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民歌合唱音乐的审美特征

2021-06-14姜之超

参花(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国民歌审美特征

摘要:中国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之间历史维度与地理维度交流的桥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民歌合唱不仅可以丰富人们日常的精神生活,还可以帮助人们传达感情。由于这两个特征,中国民歌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民歌合唱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更表达了统一和谐的审美特征。中国民歌应通过教育体系的建立和表现方式的创新来丰富和优化传统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制定多角度传播策略、融入优秀音乐元素的方法,实现中国民歌的发展目标,从而延续中国民歌生命力,扩大中国民乐影响力。本文通过对中国民歌合唱特点的介绍,进一步分析民歌合唱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中国民歌 合唱音乐 审美特征

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了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民歌,表现了不同时代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民歌以各种形式流传了下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合唱艺术正在逐步发展中,可以说还处于“青春期”。中国的民歌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融入了西方合唱艺术的元素,造就了中国民歌合唱艺术,既包含了中国传承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也与西方文化进行碰撞。中西结合,赋予了中国民歌独特的魅力,动人的歌声有着丰富的情感。中国民歌不仅仅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而且歌声中包含了每一位歌唱者内心的喜、怒、哀、乐,这不仅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更是每一位歌者的心血之作。中国民歌基于传统民歌,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以民歌作为合唱的基础,结合歌者具有魅力的声音,来感染听众。中国民歌合唱是一种融入了多种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在原有民歌旋律、节奏、和声、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突破,使民歌更具层次感和表现力,更使民歌在与合唱艺术有机结合的同时,造就了合唱艺术的独特魅力,使人们对民歌有着更加深层次的了解。

中国民歌合唱不仅结合了中西方文化艺术的特点,也很好地融合了民歌本身的魅力;不仅具有民歌所代表的民族风格特点,也在旋律和节奏方面完美契合了民歌本身的特点。中国民歌在不断发展中,受到合唱艺术唱法技巧的影响,与合唱交融,使得民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在传统合唱和现代合唱技巧的结合中,使中国民歌本身色彩更丰富,更富有情感。这一特点在无伴奏合唱作品中更为明显,升华了民歌的音色和结构美。民歌的创作地域广阔,使得民歌风格丰富多彩,增添了民歌的当代魅力。因此,中国民歌合唱艺术以更多的人群和更多的方式表达和传唱。中国民歌不是采用整齐划一的普通话,而是使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使得民歌具有相当精彩的地方特色。加之每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这样使得民歌合唱的语言更加多样化,丰富了中国民歌合唱艺术的情感,表达了各族人民的期待。民歌合唱表演不仅给人一种全新的民族审美,给观众一种艺术的听觉,而且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妙享受。中国民歌合唱是当前流行且具有传承价值的合唱美学,它的传唱不仅表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也在文化发展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民歌自身的特色。本文接下来将从中国民歌合唱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这些特征对中国民歌合唱的审美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一、中国民歌合唱的特征及合唱形态

(一)中国民歌合唱的民族特色

中国民歌是中国文化中最流行、最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发展过程经历了古代器乐、先民乐舞、先秦歌曲、汉魏乐府诗、唐代大曲、宋代音乐方式、元代杂剧、元北曲、明清宿曲、地方戏曲、现代新乐。近代以来,西方音乐在中国广泛传播。许多中国人结合西方音乐的特点,创造了新型的中国音乐。中国传统民乐的概念是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和合奏形式演奏的中国传统音乐,按艺术特点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和综合音乐。

中国民歌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演唱形式,但始终没有脱离中国传统音乐的核心。中国民歌的艺术风格注重旋律韵味的处理,强调形散神不散,与诗、书、画等其他传统文化形式相似。因此,中国民歌有着不同于外国音乐的独特意境,在空虚、现实、动静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更含蓄而有意义地表达了表演者或作曲家的心境。他们运用变异、继承与组合、再生产的手法,在辩证思维下呈现出和谐恰当的中庸之道。此外,中国民歌、诗歌、舞蹈相得益彰。还采用民族唱法,明快生动,发音清晰。三者的结合,通过艺术表现,展现出机智、坚韧、和谐、忍耐的民族风范和特色,传递出民族精神。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民歌与中国文化、人民生活、社会形态、生产发展密切相关。它们是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宝贵财富。它们烙印在中华民族思想的深处,具有中华民族的特殊意义。人们对中国民歌有强烈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但在发展过程中容易迷失。尤其是在当今多元文化融合冲击的全媒体时代,保护中国民歌的民族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国民歌合唱形态

