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课堂

2021-06-12王凯乐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构建生活化

王凯乐

摘要:新课改以来,课堂生活化逐步扩展成为一种趋势,成为必然。特别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生活化是其教学的来源和归宿。基于此,笔者从生活成为课堂的锦囊、课堂成为生活的缩影以及生活成为课堂的检验三方面展开阐述,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课堂。

关键词 构建;道德与法治;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164

一、生活素材成为课堂的锦囊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时效性和社会性,仅依靠教材中固定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教学所需。而生活素材恰恰是丰富的素材资源库,是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师应在生活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汲取相关生活资源,丰富拓展课程内容,让生活素材成为课堂的锦囊。生活素材的选择要把握“新”、把握“近”、把握“量”。

(一)要把握“新”,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生活素材筛选也应与时俱进。如若不加辨别地随意使用陈旧素材或者同一个事例多次重复运用于不同课时,常常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甚至引起学生厌倦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要养成生活信息收集的意识和习惯,不断更新自己的素材库拓宽知识面,并能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生活素材的“新”可以是当下的社会热点、时政新闻,也可以是身边的小事。例如今年的新冠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就是有力的教学素材,在七年级生命的思考、走进法治天地;八年级勇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理解权利义务;九年级我们共同的世界等单元的教学中都可以融入疫情相关新闻。时事进课堂让学生耳目一新,同时也是教师以身作则逐步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和生活的意识。在新闻寻找、筛选、提取过程中,互联网不可或缺。它是教学中的辅助工具,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有效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实现了足不出门却能尽知天下事,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素材收集至关重要的途径之一。但是在注重素材“新”的同时还要讲究严谨与准确,要紧扣教学目标为知识点服务。避免使用道听途说、未经证实、不切实际的新闻,而这些假新闻同样源于互联网。显而易见,网络是个矛盾综合体,在带来便捷之际,不和谐的声音也随之而出充斥其中并能如病毒般快速传播,这就导致假新闻横行、泛滥成灾。在虚假与真实相交织的信息时代,教师也易被舆论所误导。一旦将谣言当生活素材搬上课堂,加之初中生阅历浅、分辨能力较弱,对于素材的质疑能力不强,结果便是教师成为谣言传播者,课堂即为谣言发散地。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是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增强。当未经证实的生活素材出现反转,难免会影响学生长期以来树立的正确价值观,甚至对教师产生信任危机。因此教师在生活素材的选择上要慎重严谨,一定要符合教学目标且对相关素材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之后再将其引入课堂。

(二)要把握“近”,要贴近中学生日常生活,离学生更近,展现其真实生活,而不是以教师角度成人角度出发。教师为学生拍摄的日常学习、活动场景的相关照片,记录下的点滴都可以成为课堂生活素材,充实课堂内容。熟悉的生活素材、相似的体验更有针对性更易引发学生共情,产生共鸣,益于教学的开展。乡土资源也是现成的生活素材库,学生对乡土资源的熟悉程度高,在课堂上的恰當运用,学生会有话题感和想要发言的欲望,常常能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激发爱国情怀,实现课堂由物质层面向思想层面的飞跃,价值观在润物无声中得到升华。

(三)要把握“量”,生活素材筛选在质不在量,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过量不等于教学效果的成倍叠加,反而很可能是大打折扣,降低生活素材的使用价值。因课堂时间有限,过量的生活素材会导致学生眼花缭乱无法进入情境,只流于表面而没有深入体验思考,这无异于牛嚼牡丹、囫囵吞枣,同时也影响课程进度。因此要通过不断对比筛选,不要纯粹为生活化而生活化,要把握“量”,要适度。

二、课堂成为生活的缩影

构建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课堂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生活化素材的有效运用。生活素材的引进、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术化、复杂性的知识转变得浅显易懂。特别是法治模块,法治内容专业性和理论性强,较为抽象,在此之前的基础教育中涉猎甚少,且与中学生生活衔接性较弱,更需要以生活事例为依托[1]。生活素材可以运用于教学各环节,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的再现、生活的缩影。

(一)课堂导入精挑生活化素材

导入在教学中有着一锤定音的作用[2]。课堂导入要精挑生活化素材,精彩的导入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求知欲,为后续环节做铺垫。以社会热点、日常情境、时政分享、影视资源、课堂小调查等为切入点,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常见的生活化导入。如《尊重他人》,教师以学生熟悉的情境——自我介绍导入,通过三位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做自我介绍,同学分别给出视而不见、随意喧哗、认真倾听的不同表现,从而引出“尊重”这一主题。在《法不可违》一课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圆规尺、天平、指南针,通过精挑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引导学生回答,理解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法律保障公平公正、法律为行为指明方向,进而提出法不可违。

