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谈部编教材第一学段童话教学的策略
2021-06-15陈金花
陈金花
摘 要:童话故事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领孩子走进阅读的殿堂,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利用信息技术媒体的有利条件让孩子进行阅读,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孩子徜徉在童话王国,分享着童话带来的乐趣,表达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使孩子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信息技术;童话;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8-0183-02
On the Strategies of Teaching Fairy Tales in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Departmental Textboo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CHEN Jinhua (Chengtou Nantian Primary School,Fuqing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Fairy tales are easy to understand and lively. They can stimulate children's interest in reading,guide them into the palace of reading,cultivate their sentiments,and cultivate their creative thinking. Use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dia to allow children to read,create a situation in the classroom to allow children to wander in the fairy tale kingdom,share the fun of fairy tales,express their unique feelings,and make children be influenced by beautiful emotions.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Fairy tales;Interest
什么是童话?从字面理解,就是以儿童的口吻给孩子们讲的故事,是充满天真无邪的,是充满神奇的想象的。部編版的第一学段的语文教材遵循儿童的身心规律,也选用了很多经典的童话故事,语言通俗易懂、活泼生动,口语特点很明显;情节一目了然、形象鲜明清楚、结构相似反复。这些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巧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融合在语用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孩子的童话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然而,这么多的童话体裁的课文,老师该怎么教呢?
1.趣—营造悬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七八岁的孩子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满脑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但是又以形象思维为主。童话故事将人物具象化,在富有教育意义的同时,在故事情节方面也会比较引人入胜,选取适合的童话故事为学生进行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利用童话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如果教师增加故事的悬念,或者为故事增加一些新奇的情节,都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所以,在教学伊始时,教师要注重讲解的技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借此来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也可以利用幻灯片放映等手段为童话故事增加和设计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蜘蛛开店》这一课,老师通过信息化教学导入蜘蛛在网上织网的视频,使学生对蜘蛛的本领啧啧称赏,老师转折一带:“可是蜘蛛却过腻这样的生活,想换一种生活方式,于是决定开店,以它的身手,你觉得它会开什么店?”简短的几句话,激起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为课堂的展开做了良好的铺垫。
2.演—化身角色
角色表演是童话故事的创造性再现。让孩子配合家长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并制作相应的童话故事中的可爱头饰来佩戴,模仿角色的语言等,表现各种相应的神情,添加上孩子自己的符合童话文本创新性动作,使个个孩子都跃跃欲试,能够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童话的兴趣,同时丰富学生的口头语言,感受童话故事中人物形象,并能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解,进一步体验阅读童话带来的喜悦。
童话故事有很多的类型,哪些比较适合表演呢?比如,故事中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就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故事中人物的对话。或者故事情节反复的,都适合角色表演。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场景,熟练后可以由扶到放,让学生表演。
《青蛙卖泥塘》课文在写青蛙前两次卖泥塘时结构是相同的(先播放视频):先写青蛙吆喝着卖泥塘,再写谁来了,指出泥塘不足之后离开了,最后写青蛙怎样改造泥塘。教学时重点指导青蛙与老牛、野鸭的角色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并利用网络查找学习相应角色的语言和语气,再让学生模仿商贩的吆喝,帮青蛙吆喝着。老牛的慢条斯理,野鸭的挑三拣四,读出每个角色的语气。青蛙的吆喝还吸引了5种小动物来买泥塘,几个动物来买泥塘时说的话都是略写,没有一一呈现。让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把故事演活。
如《小马过河》这一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很多,也很生动有趣。并且在人物对话中还有着大量的提示语,这些语言都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音视频资源来抓住这些重点词语,通过原片放映和模仿人物这两个环节的结合,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心理,为角色表演提供帮助。
角色表演就是学生自我展示的一个舞台,孩子们的表现欲和创作欲在表演中被发挥的淋漓尽致。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态情感,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同理心,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理解他人。利用信息化工具所展示的童话故事,其生动的语言、和丰满的人物形象会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还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童话故事的内涵,体验阅读童话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喜欢阅读童话故事。
