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管理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2021-06-13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1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常规康复

张 琳

(大连市中山区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3)

脑卒中具有高致残和高致死率,此类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吞咽功能障碍,因为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受损,导致食物无法自口送至胃部,继而对患者机体营养的摄取以及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危害[1]。基于此,本文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随机抽选出60例,旨在探讨规范管理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划分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65.58±3.69)岁。研究组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7~84岁,平均年龄(65.51±3.74)岁。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家庭病房模式:护理人员应将病房环境干预工作做到位,同时指导患者常用药物的服用方法,并介绍相关疾病知识,给予简单的健康指导,嘱咐患者生活中需要关注的事项等。研究组给予规范管理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展开如下:①心理护理:患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基本都具有程度不一的负性心理问题,而负性心理将会对患者康复进展、疗护依从性以及心理健康带来恶劣影响,所以应该对患者给予负性心理的开导工作。总结不同患者的性格特点以及找出负性情绪存在的原因,然后向其提供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给予患者有力的支持、安慰以及鼓励,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诉求并耐心解答一切疑问,保证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及维持,最大限度消除一切负性情绪问题[2]。②健康教育:按照患者性格特点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力度,向患者普及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出现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措施、预防手段、康复训练以及正确吞咽方式等知识,以便患者对于自身疾病和健康知识认知程度的提升。为了能够进一步强化护理服务水平,可以将防治吞咽功能障碍的相关知识,制作成宣传册发放至每位患者,同时在病房张贴健康常识,或者也可定期举办座谈会以及组织患者观察健康知识视频,邀请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康复训练医师以及营养师等,对患者开展集中教育与指导[3]。③康复训练:a.唇运动训练。帮助患者开展唇运动的训练,指导其发出“b”以及“p”的音,训练口部张开以及闭合动作,同时开展缩唇练习,嘱咐患者尽力缩小双唇,练习时间为10 s,另外,在训练期间还可以应用冰块予以温度刺激,以便达到理想效果。b.舌肌训练:在钢勺中放入冰块,静置一定时间后再将冰块取出,而后就患者舌部通过钢勺做按摩操作,指导患者做舌前伸与侧伸的动作[4]。c.颊肌训练:指导患者行坐姿,双手置于其双侧的面颊处,保持指尖朝向口角的外侧处后协助患者完成微笑动作,利用手对患者口角外侧的上方做轻微牵拉操作,帮助患者的双侧颊肌展开口角朝向外部的延展动作。d.软腭训练:指导患者发出“啊”的音,当发音时,患者软腭将会展现和吞咽类似的动作,而后需要刺激患者腭弓以及扁桃体窝[5]。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吞咽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予以比较及观察。①护理满意度:将自制的护理满意评价表发给患者与其家属,而后由专人统一收齐后整理统计。②吞咽康复:将洼田氏饮水试验确定为吞咽康复功能恢复的判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3项内容。患者吞咽障碍获得明显改善效果且饮水试验判定为Ⅱ级,则确定为显效;患者吞咽障碍有所改善且饮水试验以先前的Ⅳ以及Ⅴ级,改善至Ⅲ级,则确定为有效;患者吞咽障碍未获改善且饮水试验判定为Ⅲ级以上[6]。③生活质量:按照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四项指标如下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社会职能,每项指标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5.0软件完成数据的分析,满意率、康复效果以[n(%)]表示,行χ2检验;生活质量以()表示,行t检验。若数据之间存在组间差异性,则以P<0.05展开。

2 结果

2.1 护理服务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远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n(%)]

2.2 吞咽康复效果 研究组患者吞咽康复效果远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针对两组患者吞咽康复效果予以比较及观察[n(%)]

2.3 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组患者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社会职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当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概率逐年递增,主要是由假性球麻痹所引发,而真性球麻痹所致的人数较少[7]。有文献[8]报道,有将近一半的脑卒中患者在后期有可能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如果想要恢复其吞咽功能,首先须恢复神经功能,其次也要保障神经功能的重组代偿能力健康。。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吞咽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提示规范管理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显著。主要原因是:规范管理护理模式是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康复训练指导、语言功能的恢复、负性心理的开导以及疾病健康知识的宣教等护理方法为一体的一类新型现代化护理体系,侧重于多学科的有效配合,并且将“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思想贯彻在护理工作中,为患者的吞咽功能尽快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9-10]。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提供规范管理护理模式,可为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高、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的优化给予巨大的帮助以及支持,故临床可积极提倡并应用此种方式。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常规康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