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腹腔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与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

2021-06-15莫逊伍世杰梁志强冯仕森

智慧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入路腹膜病患

莫逊,伍世杰,梁志强,冯仕森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广东 阳江 529900)

0 引言

前列腺癌主要是指出现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前列腺癌属于进展较为缓慢的一种癌症,在疾病早期,大部分病患无明显临床表现,当前列腺癌开始快速生长或是扩散至前列腺外时,通常病情较为严重[1]。因此,及时对疾病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是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方式,伴随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获得满意效果[2]。但是目前临床对于手术入路的选择尚存在一定争议,一定程度上限制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为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两组分别使用腹膜外入路与腹腔入路进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病患的临床资料,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60 例局限性前列腺癌病患为研究样本,其治疗时间均在2017 年2 月至2020 年2月之间,回顾性分析全部病患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成A 组(30 例,经腹腔入路)以及B 组(30 例,经腹膜外入路)。A 组病患中,年龄在50~68 岁,平均(58.75±5.23)岁;前列腺体积在20~55mL,平均(38.52±10.12)mL;T1 期16 例、T2 期14 例。B 组病患中,年龄在50~70 岁,平均(58.69±5.30)岁;前列腺体积在20~56mL,平均(38.47±10.03)mL;T1 期15 例、T2 期15 例。在统计学软件内分别录入每组一般数据,结果提示P>0.05,代表存在分组研究价值。纳入标准:①所有病患在超声引导下实施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均符合前列腺癌诊断标准[3];②通过影像学检查方式提示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②机体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血液系统存在异常情况者[4];③盆腔内有肿块存在者。

1.2 研究方法

A 组病患在实施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时选择经腹腔入路,措施有: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在病患脐下1cm 部位做一手术切口,常规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经脐下切口放置腹腔镜,另外在脐同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外与中内1/3 部位各做一手术切口,将其作为操作孔。利用腹腔镜观察盆腔内情况,对两侧淋巴结和髂血管实施清扫,开放盆筋膜,将前列腺同肛提肌分离,并将前列腺韧带切断。确定膀胱同前列腺交界部位,打开膀胱颈,使前列腺基底部充分暴露。尿道前壁切开,同时上提导尿管;随后切开尿道后壁,将精囊残端以及游离的输精管牵出,狄氏筋膜前层横向切开,有效暴露膀胱后间隙。对前列腺两侧进行分离,注意保护神经血管束。将背静脉丛切断,充分暴露尿道壁。前列腺直肠肌切断,游离并切除前列腺。对尿道以及膀胱进行吻合,经脐下手术切口将切除的前列腺取出,确认无出血或其他异常情况后,缝合手术切口。B 组病患在进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时选择经腹膜外入路,措施有: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协助病患呈仰卧位。对手术区域使用无菌碘伏溶液进行常规消毒,铺巾。于病患下腹部正中部位做一长度为3cm 的手术切口,随后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以及肌肉组织。于脐下双侧腹直肌外侧各做一长度为1 厘米的手术切口,在两侧耻骨上缘各做一长度为5mm 的手术切口,常规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经下腹正中切口放置腹腔镜,其余四个孔分别放置Trocar。利用腹腔镜进行观察,并在引导下有效暴露髂静脉,将动静脉以及闭孔神经仔细游离,使用超声刀对四周淋巴组织进行切除。分离耻骨后间隙,直至前列腺尖部位,对前列腺表面脂肪进行清除,牵拉尿管同时分辨膀胱颈,分离和切断膀胱颈。在将精囊游离后,切开输精管和尿道壁,游离和切除前列腺组织,对尿道以及膀胱进行吻合,经脐下手术切口将切除的前列腺取出,确认无出血或其他异常情况后,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项目

①对比每组病患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②对比手术前以及手术后一个月时每组病患膀胱残余尿量以及最大尿流率。③比较每组并发症出现率。

1.4 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平均值±标准差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检测方式选择 SPSS 22.0 软件中的t检测和χ2检测,当提示检测结果为P<0.05 时,代表数据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

2 研究结果

2.1 比较每组病患临床指标

A 组手术时间、手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长于B 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高于B 组(P<0.05),见表1。

表1 每组病患临床指标对比

2.2 比较手术前以及手术后一个月时每组病患膀胱残余尿量以及最大尿流率

手术后一个月时A 组病患膀胱残余尿量高于B组,最大尿流率低于B 组(P<0.05),见表2。

表2 手术前以及手术后一个月时每组病患膀胱残余尿量以及最大尿流率对比

2.3 比较每组病患手术后并发症总出现率

A 组与B 组病患手术后并发症总出现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每组病患手术后并发症总出现率对比[n(%)]

3 讨论

前列腺癌病患在疾病早期通常无明显临床表现,但是伴随肿瘤进一步发展,会发生排尿困难以及尿线变细等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血精以及血尿等临床症状,对病患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5]。当前,临床对于早期前列腺癌主要采取手术方式治疗,病患在实施根治性手术治疗后,基本能够获得根治效果。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的推广以及使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因对病患机体损伤小、手术后机体恢复快等优势获得病患的认可[6]。但是在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方面,临床尚未形成统一结论。为此,临床将选择何种手术入路开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作为研究重点。

目前,临床实施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多采用经腹腔以及经腹膜外两种入路方式。在靳永胜等[7]人的研究中,其分别观察经腹腔入路与经腹膜外入路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后发现经腹膜外入路膀胱残余尿量是(59.67±16.31)mL、最大尿流率是(7.18±1.28)mL/s,其中膀胱残余尿量低于经腹腔入路,最大尿流率高于经腹腔入路。因此其认为实施经腹膜外入路可改善病患尿流动力学指标。本次研究中,在手术时间、手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B 组均短于A 组;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方面,B组低于A 组(P<0.05)。分析结果可知,经腹腔入路手术方式操作空间大,能够清晰辨别解剖标志以及血管神经束,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操作难度;但通过腹腔方式开展手术,极易对腹腔内脏器产生损伤,加之二氧化碳气腹也会给病患机体产生一定损伤[8]。经腹膜入路能够直接进入Retaius 间隙,尽管操作空间相对较小,但可确保腹膜完整性,避免对腹腔内脏器产生损伤,特别是对于有腹部手术史以及肥胖的病患,可发挥良好效果[9]。排尿功能是判断前列腺癌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其中尿流动力学指标可有效反映病患排尿状态,进而评估病患排尿功能。本次研究中,手术后B 组膀胱残余尿量是(58.87±11.63)mL,明显低于A 组的(79.08±12.35)mL;B 组最大尿流率是(7.25±1.31)mL/s,显著高于A 组的(5.39±1.22)mL/s。分析原因可知,经腹膜外入路手术可进入Retaius 间隙开展手术,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在将病变组织有效切除时,还可避免对血管束、海绵体以及尿道括约肌等组织产生损伤,因此其排尿异常情况能够得到有效改善[10]。另外,两组手术并发症总出现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两种手术入路均能发挥一定安全性。

综上所述,局限性前列腺癌病患在实施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时,相较于经腹腔入路而言,选择经腹膜外入路,可避免对腹腔脏器产生较大损伤,有利于病患手术后机体恢复。另外还可保护病患排尿功能,并发症少,符合临床对治疗安全性的需求。

猜你喜欢

入路腹膜病患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术中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自我效能、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上皮钙黏素在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超大号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