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路径在全喉切除术治疗喉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6-13程垂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全喉喉癌手术室

程垂杰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喉癌在临床发病率较高,目前对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全喉切除术,该方法虽能够控制病情进一步恶化[1],但手术所造成的生理结构变化严重降低患者正常生活,阻碍患者术后顺利回归社会,因此通过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来提升患者对手术认知、心理的接受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肖克珍等[2]证实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于全喉切除术治疗喉癌患者在其心理、生活质量等方面无积极影响,并不符合“以患者为本”的护理理念。我院自2018年2月始对应用全喉切除术治疗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路径,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干预护理模式[3],不但可保障患者在院医护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为更系统了解对全喉切除术治疗喉癌患者提供手术室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对收治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喉癌并拟用全喉切除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单盲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男女例数分别为16例、14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为(57.82±4.58)岁。观察组患者男女例数对应为17例、13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为(57.91±4.63)岁。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表示愿意配合,排除存在认知、精神、交流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全喉切除术护理干预,术前为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知识宣教,告知手术步骤、效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配合事项;术中与医师密切配合,推动各个流程的顺利进行;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路径配合措施,具体步骤如下:

1.2.1 术前访视 访视前通过查阅患者病历对其个体情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初步建立沟通关系,患者在倾诉关于喉癌的恐惧、对手术质量的担心以及术后失声焦虑等情况时要保持理解、同情,耐心引导。访视时提升患者对发音功能丧失的接受程度,访视过程中要积极的表现对患者理解并寻求新的沟通方式,选择诸如读口型、肢体语言交流、文字交流等多种非语言交流方式。告知患者可通过食管发音,对于条件符合的进行食管发音重建术以降低患者对丧失发音能力所产生的恐惧,食管发音技巧引导需要接受过系统训练的资深护士与患者做一对一练习引导。耐心的告知患者手术对于病情干预的必要性、临床效果、手术内容,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术后虽然会失声,但在短期内可以通过肢体或者文字表达意愿,而后有其他方法如发音功能重建、电子喉安装等。

1.2.2 术中护理 详细制定手术的具体配合步骤流程引导文书,根据文书内容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护理以及手术配合,手术配合文书内容如下:对患者的信息在核实后将其送入手术室,短时间内建立2条静脉通道并给予患者压疮防护处理,如硅胶垫、透明贴等方法,协助完成麻醉处理,留置导尿,让主刀医师、麻醉师与护士三方进行安全核查。手术过程中患者保持颈部仰卧体位,做好手术物品清点工作。手术开始后全喉切除术的难度偏高,需要时间较长,此时要求洗手护士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检查吸引器是否保持通畅,确保器械管理到位以免出现掉落污染。在手术过程中做到准确、及时的器械传递,准备好丝线(0号、1号、4号),备用结扎。进行动脉分离的时候护士要备好蚊式钳以及规格为5×12的小圆针,用0号线缝扎。对患者做全喉切除术治疗后要做好气管内吸引工作,以免切口血液误入到气管中而发生误吸。将切除好的标本放置于弯盘,用无菌方巾覆盖,整个过程严格遵循无菌技术要求,做好无瘤处理以免肿瘤细胞种植以及感染事件。创面用温度适中的蒸馏水冲洗,确保没有出血后再次清点物品,无误,切口关闭。完成护理文书书写及切口处理。

1.2.3 术后护理 术后保持患者所在病房的温湿度与安静的环境,定期对其进行体温、脉搏及血压等体征监测。指导患者术后保持平躺最少8 h,头偏向随意一侧以便分泌物排出。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做好创口护理工作,在术后14 d内饮食都需要保持流质食物,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等容易被吸收的汤类,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做气管套管护理,如防止气管套管的脱落,无论是吸痰或者护理都应该仔细护理。帮助患者做好术后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手术护理方法干预下患者手术指标情况,包括: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度(VAS)。在两组患者完成手术后对其心理状态(焦虑心理、抑郁心理)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检测,分数越高提示患者负性心理越严重。在患者顺利出院前对其发放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情况调查表,分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选项,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分别应用t以及χ2进行检验,并通过()与[n(%)]做描述,若提示P<0.05表示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种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表1 两种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2.2 术后心理状态 观察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种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种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及理念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意识不断提高,以往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在于病情干预,而忽略了心理变化对治疗所造成的影响[4]。因此,以患者为本的新型护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覆盖到多个护理领域。护理路径经历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已逐渐贴合医疗与患者的需求[5],并成为医院多种疾病优质医疗服务的科学引导方法,在临床护理路径之下,医护人员要全方位的通过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为患者进行疾病治疗,让患者对于整个就医过程有更系统的了解,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保障对疾病的治疗、生活质量提高以及构建和谐护患环境。

相对于接受手术室护理路径配合的全喉切除术喉癌患者,常规护理配合下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感程度均相对较差,提示了手术室护理路径配合下不再是以往单纯护理工作盲目的执行,而是有计划的落实,对于每个患者实施个体性护理,在护理路径引导下高效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避免术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控制术中出血量[6]。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了显著改善,对护理内容满意度显著更高。提示我院制定的护理路径内容让患者了解到手术对其造成的影响,对各种负面情绪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侧面也提升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7-8]。

综上所述,对全喉切除术治疗喉癌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进行配合能够减少对患者机体伤害程度,避免负面心理对术后康复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提高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全喉喉癌手术室
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体质量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行成的原因观察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转录激活蛋白-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