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初师范训育刍议

2021-06-12牛君霞马丽

关键词:师范教育师范学堂

牛君霞, 马丽

(1.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6; 2.成都大学 师范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6)

甲午一役后,世人对西方的学习从“器物”转向“制度”。文明世界的隆替兴衰,绝非仅在造船、工业一时之事,国民智力、道德、教育水准的提高,才是永远成败之端。然时局日急,唯有兴学育才,方为救急之法。兴学之重,首在师资。1897年,盛宣怀创立南洋公学,首办师范院,此为中国师范教育之嚆矢。自此之后,师范教育始终肩负着“革旧习,兴智学”、定“群学之基”的历史重任[1]。“训育”一词最早来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①。19世纪末,经由日本,主要通过公开出版物、教育学者、留日学生三种途径传入我国[2]。师范作为教育之母,其训育有着特殊使命。师范教育的特点,便在师范教育的训育[3]。目前学术界对于“训育”这一主题已有一定的探讨,在时间上,主要集中于民国之后,于清末民初时期探讨较少;在主题上,主要集中于高校训育制度、训育思想或中小学训育方法以及训育课程等的研究。因此,相较而言,对于师范教育的训育研究鲜有提及②。有鉴于此,笔者在爬梳相关史料基础之上,于清末民初时期师范训育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和实践进行一定的钩沉,并做出一定的历史评析,最后得出对现实的启示。

一、清末民初师范训育的时代背景

自洋务运动兴办学堂以来,清廷企望培养出精通“西文”“西艺”“西政”的“异才”,以适应时事的需要。然创院虽易,求师甚难[4]。这种“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师资难以满足新式学堂对教师的要求;二是外国教习水土不服,非长久之计。兹分述如次。

传统的师资难以满足新式学堂对教师的要求,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传统教师无新式课程知识的储备,二是科举取士带来的后遗症,使师道之风下移,教师从教意愿不高。就知识储备而言,清末学校教学内容为“四书”“五经”,科举考试以此为主,并以八股文为论题模式,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学子穷年矻矻,终日所学“八股文而已,试帖而已,他非所习也。帖括之外,无文章;讲义以外,无事业”,时人将此称为“圣贤糟粕耳、腐败章程耳”[5]。此状终使学子“读书未尽乎史汉,于古今治乱之理,茫然无所知,而遑论乎时变。”[6]最终“问之以天文学,则曰未能也;问之以地理学,则曰未能也;问之以技艺等学,亦曰未能也”[5],“问以兵法而茫然,叩以礼制而昧然,质以格致性道诸学,更目瞠然,舌矫然,而罔知所措或且强为之说”[7]。这样的“拘墟迂陋,鲜见寡闻”之人,实非能堪任新式学堂之师。就师道而言,清末时期,学子担任教师者,其目的主要有二。首先,为了生存。“为师者,一年之馆谷也”[8],“束脩而已”[6]。其次,清末新式学堂虽建立,但科举制度的路径依赖仍存,士子视科举为正途,教师从教亦为下次科举做准备。“科第而已,他非所计也”[6]。至于如何教学生,则关注较少。“今之为师者,拥皋比,计脩脯,而于生徒之如何教育,如何裁成,视为后也。”[9]学生评价老师,仅以是否能帮其考取功名为准绳,师生关系变质,师道下移。“及门之中,偶有博一衿,掇一第者,莫不从而郑重之日,唯师之功,于是执贽之费酬谢之议,斤斤于厚薄之间者,唯恐不及。嗟乎!师道如此,子弟之被其贻误者,岂浅鲜哉?”[6]时人叹曰:“古称师道尊严,而末世竟同于江河日下,更何望人才辈出,为国家之柱石。”[7]“吾常见今世之为师者矣,拥皋比,登讲席,非不赫然其可观也,试考其德行之若何?足以为表率否?不能也”[6]。真是求科举之师,虽千万人而易得,但求学堂之师,虽一二人而为难。