3.讲—训练表达
童话就是大人为儿童编的、讲给儿童听的故事,是能口耳相传的。童话故事的编写大部分都结合了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了利于孩子理解的语言和逻辑结构。在故事的发展流程上,多数童话故事都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讲的,而且情节有很多会出现反复。这样一来,学生就比较容易记住这些童话故事情节,为创造性复述做好准备。因此,利用网络大数据中的相应童话资源,让孩子“听故事”和“讲故事”将会是“进入童话故事”和“走出童话文本”的有效教学策略。
例如,《风娃娃》这一课,课文二三五自然段结构相似,可以先出示相应的童话视频,然后再指导复述故事,指导学生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到什么,它怎样做,结果怎样”的提示进行,有了丰富的主体感观的框架,降低了学生讲童话故事的难度,学生讲起故事来条理性清楚,还富有创造性。由于童话故事的文本叙述比较简单,可能会出现学生复述故事时完全参照教材进行背诵的情况。这种对着教本背诵的方式违背了帮助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初衷。因为课本内容与实际的口语讲述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学生按照教材背诵也不能很好地将故事转化为口语叙述模式,在讲述故事时,复述的书面语言听上去会很奇怪和生硬,这当然也不利于学生培养口语能力。因此,在讲故事时必须注意防止孩子们照搬照抄地背诵课文。应该鼓励学生在理解童话文本的基础上,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相信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会更上一層楼。
4.想—激发创造
幻想是童话的突出特点,它多采用夸张、拟人的写作手法来表达童话的内涵,在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带领儿童感受到童话所表达出的那份美好情感。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初期,丰富的想象力是此成长阶段的一个重要特色,在对童话故事进行具象化想象的同时,儿童还会对人物性格进行揣摩和探究、对故事发展中的空白充满好奇。如果通过补足童话空白的方式对儿童的创造力加以培养,将会在孩子养成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道路上都出现不可忽视的益处。为此,在童话教学中,可以让孩子配合家长利用网络查找童话故事中的空白点、延伸点。在故事所没有涉及的空间内进行二次创作,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将故事变得更加的丰满和生动,也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故事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入具体。这种补充空白的方式,同时也是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发掘孩子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在学生的想象偏离主题时及时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这样在填补童话故事空白的同时,童话故事的人物形象也会更加丰满。这种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式具有诸多好处,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思维得到发展、阅读水平得到提高。
5.思—领悟内涵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在童话阅读中,要还原孩子的天性。要让学生浸润在童话世界之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要将童话的真、善、美植入孩子心田中,在孩子的心底生根发芽,让孩子转换角色,细心去感悟,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在教学时,怎样在理解故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童话意蕴呢?可针对童话文本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文本切入。如《蜘蛛开店》一文,引导学生提取文中蜘蛛3次招牌的句子(课件出示):
蜘蛛的招牌
“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围巾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 袜子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再组织学生讨论:你从蜘蛛的招牌中有什么发现?学生不难发现:蜘蛛的编织店,都是按“每位顾客”计价的一元店,不论品种,不计大小,不计长短,不计多少。
进一步探讨: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蜘蛛?孩子进行互动交流之后:一只思维简单、办事欠缺考虑的思想单一蜘蛛就呈现在学生面前。
深入拓展:你认为蜘蛛的招牌应该怎么写?
从故事中,孩子受到很大的启发,思维得到发展,相信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心思会细腻些,处事会周到些,思考问题会全面些。
6.读—品味阅读
统编教材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虽然部编教材增加了不少的童话阅读的数量,与旧教材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还是杯水车薪。因此,拓展课外阅读量成了童话教学一个必不可缺的环节。一个童话文本教学完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布置孩子配合家长利用互联网来查找一些相关阅读资料,如推荐查找阅读同一系列主题或者同一作家的其它作品,延续课外童话,丰富童话种类,让孩子对相应的童话故事有更深层次的提升。如《称赞》这课教学完时,教师可以推荐孩子查找作者张秋生的其它童话集如《小猴学本领》《小松鼠和他的同伴们》等,让孩子爱上童话,爱上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现化信息化手段,把一个个故事、一本本好书带到孩子的面前。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内外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多接触国内外优秀的童话作家,在这片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滋养身心。
总之,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童话世界,教师就是开启这个童话世界的钥匙。在灵动的课堂上,有效地利用信息化资源与手段,让孩子化身为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徜徉在童话王国中,分享着童话带来的乐趣,表达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思维得到发展,思想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参考文献
[1]刘瑞岚. 把童话教成"童话"—低年级童话教学改进策略(小学教育教学)[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5.11
[2]章志英.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浅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