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临床疗效观察

2021-06-14陈玉锋王会张海英

健康之家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陈玉锋 王会 张海英

摘要:目的:对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骨科创伤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患者数量为62例,将全部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统计并作为分组依据,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研究的对比内容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2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2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96%,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6.88±9.56)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22.14±15.33)d,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多数骨科患者为车祸致伤,在其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也就能够缩短患者的病程、减少患者所需承受的痛苦以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见该治疗措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持续封闭负压引流;骨科创伤;临床疗效

我国当代经济水平飞速提升,交通运输行业越来越发达,但由此导致的骨科创伤患者数量大幅度增加,并且这一类型的患者存在病程长、治疗费用高的特点,同时反复的换药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使患者需要承受的痛苦增加,进而导致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增加,所以有必要对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改善。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属于一种新型的引流技术,能够促使患者的愈合率提升[1-2],同时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我院本次研究之中,选择62例骨科创伤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处理并分别开展治疗工作,将组间治疗效果作为对比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开展的本次研究中,研究對象为骨科创伤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患者数量为6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对62例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各包含31例患者。在实验组之中,患者年龄为(51.7±7.5)岁,最大和最小分别为62岁和35岁,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8:13;在对照组之中,患者年龄为(50.8±7.3),最大和最小分别为61岁和36岁,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9:14,符合开展对比工作的要求。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清创术以及常规换药措施,针对实验组患者,则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首先将VSD敷料覆盖于患者的创伤面,若患者的创伤面较深,则可首先使用敷料对底部进行填充,之后使用半透明的薄膜对创伤面进行封闭,之后于-125~450mmHg的负压力下开始吸引。若患者的VSD敷料出现明显的瘪陷情况,则负压有效,反之则为负压无效,需要为患者重新进行覆盖,对患者的创面进行检查,采集标本对其实施病原学检查,确认患者肉芽鲜活以后,为患者缝合创面,若患者的肉芽生长不理想,为了将创面消灭,则应为患者实施皮瓣转移手术。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平均愈合时间作为组间对比的观察指标,治疗时间在14d内,患者的创伤愈合,且表皮覆盖情况良好,为“显效”;治疗时间在14d内,患者的创伤面积显著减少,分泌物数量显著减少,新肉芽长出,但仍需更换敷料,为“有效”;患者原位回植皮肤为出现显著改善,部分发生坏死,创伤面分泌物较多,新肉芽未长出,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全部数据使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2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2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96%。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6.88±9.56)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22.14±15.33)d,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对于骨科创伤患者来说,发生感染、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概率极高,且术后患者的创面难以愈合,需要患者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导致患者的疼痛感增加,生活质量下降,且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加[3]。对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进行应用,能够对感染的发生率有效控制,促进新肉芽生长。该治疗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但是在给予患者进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为患者做好清创处理,完善止血工作。且需要针对患者的创伤部位进行细菌培养,之后根据实验结果以及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开展抗感染治疗[4]。与此同时,因为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创口会渗出卵白等物质,所以需要强化患者的营养支持。在针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负压引流压力情况,若出现漏气等情况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2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2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96%,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6.88±9.56)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22.14±15.33)d,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对多数骨科患者为车祸致伤,在其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也就能够缩短患者的病程、减少患者所需承受的痛苦以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见该治疗措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文恩.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和常规引流治疗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与可行性对比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6):131.

[2]梁海珠.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应用在骨科创伤中的疗效研究[J].健康必读,2018,(26):244-245.

[3]肖立平,杨保良.骨科创伤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的应用研究[J].健康大视野,2018,(17):30-31.

[4]张光磊,孔令山,赵文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患者的可行性[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95-96.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