1.小调合唱形式

小调通常在不同时代有着“小曲”或者“俗歌”的称呼,这是人们在不同时代的日常生活中取名并传承的。小调是人们在节假日进行娱乐或者亲朋好友聚会时,用以抒发内心情感的“气氛性”乐曲。小调通常以流畅优美的旋律,灵活规范的节奏以及沉稳细腻的表达而不断传唱。小调有各种各样的内容和表达,通常通过讲故事或在民间传说的帮助下向社会各个阶层提供广泛且具有表现力的合唱和表演。因此,小调分为唱和演两大类,其中以唱为代表的主要是篇幅短、结构完整,例如童谣、摇篮曲等短小且精悍的民谣。另一个分支便是以演为代表的,它的特色即在合唱作品的基础上,来更好地展现民歌,使民歌的节奏更加灵活多变,在表演的过程中,使得情感更加丰富,使得歌曲更加深入人心。无论是唱还是表演,民歌都用丰富的情感向人们展现艺术之美、画面之美和情感之美。

2.山歌合唱形式

中國民歌的体裁有很多种,其中山歌便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它是居住地依山傍水、高山林立的人们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感而发的创作。山歌主要是劳动人民和艺术家所创作的,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一同传唱的民歌。山歌也有十分广泛的表现形式和不同地区的特色,其中有江浙民歌等地方民歌;有客家民歌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有表现工作特点的民歌,如田园歌、渔歌等;有张口就来、比较随意的民歌,例如劳动人民通常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感而歌。山歌的节奏和旋律非常自由,曲韵悠长,回味无穷。山歌不仅更具吸引力和情感,而且以合唱的形式进行艺术再加工,建立新的审美形式,可以使得更多的人进行传唱。

3.小号合唱形式

小号,又称喇叭,是中国最早的民间乐器之一,是人们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它也被称为“劳动颂歌”或“哨子”。它主要用于高强度的生产工作,缓解压力,改善心情。小号这种反映风土人情的民歌,无论在什么年代在中国各地都有流传,正因如此,小号才能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生生不息的艺术生命力。小号以集体出现为主要的表演特征,有时号角稳重有力,粗犷质朴,使人们肃然起敬;有时号角又充满激情,活泼生动,使人们充满活力。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演奏形式,节奏也随着劳动的强度而变化,通常分为独唱、二重唱以及合唱。当劳动节奏较慢时,小号合唱表演一般首句较长,组合句较短。劳动强度越大,节奏越紧张。

二、中国民歌合唱音乐的审美特征

(一)中国民歌合唱音乐之旋律美

中国民歌合唱在不断的发展中呈现出不同的旋律強度和不同的线性模式,旋律线随着声音的高低进行着上升和下降的变化,因此,线的方向形成各种不同的运动。一首民歌的核心肯定是旋律,旋律不仅赋予了歌曲灵魂,更由内而外传达着乐曲所表达的情感。例如沉稳祥和的旋律,表达着平静而委婉的情感;兴奋活泼的旋律,表达着活跃的情绪。旋律的形态取决于旋律的线条,因此,旋律形成了表演与情感表达的统一组合,将情感表达与艺术融为一体。民歌合唱旋律之美不仅在于单调的表现,更在于以多声部和声为主体结构,呈现出纵横交互的三维旋律结构。同时,各种声音紧密协调,相互对应。主声决定了旋律的主方向,其他声部的旋律与主声相辅相成。

(二)中国民歌合唱之节奏美

在音乐作品中,节奏是音乐视觉表现的重要元素。尤其是在民歌合唱中,节奏对主题形象的表现、气氛的烘托和场面的把控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无论是歌曲还是人的情感表达上都是非常有节奏感的,节奏在艺术上体现主题内容的表现形式。例如劳动颂歌,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唱歌的一种形式,演奏的节奏充满激情、具有活力;那么在乡村山水的情感表演中,节奏就需要清新而流畅、自然且稳重。在喜庆的演出中,节奏明快、活泼。在民谣合唱曲中,节奏取决于乐曲的主题和声部的分布。节奏的快慢根据合唱作品的艺术规律进行调整,不同的声部配备不同的节奏,以达到有机的组合与和声。主旋律的节奏和背景部分的节奏需要相互协调,软硬结合,使情感的表达更加突出。也有很多韵律有着相同的意境,作为艺术表现力的延续。例如,很多应用民歌素材的民歌合唱作品,都是用相同节奏、不同力度的多种声音来营造回声效果的情景。这同样适用于理解民歌的节奏,在合唱作品中,要根据语言表达的内容进行节奏的调整,对轻节奏的表现进行调整。节奏的速度表现是由作品所表达的题材的内容和语境决定的,例如辽阔的草原、蓝天白云、成群的牛羊是内蒙古民歌的象征,这就要求民歌的节奏悠长,沉稳祥和,展现了草原广阔的地理景象。要控制节奏的快慢,首先需要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容,根据所表达情绪的变化,改变每个部分的节奏。只有合理安排各种节奏模式,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情感表达的一致性和音乐的艺术处理达到最大。

三、结语

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相得益彰。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才能不忘初心,坚守核心。只有在发展的前提下,中国民歌悠久的历史才能迸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肖晓阳.中国民歌合唱音乐的审美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姜之超,男,本科,江苏省淮阴中学新城校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音乐教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中国民歌审美特征
追往以自鉴——中国民歌演唱的教育传承
浅谈影视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功能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
《王大娘钉缸》——“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三
《刨洋芋》——“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二
《蓝花花》——“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