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探究

2021-06-14胡甘露

健康之家 2021年21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抑郁脑卒中

胡甘露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影响。方法:将我院 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6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1.63±1.89)分<(15.27±2.01)分,t=7.916]、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7.43±1.02)分<(8.69±1.25)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程度(97.22%>77.78%,χ2=4.571)、治疗依从性(94.44%>75.00%,χ2=4.571)、护理满意度(94.44%>72.22%,χ2=6.4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接受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抑郁情绪,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改变其面对治疗和护理的态度,对于改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心理护理;人文关怀护理

脑卒中病发后,不仅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让病人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多表现为抑郁。脑卒中病人产生抑郁情绪,与疾病引发的肢体、语言、吞咽等功能障碍有关[1]。病人面对自身病情时,存在焦虑、恐惧的心理。病人长期受到各种功能障碍的困扰,日常生活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往往会加重其心理障碍。在抑郁情绪的影响下,病人容易丧失生活热情,对待治疗的态度较为悲观、消极,显然不利于病情的恢复。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护理工作中,应该密切关注情绪变化,通过心理评估,了解病人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进而实施心理护理[2]。在护理过程中,应该着重突出人文关怀的理念,充分考虑到病人的护理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能够让病人获得满意的护理体验,有效缓解其抑郁情绪。脑卒中病人接受康复护理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改善其遵医行为,对于改善其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男/女=20/16,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5.63±4.94)岁。对照组:男/女=19/17,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65.19±5.06)岁。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脑卒中病人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后,密切观察治疗后的症状表现、体征状态。让病人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下休息,正确进行体位摆放,肢体处于功能位,并定时调整体位姿势。床旁设置防护装置,必要情况下使用约束措施,避免发生意外。在临床用药方面,按时按量给药的同时,严格控制剂量,监测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与协助下,开展康复训练,早期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逐渐恢复为主动运动。

观察组予以(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护理)。基于常规护理(相关护理措施同对照组),开展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①心理护理:在心理评估工作中,一方面需要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倾听病人主诉,了解其实际感受。向病人家属询问病人的个人情况,了解其性格、爱好,分析其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应关注病人接受治疗和护理期间的行为表现,注意观察其表情、神色,判断其情绪变化。根据心理评估结果,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实施心理护理。根据病人对于脑卒中、脑卒中后功能障碍(偏瘫、失语等)的认知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增加其对于自身疾病的认识。解释、说明脑卒中后功能障碍发生原因,介绍康复训练方法。强调坚持康复训练、正确用药、合理膳食、保持情绪稳定对于加快病情恢复的积极影响,引导病人自觉配合。针对病人感到担心、顾虑的问题,耐心予以解答。在护患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讲解疾病知识、康复护理方法的同时,也要关心病人的日常生活,谈论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营造轻松的氛围,让病人放松心情。

②人文关怀护理:密切关心病人的日常生活,了解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实施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前,需要主动询问病人的意见和想法,理解病人的心情,给予其足够的尊重。增进护患沟通,确保双方信息对称,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度。病人能够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护理人员则需要尽量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在照护病人的过程中,应该让患者家属参与其中。利用病人对于家人的情感依赖,由患者家属提供亲情支撑,可以有效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并在心理层面获得安慰。在日常饮食管理中,既要考虑到病情康复的需要,也要了解病人的个人口味,进行食物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应该针对如何减压,对病人进行指导。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病人的抑郁情绪缓解程度和睡眠质量改善情况

2.2 两组病人的健康知识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3讨论

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护理过程中,考虑到妨碍其康复进程的各方面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4]。心理是影响脑卒中病人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脑卒中患发生后,病人受到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的影响,无法正常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导致其心理压力的增加,进而产生抑郁情绪[5]。在抑郁情绪状态下,会增加病人对于自身疾病的恐惧感,面对治疗的过程中,病人往往缺乏信心,不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6]。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临床护理,应着重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减少负面心理对于病情康复的影响[7]。基于人文关怀理念,实施个体化、人性化的护理,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而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8]。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康复护理效果,全面改善其身心健康状态,促进其良好恢复。

参考文献

[1]王姝.早期个性化心理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12):115-117.

[2]張伟.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43(06):421-423.

[3]周宏艳,张云,刘静,等.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结合人文关怀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及家属投诉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1):152-154.

[4]李雪明,冼丽玉,莫凤霞.阶段性心理护理联合穴位按压偏瘫助力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9):2902-2907.

[5]刘孟丽,杨喜霞,曾织帜,等.早期心理护理对脑卒中病人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1,26(09):716-717.

[6]谭诗云,程少先.人文关怀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7):177-180.

[7]李玉环,舒挥文,陈尚岳.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1,19(02):19-21.

[8]张建芳,冯绮,陈麒羽,林依青.脑卒中患者与家属对康复科人文关怀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7):1-5.15452C8B-CB39-4A68-B3B0-DE5CEA25A57C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护理抑郁脑卒中
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影响分析
人文关怀护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人文关怀护理在提高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
人文关怀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