(二)教学过程无缝对接生活化素材

首先,创设生活化情境。生活化课堂主要基于创设生活情境,情境创设不是凭空捏造的,仍然要以学生亲身经历、所见所闻等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事件为原型,要符合生活实际且具有启发性。还原生活化实景,让学生仿若身临其境,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思考、探究、碰撞、分享,最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解决真问题。例如《做负责任的人》一课,教师可以创设班委改选情境,展现主人公“想参加”、“想放弃”、“决定承担责任”三个矛盾场景,让学生在不同情景中思考、探究、讨论,得出要做负责人的人,并由此反思自我。

其次,丰富活动形式打造生活化课堂。活动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成功的活动设计,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教师可以仿照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会活动将其引入课堂,如模拟法庭、座谈会、角色扮演、直播热线、辩论赛等。活动的开展要鼓动全员参与,人人都是课堂舞台上的主角,做到公正与平等。在《预防犯罪》一课中,教师将课堂当法庭,进行某一少年犯罪事件的庭审还原再现,因犯罪者年龄与中学生相仿,活动开展时更易触动学生的心弦。全班在角色扮演、辩论、法官讨论等环节中切身体会“违法无小事”这一道理。

最后,问题设计生活化。问题设计要体现生活化,要有层次和深度,能够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教师要钻研教材、活用教材,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这两框内容,聚焦问题设计。以学生已有生活为基础和依据,个人经验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达到生生、师生经验的碰撞、共识,进而从课堂延伸至生活领域。既贴近学生实际,又具有指向性、思辨性、开放性,避免了形式化和答案唯一化。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课中,教师以金马奖典礼上台湾导演的“台独”言论引发爱国明星拒绝颁奖的这一真实事件,创设情景问题。“假如,你也在颁奖典礼上,听到如此言论,你的态度是?有何言行?”学生在问题的思考回答之际,也是教师对其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的好时机。

三、生活成为课堂的检验

(一)实践性作业

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环节,而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复归于生活,让生活成为课堂教学成效的检验场。作业是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和拓展,因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实践性这一显著特征。在本课程中进行实践性作业是德育所需[3]。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只有走出课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才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体验生活、反思生活、适应生活。实践性作业种类繁多,其设计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立足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设置一定难度,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充分发挥其潜能。如辩论赛、社区志愿者活动或者现身法庭观摩庭审,实现“零距离”法治教育,直接体悟法律的公正与威严。这些实践性作业相较于枯燥乏味的做题,其寓教于乐,充分展现学生个性,易于激發学生兴趣。并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明确自身定位和社会责任,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生活化评价体系

生活化评价体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动态过程,它以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生活态度、能力及其他行为表现为观察点,及时记录,作为评价依据。在中考以分数论英雄这一前提下,笔试成绩仍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标准[4]。会背诵知识点,笔试分数高不等同于对道德知识的真正理解,不等同于已将其内化为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更不意味着能够外化为实际行动。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是纸上谈兵,极易造就高分低能,甚至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初衷,不在于成绩的高低,而在于初中生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的提升,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以理论指导实践,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至实践,最终实现知行统一,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评价要使用生活化评价体系。

从教材上看,道德与法治课总体设计从中学生自我发展出发逐步扩展到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世界,涉及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由此可见这一学科一旦与中学生生活脱离联系,也就意味着德育内容成为真空[5]。那么其评价标准亦是如此,不能再以成绩为唯一定论,而是注重于过程,以生为本,更加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事之道。除此之外,中学生人格的塑造也是生活化评价体系指标之一,中学生心智尚处于发展阶段,甄别信息能力弱,易受到诱导,进而阻碍人格发展。道德与法治在中学生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因此要纳入生活化课堂评价体系之中。

生活化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以中学生日常生活和健全人格为主,如果仅从教师角度评价就具有不全面性和主观倾向性,因此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如增加生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分、评价。同时进行家校联合,家长配合教师,为自己孩子的行为表现打分,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连贯与一致,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保证公正性、全面性与科学性。在家校的共同合作下,促使学生将道德知识不断巩固、深化,内化为良知,外化为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王婷婷. 《道德与法治》课中法治教育的生活化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9.

[2]闫思齐. 《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策略探索[D].洛阳师范学院,2019.

[3]潘卓翡.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性活动设计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9(15):74-75.

[4]张莉莉.《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02):24-25.

[5]齐笑蕾.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7.

[6]赵洪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J].文教资料,2019(11):198-199.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项目编号:19YJA710060.此文受到绍兴文理学院裘斌工作室的大力支持.通讯作者马义米.

绍兴文理学院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构建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