外国教习水土不服,非长久之计,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外国教习质量堪忧;二是实际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丁韪良认为清廷自洋务运动兴办学堂以来,一直聘请外国教习以解决师资问题[10]。然则“唯华人自习为师,乃为美事。西人日人,止可借为学步,非可长作师资也。”[9]首先,外国教习中不乏滥竽充数、学问拙劣者。“其聘用西人者,半属无赖之工匠,不学之教士。”[11]其次,外国人担任学堂教师,实践中已暴露出诸多缺点:西人语言不通,教习上课每发一言,必俟翻译,辗转口述,强半失真;因自幼生长环境不同,其教学方法相互龃龉;外国教习对中国旧学所知不多、不透,讲授时难免会“拨弃本原,几成左衽”;不同国家教习语言不一致,对同一问题阐述迥异,使学子混淆概念;外国教习俸禄普遍高于本国,给国家造成财政负担[12]。

鉴于上述诸般事实,兴办师范学堂,培养本国师资,洵为知本之论[13]。“不然学堂林立,学生充牣于其中,遂日望人才之辈出,是何益于田亩具存种粒皆备,而无播种之人”[6]。师范学堂从创办之初,就以培育学生精神和德行为主旨。“锻炼精神,磨砺德操,在为教员者最为重要,故教师范生徒,务涵养优良高尚之性情,使不萌卑鄙陋劣之思想。”[14]“夫师之一举一动,皆为学者效法,不特口舌传授已也,即品行性情,亦息息相感。”[9]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传统尊师重道文化的延续;二是清廷统治者意识到,只有在“教育之母”的师范学堂,稳固“中学”之基,日后才能培养出顺从国意的学生,不让“西学”颠覆政体,从而实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变革精神。“师范生徒人人皆宜自振,又宜相戒,其心术不可不正醇,其言行不可不忠信”[15]。师范教育的训育,在以上背景下由此展开。

二、清末民初师范训育的基本内容

清末至民国初期,师范训育处于萌芽与探索时期,训育在理论上始见端倪,然而还未能引起同实践的联系[16]。及至民国成立,1914年12月,民国教育部发布《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第一次正式规定“师范学生采严格训育主义,俾将来克尽教师之天职”[17]237。由此拉开了师范训育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历史帷幕。

概览清末民初时期师范训育内容,主要是零星散见地分布在不同的文本中,未成系统化[17]229。经笔者整理后发现,主要体现为四个层次:品格德行的重视、爱国精神的培养、本国文化的培植、体育精神的重视。兹分述如后。

其一,品格德行的重视。1897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师范院立学宗旨中的“五格”内容,对师范生品格规定尤为详细。其认为师范生不仅要“勤学诲劳”“志慕远大”,还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使自己“无畛域计较,无争无忌,无骄矜,无吝啬,无客气,无火气”,最终达到“性厚才精,学广识通,行正度大,心虚气静”[17]153。其后,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设置师范斋,尤重德育,强调师范应该以“伦理道德”为先,这是“培植人才之始基”[18]。京师大学堂师范斋创办后,全国零零散散地开始兴办师范学堂。如1902年创办的乐西师范学社,其宗旨为:“本学社教育,兼重体智德三科,而尤以德育为标准。”[19]可看出,不管是设在天子脚下的京师大学堂,还是远在下层县市的师范学社,均重视师范生德行的培养。1903年5月,清廷命张之洞、张百熙及荣庆共同修订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11月奏陈修订后章程,同月奉上谕颁行,即《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自此开启了师范教育制度化的尝试。其中,《初级师范学堂章程》所规定的训育内容,为此时全国初级、优级师范学堂等训育之主旨。其强调师范生的要务为“变化气质、激发精神,砥砺志操”,且要“敦品养德,循礼奉法,言动威仪足为模楷”[20]400。1912年,民国肇造,政体更新。同年,教育部颁布《师范学堂规程》,训育强调师范生应“独立博爱”“尊品格而重自治”。

其二,爱国精神的培养。师范教育唯一之使命,重在训练师资,而教师培养当以精神问题之训练事项为最重要[21]。师范生徒将来有教育国民之重任,当激发其爱国志气,勉以劝学诲人,为对国家尽义务[14]。京师大学堂章程总旨开篇即道:“京师大学堂之设,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并且强调各学堂要“谨遵此次谕旨”[18]。1904年,《初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国民之智愚贤否,实关国家之强弱盛衰;师范生将来有教育国民之重任,当激发其爱国志气,使知学成后必当勤学诲人,以尽报效国家之义务”[20]400。民国成立后,1912年颁布的《师范学堂规程》中亦明确规定:师范生要“爱国家,尊法宪,为充任教员者之要务,故宜使学生明建国之本原,践国民之义务”[22]。

