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效果分析

2021-06-13李士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下肢血栓剖宫产

李士兰 肖 红

(滨州市妇幼保健院(滨州市儿童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0)

剖宫产手术为目前妇产科最为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其主要指的是不通过阴道进行胎儿分娩[1],而是通过手术切开母体腹部及子宫而分娩婴儿的过程,剖宫产手术是解决难产和一些产科合并症,挽救胎儿以及产妇生命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案[2]。在实施剖宫产手术后,受麻醉以及产妇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妇需要一段时间的卧床休息,在此过程中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3],给产妇的术后健康和恢复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和威胁,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通过运用一些预防性护理措施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以促进产妇更好的恢复[4]。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为剖宫产产妇218例,均由我院妇产科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分析了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为剖宫产产妇218例,均为我院妇产科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按照其剖宫产术后所应用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全面预防组与常规预防组。全面预防组109例产妇中年龄最大的为39岁,最小的为21岁,平均年龄为(27.93±3.25)岁,孕周最长的有41周,最短的有36周,平均孕周为(38.27±0.56)周,手术时间30~52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38.64±3.72)min,初产妇有68例,经产妇有41例;常规预防组109例产妇中年龄最大的为38岁,年龄最小的为20岁,平均年龄为(28.04±2.73)岁,孕周最长的有42周,孕周最短的有36周,平均孕周为(38.25±0.66)周,手术时间32~51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38.67±4.24)min,初产妇有70例,经产妇有39例。全面预防组与常规预防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伦理委员会对本次试验研究的相关内容、目的与方法等均进行了审核,同意本次试验研究的实施。

1.2 方法 常规预防组产妇行常规预防护理服务,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实施心电监护,监测术后生命体征,观察临床表现变化,给予体位、环境及生活护理等[5]。在产妇麻醉消失后指导产妇进行产后适当运动,并定期协助产妇翻身,全面预防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全面预防护理方案,除与常规预防组患者相同的上述护理操作外,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该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关知识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与说明,让产妇和家属了解这一疾病的特点、预防方法和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并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6],缓解其心理负担与压力,促进产妇的更好恢复。②术后早期活动指导。剖宫产术后护理人员应该帮助产妇保持6 h的去枕平卧体位,产后6 h内应该被动活动为主,6 h后以主动活动为主,具体方法如下:a.可以将产妇的床尾稍稍抬高6°左右,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产妇可以放松大腿,并以最大的程度向上进行脚尖勾起,以产妇无疼痛感为限度,每次练习5 min,每分钟应该进行5~6次[7]。产妇也应该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与指导下进行踝关节伸屈反复练习,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进行下肢运用,每次的练习时间在20 min左右。b.护理人员应该指导产妇家属帮助其做下肢被动运动与按摩,协助患者进行足外翻以及趾踝关节运动,自上而下对产妇的双侧下肢进行环形按摩,拍打大小腿肌肉,时间为2 min,同时应该被动屈伸产妇双侧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趾关节,每隔关节的活动时间为2 min,并每隔1~2 h协助产妇翻身1次。在产妇去枕平卧结束后应该鼓励产妇进行床上主动下肢、踝关节屈曲、内外旋转等活动,活动产妇的关节以及肌肉,并嘱咐家属和产妇尽量早一些下床活动,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限度与时间,以散步为主,每次时间控制在5~10 min,每日3~5次即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下肢肿胀、疼痛和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概率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在产妇出院当天进行满意度的调查与统计,向产妇和家属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并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向其讲解每一条的基本内容,保证产妇及家属全面掌握问卷内容,之后由其自行对问卷进行填写,主要的评价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理及时性等相关内容,问卷调查的满分为100分,产妇评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产妇评分60~79分为基本满意;产妇评分低于59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全面预防组与常规预防组产妇的有关数据资料,并通过SPSS20.0实行处理与分析,用(n,%)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检验的方法为χ2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相关指标护理效果 全面预防组产妇下肢肿胀、疼痛和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预防组产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相关指标护理效果对比分析[n(%)]

2.2 护理服务满意率 全面预防组产妇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预防组产妇(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对比分析

3 讨论

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产妇造成的影响与伤害,促进产妇的更好恢复,还可以提高产妇的满意率,让产妇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8]。全面预防护理是一种集全面性、优质性和针对性为一体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其让产妇及家属掌握了更多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的知识,疏导了产妇的负性情绪[9],同时根据产妇恢复的不同阶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运动干预,通过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促进了产妇下肢血液循环,同时也掌握了运动的限制,避免产妇出现不适感,从而减少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10]。通过试验统计与分析可知,在下肢肿胀、疼痛和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概率的比较上,全面预防组产妇明显低于常规预防组产妇(P<0.05);全面预防组产妇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预防组产妇(P<0.05)。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产妇提供产后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实施全面预防护理,可以减少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的出现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让产妇获得了更加满意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应该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剖宫产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