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2021-06-15李晓东
李晓东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单纯地拘泥于课堂和书本,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方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生;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8-0009-02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LI Xiaodong (Beiguan Primary School,Anding District,Dingx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rought convenience to life,it has also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student learning methods. It makes students learning no longer confined solely to classrooms and books,provides students with diverse learning methods,broadens their horizons,provides convenient conditions for studentsautonomous learning,and cultivates students awarenes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Students;Independent learning
隨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普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也得到丰富。在方便教师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也提供了很大帮助,大量的图文资料在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也刺激和提高了学习动力,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和形成起到了便捷而全面的良性作用。
1.何为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相对而言,突出了学习者的主动和自觉。自主性学习是学习者在认识到自己知识、能力等缺陷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自主性地学习知识、技能和能力等等的行为。自主性学习更加强调了学习者的态度和行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自主性学习的特征分析
(1)具有自主性特征
自主性其实就是指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以及学习特点,借助信息技术资源自主的在网上查找资料进行学习活动。且相对来说,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可有效激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2)具有探究性特征
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实时互动沟通,思想的碰撞。且这种方式的交流与沟通,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促使教师与学生可以和谐、友爱的分享自己的看法。从而在此基础上,可获得新的思路,达成思想上的一致。
(3)具有能动性特征
借助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使教学注重结果向教学注重过程转化,将教师由原本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教学协助者,从而在此基础上,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同时还可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来学习新的知识点。
(4)具有协作性特征
在通过信息技术来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教师为他们提供了小组讨论、小组协作的机会,以便可通过小组的讨论与思考、同学间的相互写作,能够尽快解决难题。进而在此基础上,可提升小学生的协作能力,促进他们团队精神、集体意识的形成。
3.阐述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个转变
(1)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
借助信息技术教学,转变了以往“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且它通过视频或者图片将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可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另外,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丰富学生学习的资源,可使其在学习遇到难题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搜索,从而可自主的解决问题。
(2)教学环境发生了改变
在以往的教学环境中,通常是以教室为主要“阵地”,学生们在课堂上只能通过教师的板书以及自身对教材的理解来进行学习活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教学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即学生们在电脑教师运用信心技术来进行学习活动。学生们除了基本的教材、铅笔、笔记本外,还会配备与网络相连接的计算机,以此使得教学虽然是在教室里开展,但实际上,让学生面对的学习环境却是网络环境。这样既可让学生接触远程教育体育,同时还能让小学生感受到环境与学习模式的新鲜感。
(3)教师角色发生了改变
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中,是创新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与时俱进,摈弃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符合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同时还可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另外,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方式方法,通过借助提问教学、任务驱动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引导、启发的作用,主要是以小学生的自己的探索与讨论为主。以此可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4)开展自主性学习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和新型教育的实施都要求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定义早已不仅仅局限于高智商、高学历,现在的社会更需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的人才,以达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的目的。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老师不可能对每一条信息学生接触的信息进行筛选,进而反馈给学生,倒不如交给学生学习和鉴别的方法,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育改革的目标,这样的紧迫形势和需求短缺,要求我们必须开展自主性学习,转变教育方式,强调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取向,培养一批有自主學习能力和习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全面型人才。
4.信息技术在小学课程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小学生们自身的信息技术技能差距比较明显
要想借助信息技术来学习活动,最终要的便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家庭情况的不同,所以使得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差距比较明显。这也就是说,对于常接触电脑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且操作也比较熟练;对于很少接触电脑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且因操作不熟练,所以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而正因这些问题的影响,导致产生畏难心理,担心出错,从而不愿动手操作。
(2)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异比较明显
在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时,教师通常采用以“老师示范,学生观看”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虽然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但会拉大学习任务与学生实际情况的距离。且相对来说,这样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同时还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3)小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差异比较明显
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活动,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通过细心观察,有些问题只要学生可以静下心动脑思考、主动探索,便可探寻的解决的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与小学生的依赖心理比较重,所以在他们遇到问题后,不会主动地去思考与探索,且经常处于“等待”的状态,等待同学或老师的帮助。
5.自主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习属于基础性的学习,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地思考方式的建立阶段。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如今的学生是在多媒体和计算机时代成长起来的一群人。如何将信息技术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有效结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习惯,是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1)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今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投入使用,使教师摆脱了干巴巴的生硬教学,教学方式多样化,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关注点,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从心底里觉得学习不是老师口中晦涩难懂的语言和黑板上一个个看不懂的符号,而是他们可以带着兴趣去研究从而轻松理解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感兴趣,才能让他们主动去学习。而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只有首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培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2)加大设备的投入使用力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环境
如今信息化教学是新时代教学的主流模式,但是有些偏远地区信息技术并未完全普及,设备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学生的使用,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陌生,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冲动,使学生的学习没有技术的支持。教育是惠及全民的一项活动,因此要加大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投入使用力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物质保证,努力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作业布置要灵活化,刺激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现在的教育教学强调创新教学,强调让学生主动探索的教育,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减少读、写、记的比重,讲究作业的灵活性,摆脱课本上的现成答案,刺激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寻找答案,在答案寻找的过程中,刺激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习惯养成。
(4)教师要及时参与和指导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参与和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及时指导。生活在信息技术环境包围下的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是非缺少科学的判断,而互联网上的信息泛滥,质量良莠不齐,小学生容易被错误或消极信息误导,从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知识体系。这样的环境下更需要教师的及时参与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信息整合和筛选,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和科学的态度,从而防止不良信息对学生的渗透和误导。同时教师的参与和指导还旨在教育学生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要更加注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真知,从而保证自主性学习的效率。
总而言之,对学生而言,信息技术环境是一面镜子,有利有弊,我们要看清使用的人的目的和出发点。然后再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教师教学,以此可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的自制力,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且要想借助信息技术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便需要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并通过给予学生有效地指导,来保证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效果,使自主性学习这种学习趋势能够顺利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0.
[2]汪剑.发展学生自主性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J].中小学电教(下),2014(06):22.
[3]邵文学;;用好网络让学生在合作共享中成长[J];吉林教育;2011年Z3期
[4]米虎银;;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认识误区[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3期
[5]余久久;张佑生;孙海霞;;高校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培养方案的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