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胰腺炎患者行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6-15蔡仲利
蔡仲利
(河北省霸州市第二医院 内三科,河北 廊坊 065701)
0 引言
重症胰腺炎(serious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多由胆道疾病、酗酒和暴饮暴食等所引发,随着外科治疗手段在SAP 领域的临床进展,该症治愈率有所提高[1]。但是并非所有患者均适用外科治疗手段,内科治疗在临床治疗中依然保留重要的地位,例如抗感染治疗、连续血液净化及相关药物治疗等[1-4]。本文即针对应用消化内科综合疗法及接受早期手术进行治疗的部分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一回顾性研究,从多角度评估消化内科疗法对SAP 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根据资料将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 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年龄38~64 岁)随机均分为2 组:外科组与内科组,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可正常沟通,均知情同意且未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组间性别、年龄组成以及病程、病因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基础资料()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案
外科组患者给予早期手术治疗合并基础治疗(给予体液、酸碱平衡,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生命体征监护等)。内科组在基础治疗之外早期应用奥曲肽(25~50μg/h 静脉滴注,依据患者情况持续3-7d,首剂加量)、乌司他丁(初期每次30 万单位溶于500mL 生理盐水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视病情每日1-3次),必要时加连续血液净化。两组患者均在发病72h 内接受治疗。
1.2.2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ICU 住院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量表(APACHE Ⅱ)评分;比较治疗后3d、7d 两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与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观察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内科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外科组,而死亡率及ICU 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外科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评估指标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d、7d,组间的血清淀粉酶及炎性标志物CRP 水平差异显著,且内科组<外科组(P<0.05);APACHE Ⅱ评分在治疗后均显著下降,内科组下降幅度较大(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数据详见表2、3、4、5。
表2 两组临床治疗情况
表3 患者APACHE Ⅱ评分变化情况()
表3 患者APACHE Ⅱ评分变化情况()
表4 患者外周血血清淀粉酶及CRP 水平()
表4 患者外周血血清淀粉酶及CRP 水平()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SAP 作为临床急症,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2]。如何有效治疗SAP 是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即选取我院既往收治的分别接受外科、内科综合治疗的SAP 患者,对其疗效加以比较。结果显示,奥曲肽、乌司他丁联合基础治疗能够有效缓解SAP 症状,降低患者血清淀粉酶及CRP 水平,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缩短了住院时间,综合效果优于外科组(P <0.05)。这与此前一些文献相一致,即消化内科综合治疗可作为临床首选的SAP治疗方案[3-8]。
乌司他丁可明显抑制SAP 患者体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有效提高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从而降低SAP 患者的短期死亡率[1,4-5]。Yao 等[4]通过查询Cochrane Library,MEDILINE,EMBASE,CINAHL,PsycINFO,Scopus,CBM,万方,维普及知网等数据库,从总死亡率、住院时间、系统或局部感染并发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SF-36)以及与营养相关的不良事件,总结了乌司他丁治疗SAP 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为一种天然糖蛋白,乌司他丁属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胰蛋白酶等活性,体内半衰期较短,未见体内蓄积效应。符泉井等[6]研究发现乌司他丁联合血液透析可改善SAP 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梅洪亮等[7]研究发现胰岛素联合乌司他丁可帮助中重度SAP 患者获得更加理想的疗效。本文关注了患者外周血中血清淀粉酶及CRP 水平的变化及差异情况。血清淀粉酶水平是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指标,定期监测可辅助判断疗效[1,8]。APACHE Ⅱ评分的变化情况从另一角度佐证了临床效果。
SAP 发病急、病情重,研究者多认为其与炎性因子的过度释放有关[1]。侯俊名等[3]综述了连续血液净化(CBP)在SAP 治疗中的作用,指出CBP 对于SAP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治疗措施,CBP 能够通过较低创伤的方式调节、改善SAP 病程中发生的患者器官功能障碍、内环境紊乱、免疫能力降低等,因而可以快速、有效地阻止SAP 病情发展及加重。本文中部分患者依据病情接受CBP,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CBP 维持了SAP 患者体内的基础代谢循环,为其他治疗手段创造了前提与基础[3,6]。
大约30%的SAP 患者继发局部感染并可能因此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在SAP 治疗的前期(前3d)使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继发感染,可利用某些炎症因子对患者病情实施监测,如CRP 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急性胰腺炎中敏感的感染检测指标,其中CRP 是独立的SAP 诊断因子[2,5,9]。本文采用了常规的抗感染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继发感染,治疗后患者的CRP 水平持续下降,体现了明显的炎性状态缓解。也有文献考察了其他炎性标志物诸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等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以上指标的水平除IL-10 明显升高外,其余均明显降低,且优于外科组情况(P<0.01)[5]。
外科手术与内科疗法均可能发生并发症,应当在治疗过程中充分权衡并及时处理[4]。外科手术造成额外的生理应激状态,并不适用于所有SAP 患者。本文中,内科组加用奥曲肽、乌司他丁等药物后没有显著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当然,本文仅对SAP 治疗早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记录,治愈后的随访追踪数据可能能够提供不同的信息。
陈苗[10]发现医护合作决策下的分级护理能够提升SAP 患者的生活质量、减缓病情[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改善预后。这突出了护理工作在SAP 治疗过程中的独特价值,体现了医护合作的重要性,值得消化内科临床工作者纳入考量,以设置更加合理的医护合作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本文中接受消化内科综合治疗方案的SAP 患者,血清淀粉酶、炎性标志物水平与死亡风险显著降低。这种方案可帮助患者避免外科手术,是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