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无创呼吸机护理干预分析

2021-06-15颜霞

智慧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面罩呼吸机呼吸衰竭

颜霞

(山东泰安市立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此病属于临床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一种,一旦患病,不仅病程较长,而且容易反复发作,特别在急性加重期,可导致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并发症发生[1]。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会使机体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严重影响正常呼吸功能,加重患者死亡率。对于COPD 合并呼吸衰竭主要的治疗目的是改善患者的呼吸通气功能,而临床中无创呼吸机能够在没有创伤的基础上辅助患者肺部做功,改善机体缺氧情况[2]。本文针对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后,临床护理效果所改善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我院呼吸科2019 年8 至2020 年8 月所治疗的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100 例为此次护理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7 例,女性43 例,年龄50~88 岁,平均(65.5±2.7)岁;根据入院时间将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两组各50 例。对比两组患者中的一般资料等基本信息无护理差异性(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后均使用抗炎、平喘及无创呼吸机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呼吸科护理常规,观察组患者针对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同时采取针对全面性护理措施,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

为患者做好心理沟通工作,患者佩戴无创呼吸机面罩,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配合无创呼吸机的使用,针对患者的问题给予解答,做好宣教工作,适当给予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

1.2.2 呼吸功能训练

向患者讲解呼吸功能的训练重要性,根据患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详细的讲解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告知患者如何采用缩唇和腹式呼吸的方法。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甚至发生意识障碍者,应正确判断病情,采取增加患者通气情况[4]。

1.2.3 局部护理

无创呼吸面罩的佩戴会使患者面部出现压伤现象,护理人员在患者面罩压力位置上放敷料,注意密封,在减少漏气的同时要适当调节松紧。

1.2.4 营养支持

COPD 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由于病情时间较长,患者往往会出现营养下降、低蛋白血症等现象,当机体营养失调极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因此在治疗期间应加强患者的应用供应,保证患者机体需要,如进食较差的患者,可以根据血化验白蛋白的浓度给予静脉输入血白蛋白及新鲜血浆等治疗,以免治疗后患者发生呼吸机依赖和撤机困难症状[5]。

1.2.5 预防并发症

无创呼吸机使用中常见并发症有口咽干燥、胃肠胀气、面罩压迫以及鼻梁皮肤损伤、漏气、误吸、排痰障碍等,所以,进行有效的治疗,例如用湿化器、负压引流、采取合适形状以及大小的面罩、调节合适的固定张力以及位置、间歇松开面罩让患者休息、必要时采取额垫能够有效的降低鼻梁的压力、支持病人主动咳嗽排痰、必要时经鼻导管吸痰清除口鼻分泌物以及刺激咳嗽等[6]。

1.2.6 撤机后的护理

病人在通过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极易出现依赖性,突然将机器撤离后,病人可产生呼吸困难、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所以护士需要积极和病人交流,解除不良情绪。另外,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病人可以恢复自主呼吸。支持病人按照具体病情,适当坚持长时间锻炼,然而运动量不宜过大,可通过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项目开展锻炼,运动时间慢慢增加,增强运动耐力,指导病人增强肺功能的呼吸方法。另外,护士应嘱咐病人出院后应合理搭配膳食,坚持锻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如果产生异常情况,应该马上回院复查,防止引发严重后果[7]。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其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具体方式如下:①显效: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喘息、气短、呼吸困难与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肺部啰音明显减少。②有效: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喘息、气短、呼吸困难与咳嗽等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好转,肺部啰音有一定的减少。③无效: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喘息、气短、呼吸困难与咳嗽等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逐渐加重,肺部啰音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和护理前后对血气分析指标数值进行分析比较

包括血氧分压数值(PaO2)、pH 数值(mmol/L)、二氧化碳分压数值(PaCO2)等。

1.3.3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比较

包括潮气量(mL)、呼吸频率(次/min)、每分钟通气量(L/min)。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表示,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通过χ2检验,当P<0.05 为存在临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在不同护理方法下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数值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和不同护理后,结果分析有护理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2.3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比较()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肺部气流受限所引起的临床疾病,此肺部气流受限属于不可逆性,与肺部疾病严重程度呈进行性的发展[8]。肺部炎性损害或者异常炎性反应有很大的关系,最终表现为肺部脏器,累及全身的不良反应[9]。此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加重病情的发展,严重会导致伤残及死亡。因此在临床中采取有效的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慢阻肺的疾病发展较为复杂,治疗难度也较高,因此只通过常规的药物治疗临床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因此在治疗中,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做全面的分析,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给予抗感染治疗、氧疗治疗、药物雾化等治疗方案,同时指导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呼吸道管理,保证呼吸道的通畅。鼓励患者有效的咳嗽,锻炼呼吸肌做功,提高临床效果。此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加重病情的发展,严重会导致伤残及死亡。因此在临床中采取有效的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慢阻肺的疾病发展较为复杂,治疗难度也较高,因此只通过常规的药物治疗临床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所致呼吸衰竭患者,使用传统的治疗手段,已经不能够加强治疗效果,临床中多以鼻导管供氧及药物治疗,病情严重时会建立人工气道给予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此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痛苦较大,很难让清醒的患者接受,而且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也较大[10]。本组研究结果可见,在慢阻肺患者开展无创呼吸机治疗辅助有效的护理干预后,不仅操作方便,对患者产生的痛苦较少,很容易让患者接受,同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突出,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实验差异较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联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后相关化验检查指标以及呼吸系统检测指标数值均优于对照组,临床中存在护理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述所述,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所致呼吸衰竭的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联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整体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面罩呼吸机呼吸衰竭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LED面罩,创造有吸引力的面貌
LED 面罩,创造有吸引力的面貌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