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护理服务模式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1-06-14张红豆

健康之家 2021年21期
关键词:疼痛程度睡眠质量满意度

张红豆

摘要:目的:研究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行精细化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7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随机取样法”分基础组(传统护理,n=35)、精细组(精细化护理服务模式,n=35),2组疗效比较。结果:护理前比較2组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护理后与基础组比较,精细组VAS评分、PSQI评分更低,SF-36评分、ESCA评分更高;精细组护理满意率(94.29%)高于基础组(77.14%),χ2=4.200,P=0.04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化护理服务模式可改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程度、提高自护能力,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崇。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服务;风湿免疫性疾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满意度

临床常见病症为风湿免疫性疾病,是指骨骼、关节周围软组织及肌肉等部位有免疫调节缺陷出现,涉及疾病类型为痛风、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等,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长及预后差等特点,分析病因尚未明[1],可能与感染、意外创伤、体弱多病及产后过劳等因素有关,患病后患者呈高热、疼痛及系统损害等表现,病情加重影响其身体健康。研究发现,药物是治疗此病的常见方式,减轻不适、控制疾病,但治疗时受机体生理、心理等因素,部分人群依从性较差,影响预后效果,故早期配合护理服务是关键。商巧雨[2]证实,口头宣讲、病情观察及常规指导等均是传统内容,虽可起到一定疗效、但与预期疗效仍有距离,未获得患者满意,鉴于此,本文分析精细化护理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价值,汇总: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7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纳入研究,精细组(35例):男女比例20:15,年龄33~64岁,均值(48.21±2.59)岁;病程1~6年,均值(3.21±1.15)年;疾病类型:痛风9例,风湿性关节炎10例,骨关节炎8例,其他8例;BMI值19~26kg/m2,均值(23.41±0.28)kg/m2;基础组(35例):男女比例21:14,年龄34~65岁,均值(48.52±2.67)岁;病程1~7年,均值(3.84±1.23)年;类型:痛风8例,风湿性关节炎11例,骨关节炎9例,其他7例;BMI值19~26kg/m2,均值(23.41±0.28)kg/m2。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①与风湿免疫性疾病诊断标准相符;②出现疼痛、高热及系统损害等;③近期未接受手术治疗;④年龄范围30-65岁、病程>1年;⑤完整资料。

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异常;②伴严重器质性损害;③结核病史;④正处怀孕或哺乳期;⑤患有精神疾病;⑥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基础组(传统护理):给予病情观察、常规指导、用药指导及口头宣讲等。

精细组(精细化护理服务模式):①心理疏导。记录患者基础资料,根据其年龄、文化程度等,结合图片、视频等方式开展健康宣教,阐述病因、常见药及注意事项等,协助其正确认识疾病。入院后评估患者心理情绪,护士主动与其沟通,明确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鼓励患者宣泄内心想法及疾病看法等,提供针对性心理疏导,必要时辅助音乐、眼神沟通及肢体接触等,转移疾病注意,重建信心、提高依从性;②疼痛护理。综合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主诉轻微疼痛者,辅助读书、视频及听音乐等方式减缓疼痛、转移疼痛注意,也可指导患者开展疼痛干预,如深呼吸、热敷及按摩等方式减轻疼痛,主诉重度疼痛者,在临床医师指导下提供药物镇痛,起到镇痛作用、减轻不适程度;③饮食护理。结合疾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对自身热量摄取严格控制,嘱咐其以低蛋白、低盐食物为主,禁忌食用植物蛋白、保持营养摄取合理,并告知患者每日每餐钠摄入量<1g,遵守清淡、易消化及少食多餐原则,保持戒烟戒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引起不良刺激;④睡眠护理。协助患者纠正错误的睡眠习惯,伴睡眠障碍者,指导其睡前热水泡脚、听轻音乐等,保持身心放松,并告知患者睡前禁忌饮用刺激性较强的饮品,避免引起睡眠障碍,对于严重睡眠障碍者,可遵医嘱提供助睡眠药物缓解。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评估2组疼痛程度(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3]-VAS”,评分范围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9分,得分越低越好)、睡眠质量(参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4]-PSQI”,总分21分,得分越低越好)及生活质量(参考“健康问卷简表-SF-36”,涉及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状态及物质生活等,得分越高越好)。

②自我护理能力:参考“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5](ESCA)”,涉及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及健康知识水平,各维度总分172分,得分越高越好。

③满意度:自制“满意调查问卷”,百分制表示,满意≥90分,一般60~89分,差<60分[6],满意率=(满意+一般满意)例数/35×100%。

1.4 统计学方法

excel表整理,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n(%)],χ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结果

2.1 临床指标

护理前比较2组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护理后与基础组比较,精细组VAS、PSQI评分更低,SF-36评分更高,P<0.05,见表1。

2.2 自我护理能力

与基础组比较,精细组ESCA评分更高,P<0.05,见表2。

2.3 满意度

与基础组比较,精细组满意率更高,P<0.05,见表3。

3讨论96A1DAD1-E0B9-4163-979E-2BF5A3969849

有文献报道[7],精细化护理服务模式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中具有可靠性。分析发现:①考虑患者个体差异,结合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可协助正确认识疾病,消除对疾病存有的盲区、避免对疾病有错误理解影响治疗依从性,待明确其负性情绪诱因后,辅助听音乐、视频等,减缓患者心理应激性、改善心理负担,协助重建信心、提高主观能动性;②给予疼痛护理可减轻患者疼痛刺激、减缓不适感,轻度者给予读书、听音乐等,减轻疼痛感、促进恢复进展顺利,剧痛者辅助止痛药缓解,提高镇痛效果,加强膳食指导,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免疫力,满足自身营养需求、缩短疗程,并加强睡眠指导可起到助睡眠作用,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疾病转归,达到改善预后作用,效果较理想。

本研究显示:①精细组VAS、PSQI值低于基础组,SF-36值高于基础组(P<0.05)。分析:患病后因身体不适、疼痛加重等因素,导致患者睡眠质量、日常生活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导致其预后较差,故精细化护理可辅助助睡眠措施、减轻睡眠障碍程度,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其早期回到社会、日常生活;②精细组ESCA评分高于基础组(P<0.05),患病后患者有高热、疼痛等表现,影响自护能力,故精细化护理可优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自护能力、达到改善预后目的;③精细组较基础组满意率更高(P<0.05),說明本文与刘红[8]文献相似,故精细化护理可在护患间建立信任感、信赖感,改善护患关系,促进疾病恢复、具有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行精细化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减轻疾病带来的不适感、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拉近护患距离、避免医疗纠纷影响病情,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杨春燕,杨梅兰,陈彩迪.个性化疼痛护理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21,42(05):393-396.

[2]商巧雨,张倩,张恒月.精细化护理管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儿使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3):152-154.

[3]王加娜.精细化护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03):172-173.

[4]李丽,勾爱丽,李倩倩.优质护理干预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溃疡中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02):228-229.

[5]饶洁晶,罗乙兰.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风湿免疫患者临床实践中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2):96-98.

[6]郜媛.个性化疼痛护理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6):152-153.

[7]何叶.护理管理引入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3):47-48.

[8]刘红.精细化管理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3):1798-1801.96A1DAD1-E0B9-4163-979E-2BF5A3969849

猜你喜欢

疼痛程度睡眠质量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