校史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育人;红色校史;高校离退休党员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7-00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红色基因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品格和优良作风[2],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与行动引领作用,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高校培育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激励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高校离退休党员教师具有红色校史文化育人的独特优势,他们既是校史文化的重要书写者、记录者,又是校史文化的积极传承者。
1 红色校史文化的育人意蕴
1.1 红色校史文化能培育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文化是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脉源泉[3],在价值观教育方面有极强的说服力,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同时,红色文化是不能改写的革命历史印记,其属性赋予了红色文化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不可替代性。现今的大多数青年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价值观的构建尚未健全,品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可引导性。具有红色基因的高校可以深度挖掘红色校史精神内涵,以追寻红色记忆为主题,开展各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学习革命先驱们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1.2 红色校史文化能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
理想和信念是个体追求的人生目标,是对美好的向往和憧憬,一旦形成,就能成为引领人们活动实践的精神动力,成为指引人们人生方向的内在号召。一个国家确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就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效推动社会全面发展[4]。青年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是国家实现繁荣富强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红色校史资源是学校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蕴含了革命先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校创校的丰功伟绩,映射出老一辈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校可借助各类平台载体宣传老一辈先驱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激发大学生向革命先烈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在正确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持续发力。
1.3 红色校史文化能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一个要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6]。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厚植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强化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核心内容。高校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生培养目标体系,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传承红色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必不可少。学校通过深度挖掘红色校史中的爱国素材,有利于激发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充沛情感,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其自觉投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美好愿景。
1.4 红色校史文化能树立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国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7]。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福建时触景生情地谈道:“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有了文化自信,才能凝聚起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底气,增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从容应对各种复杂环境。“十四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远景目标就是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最关键的就是形成和坚定文化自信[8]。红色文化是党特有的,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积累并极具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9]。红色文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红色文化基础上的弘扬与发展。高校应对红色校史进行深刻的解读阐释,提炼先进文化精髓,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 离退休党员教师传承红色校史文化的优势
2.1 离退休党员教师了解学校发展历史
一些离退休党员教师经历过学校创建、发展、壮大的各个过程,为学校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学校怀有无比深厚的感情,他们本身就是生动的校史记录者和红色校史文化的见证人。传承红色校史文化、用红色校史文化滋养青年学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身边的人讲过去的事。一些离退休党员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参加了革命工作,也有一些离退休党员在创校之初就到校工作,他们都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学校几十年的变化发展,对学校的红色历史、名人逸事等如数家珍,他们提供的文史资料能使大学生对红色校史文化具有更感性的认识。
2.2 离退休党员教师政治立场坚定
离退休党员教师在党长期的教育和培养下铸就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了优良的政治作风。他们长期接受党的教育,政治立场坚定,政策理论高深,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更注重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延续红色血脉。面对青年学子,离退休党员教师善于将红色校史文化内涵转化为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为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2.3 离退休党员教师时间充沛,有发挥余热的愿望
离退休党员教师精神富足,喜爱校园的环境和氛围,有大量的业余时间。他们身虽离岗,心却不离校,多年的工作经历使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关注学校改革发展,关心学生成长成才。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大多数离退休党员教师都有继续创造人生价值、发挥余热的愿望,乐于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使红色校史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2.4 离退休党员教师知识渊博,教育经验丰富
大多数离退休党员教师都有较高的学历和职称,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颇有建树,退休后仍把学习当作主要生活内容。作为教师,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多年的工作磨砺也使他们在为人处事和判断是非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离退休党员教师可以发挥职业育人优势,将自己的人生历程、经验、感悟融入红色校史文化传承,对高校育人起到积极的正向引导作用。
3 南京邮电大学红色校史文化溯源
3.1 校史的定义
校史是一所学校的办学历史,完整翔实地记录了学校从建设、发展到壮大的所有历史变迁。校史资料包含学校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办学旧址、办公或个人用品等实物资料以及文字、照片、影像等图文资料。
3.2 南京邮电大学校史资料征集工作
2012年,值南京邮电大学建校70周年前夕,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向曾在南京邮电大学各个历史时期工作学习过的教工、校友及家属,向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征集校史资料。征集方式包含口述、捐赠、复制等。最后形成48万余字公开出版的文字校史及实物校史展览馆。
3.3 南京邮电大学红色校史概述
南京邮电大学起源于1942年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成立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党和军队根据战时需要系统培养通信专业兵的机构,抗战期间,学校随战局屡经变迁,累计培养了千余名邮电通信骨干,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49年6月,学校从山东济南迁往江苏南京。1950年10月,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向学校发出了“设立邮电部南京邮电学校,希着手筹组”的秘字921号令,表示“为加强全国邮电人员之文化、政治及业务学习,兹决定在你校原有基础上,扩大组织,改设‘邮电部南京邮电学校,由本部直接领导,希即着手筹组”,掀开了南京邮电大学传承红色历史、继往开来的新篇章。可以说,南京邮电大学的办学发展历史里有厚重的红色基因。
4 南京邮电大学离退休党员教师传承红色校史的实践路径
4.1 参与学校红色校史编撰
近年来,为了全面、准确地反映学校办学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南京邮电大学离退休党员教师参与学校深度挖掘红色校史底蕴工作,主动提供老照片、文字资料以及历史实物。2012年,在南京邮电大学办校70周年校史编撰工作中,老党员们对校史大纲及具体工作提供了积极的指导和帮助,多位老同志受邀参与编委会工作,并担任编委或执行副总编。2020年,在南京邮电大学红色校史读本编撰工作中,离退休党员教师积极参与红色校史文化提炼、框架结构研讨,热忱撰写具体篇章,对于追踪溯源及凝练升华学校红色历史、教育引导师生以史为鉴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4.2 加强红色校史文化育人研究
开展研究是深化提炼升华校史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达到育人目的的中介和路径。南京邮电大学离退休党员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与鼓励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10],结合学校培养目标,遵循青少年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按照“研究校史—成果转化—再研究”的实践路径,深入开展南京邮电大学红色校史文化研究,积累了生动立体的红色校史文化成果。
4.3 组织红色校史文化宣讲
南京邮电大学离退休党员教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历史沿革为时间轴、以办学发展为空间轴,深入师生开展红色校史文化宣讲,讲好南京邮电大学故事、传递红色正能量。老党员们在充分展示学校红色校史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情况、学校远景目标、在校师生现状等,凝练成《南邮的历史与南邮精神》《南京邮电大学发展史简介》《继承光荣传统 凝聚南邮精神——校史回溯》等精品内容,结合开学季、党员党课、主题班会、重大纪念日等,深入多个学院开展宣讲,弘扬信仰如山、信念如铁、信心如磐的红色精神,激发师生的爱国爱校情怀。
5 结语
新时期文化育人视角下,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等重要职能,必须深入挖掘自身“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红色文化资源。高校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的作用,将红色校史资源播撒进育人的沃土,传承和发扬红色校史文化,拓展红色校史文化育人路径,构建独具学校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黄恩华.高校应成为红色基因传承的主阵地[J].中国教育报,2019(Z1):43-45.
[2] 刘建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172-178.
[3] 刘黎明.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国民性培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05):113-116.
[4] 唐皇凤.使命型政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基础[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37-47.
[5] 邹绍清.论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国精神谱系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經验[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1-15,225.
[6] 翁良殊.厚植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三重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5):125-128.
[7] 陈锡喜.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7,3(03):22-30.
[8] 田鹏颖.文化强国的内在机理探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9-14.
[9] 丁恒星.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07):67-70.
[10] 黄蓉生.习近平红色文化论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09):3-8.
作者简介:倪科(1981—),女,江苏句容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