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1-06-14黄艺苑

健康之家 2021年21期
关键词:护理对策喉癌危险因素

黄艺苑

摘要:目的:探讨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20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咽瘘分为咽瘘组和非咽瘘组,比较两组术前放疗、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方式、术后鼻饲、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喉癌术后患者发生咽瘘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合并糖尿病、术前放疗、手术方式、术后感染、术后营养状态、进食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结果表明术前放疗、全喉切除术、术后营养状态不良、术后感染是喉癌患者术后并发咽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喉癌术后并发咽瘘与多种因素相关,合理安排术前放疗,强化术后营养支持、气道护理、口腔护理及预防感染护理等能够有效降低咽瘘发生率,一旦并发咽瘘应当及时对症治疗,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喉癌;咽瘘;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喉癌是发生于喉部的恶性肿瘤,在头颈肿瘤中十分常见,发病率排在前三位。本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多数情况下喉癌往往因症状被发现,主要症状包括咽喉部异物感、疼痛、声音嘶哑、咳嗽、呼吸困难等[1]。本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化疗等,早期喉癌一般首选手术治疗,中晚期喉癌则主要选择手术为主、联合放疗、免疫治疗等的综合治疗[2]。咽瘘是喉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由于多种原因,手术切口未及时愈合,咽腔和颈部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被称之为咽瘘。目前研究表明,咽瘘的形成与手术时切除范围、缝合张力、继发感染、伤口愈合能力差及饮食不当等因素相关[3]。本研究对喉癌术后患者发生咽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旨在减少咽瘘发生,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120例喉癌患者。病例收治时间2016年1月~2020年1月。其中男70例,女50例,患者年龄55~85岁,平均(68.45±7.21)岁。病变性质:鳞癌110例,腺癌10例。肿瘤部位:声门上部41例,声门部51例,声门下部6例,贯声门型22例。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咽瘘进行分组,咽瘘组11例,非咽瘘组109例。

咽瘘诊断标准:患者切口皮肤红肿、腐溃或穿孔,体温升高;切口引流液淀粉酶含量持续高于正常;吞钡造影结果显示咽瘘存在。

1.2 方法

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合并疾病、手术方式、术前放疗、术后感染、鼻饲时间、术后营养状态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以t和卡方检验,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合并糖尿病、术前放疗、手术方式、术后感染、术后营养状态、进食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结果表明术前放疗、全喉切除术、术后营养状态不良、术后感染是喉癌患者术后并发咽瘘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3讨论

3.1 咽瘘发生原因分析

3.1.1 术前放疗:对于中晚期喉癌患者而言,术前放疗能够有效缩小实体肿瘤体积,利于术中完整切除,减少手术损伤范围,从而达到保留器官功能的目的[4]。但术前放療会导致局部组织受损,发生闭塞性静脉炎,进而表现为局部供血障碍,组织自我修复能力显著下降,因此术前进行放疗的患者术后发生咽瘘的概率显著增加[5-6]。本次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放疗是咽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3.1.2 手术切除范围:相关报道称,喉部肿瘤浸润面积越大,咽瘘发生率越高,其主要原因在于肿瘤越大,手术损伤越大,对于晚期喉癌患者而言,一般需要进行全喉切除术,组织切除多,局部血供障碍明显,缝合过程中组织张力增加,术后切口愈合慢,发生咽瘘概率明显增加[7]。

3.1.3 术后感染:术后切口感染是发生咽瘘的主要诱因,喉部切除术为非无菌手术,术后口腔、气道护理不到位,口腔内细菌下移定植则可发生感染,导致局部炎性反应加重,延长喉咽腔黏膜愈合时间,加上发生感染的患者更易合并营养不良,组织自我修复能力低下,容易发生咽瘘[8]。另外,若下咽部吻合口发生感染,容易在局部形成脓腔,导致缝线松脱,并形成吻合口瘘。

3.1.4 术后营养状况:术后营养不良是切口延迟愈合的重要原因,可导致全身免疫力低下、感染概率增加、组织修复能力下降。相关研究报道称术前合并慢阻肺、贫血、肝功能不全、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术后发生咽瘘的概率明显增高,此类患者往往合并局部微血管病变、组织缺氧及营养不良,导致术后伤口愈合慢。

3.2 护理要点

3.2.1 术前准备:术前针对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干预,清除感染灶,减少术后感染概率。术前进行营养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营养师意见进行营养支持,调节患者免疫功能[9]。积极处理合并症,控制血糖血压,改善心肺功能。对于放疗患者,可适当延长手术时期,在放疗后4~5周放射损伤基本恢复后再开展手术。

3.2.2 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全喉切除术的患者术后饮食、发音以及呼吸方式均发生改变,一旦发生咽瘘,则患者需要延长禁食和鼻饲时间,严重影响患者身心状态。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给予患者更多关心、理解和鼓励,术前教会患者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利于术后向周围人表达自身感受和需要。并向患者讲解喉癌相关健康知识,以成功治疗的病例进行讲解,增强患者治疗信心。21AD0819-22E4-4DAA-9493-C74B39675CF0

3.2.3 營养支持:术前嘱咐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术后鼻饲同样按照营养配方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的肠内营养,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必要时给予一定的静脉营养。对于存在咽瘘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当适当延长鼻饲的时间,促进切口愈合。

3.2.4 口腔及气道护理:每日加强口腔清洁,餐后、睡前进行口腔护理,及时处理慢性感染灶与口腔溃疡,术后采用生理盐水棉球对口腔进行擦洗。强化气道湿化处理,及时翻身拍背,促进气道分泌物松脱,易于咳出。气道护理操作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及时更换气管套管内管,用双层湿纱布覆盖导管口,气道分泌物黏稠、量多是,了向套管滴入含化痰剂及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利于痰液稀释排出。

综上,咽瘘的发生原因众多,本组患者发现术前放疗、手术切除范围、术后感染、营养状态与咽瘘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护理过程中要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针对性预防咽瘘发生。

参考文献

[1]朱丽娟.伤口团队介入喉癌术后咽瘘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0,28(2):150-153.

[2]黄丽静,徐伟玲.便携式负压吸引仪治疗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观察及护理[J].饮食保健,2019,6(14):251.

[3]许彬彬,刘学宝,韩跃峰.喉癌、下咽癌术后感染并发咽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21(3):1-3.

[4]徐素娟.喉癌病人术后发生咽瘘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0):3113-3114.

[5]张悦,肖红英,青莎莎.喉癌患者术后并发咽瘘及咽瘘修补术后的综合治疗与护理[J].智慧健康,2019,5(7):107-108,110.

[6]周晴,李珍.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喉癌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9):166-167.

[7]高晨,刘辉.喉癌309例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的危险因素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9,41(6):60-62.

[8]田梓蓉,梁晶,李颖,刘惠英.喉癌病人术后发生咽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8(08):717-718.

[9]段浏华.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鼻饲患者营养状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2):188-190.21AD0819-22E4-4DAA-9493-C74B39675CF0

猜你喜欢

护理对策喉癌危险因素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ABCG2及其在喉癌中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在喉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