其三,中国文化的培植。清末的新教育是“传统的封建文教体制边上长出来的新东西”[23]。“查泰西各学,均有精微,而取彼之长,补我之短,必以中学为根本。”[17]147《奏定学堂章程》办学宗旨规定“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17]197同时,清廷又颁布《学务纲要》,要求“京外大小文武各学堂均应遵谕旨,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正合三代学校选举德行道艺四者并重之意”[17]197。1906年,学部右侍郎严修执笔,专门拟订《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此后“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正式确立。而“忠君、尊孔”系中国政教之所固有,而亟宜发明以拒异说者[24]。就师范教育而言,《初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孔孟为中国立教之宗,师范教育务须恪遵经训,阐发要义,万不可稍悖其旨,创为异说”[20]400。其后,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此举在男尊女卑的中国传统社会,开启了女子师范教育之先河。但其训育内容仍然以传统中国文化之女德挂帅,“今教女子师范生,务时勉以贞静、顺良、慈淑、端俭诸美德,总期不背中国向来之礼教与懿媺之风俗”,女子应该知守礼法、做贤母,其他自由的想法和行为,比如不谨男女之辨自行择配,或为政治上之集会演说等事,务须严切摒除,以维风化[20]574-576。女子对于父母、夫婿,总以服从为主,凡为女子师范教习者,务于此旨体认真切,教导不怠[20]578。以上所述对本国文化的强调,最终落实在课程的内容上。翻看清末时期师范学堂之课程内容,伦理、经学几乎是所有师范学堂的必修课。伦理以学习古代诸贤名理、各朝学案等为主,经学以《书》《诗》《论语》《孝经》《孟子》等为主,此外女子师范学堂的伦理课增加《列女传》《女诫》《女训》《妇学》等中国传统文化读本[20]243-244。

其四,体育精神的重视。1891年,康有为在长兴办学,借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言为学纲[25]。弟子梁启超在《康南海传》中对其做了进一步解释:“其为教也,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体育亦特重焉。”[26]174而梁启超本身也重视体育,提倡学校应兴办体育,锻炼国民之体魄。严复认为中国“积弱积贫”的根源就在于“民力已苶,民智已卑,民德已薄”,其后必须“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以此培育“真国民”,因此应该倡导“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方针[26]285。而“鼓民力”即提倡体育,使国民拥有健康的身体。可以说,上述“三育”并重和重视体育的思想,为之后的教育宗旨和学校章程的制定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理论坐标,对近代办学方针的变革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27]。维新运动后,国人体育观念发生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将西洋兵操引进学校教育,二是女子体育得到重视[28]。这在师范教育领域亦有所表现。京师大学堂师范斋规定“中国圣经垂训,以伦理道德为先,外国学堂于体育智育之外,尤重德育”[18],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体育的位置。癸卯学制建立后,《初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身体强健,成业之基;须使学生常留意卫生,勉习体操,以强固其精力。”[14]明显看出将体操作为开办体育的重要形式。而对女子教育的重视,在《女子师范学堂令》中规定:“女子必身体强健,斯勉学持家能耐劳瘁。凡司女子教育者须常使留意卫生,勉习体操,以强固其精力”,并且强调废除女子缠足等陋习,保护女性的身心健康[20]577。民国成立后,训育中对体育的重视一直延续,1912年颁布的《师范学校规程》第一条即为“健全之精神宿于健全之身体,故宜使学生谨于摄生,勤于体育。”[17]702

综上可知,清末民初时期师范训育的内容较为全面,涉及德行、爱国、文化、体育四个方面。而且清末和民初之间对训育的内容有着一定的继承性。德行品格、体育和爱国精神延续性最好,没有因为民国成立后政体更新出现很大的变动,而本国文化的培育在清末时期比较突出,这是清廷在面对来势汹汹的西学潮流时,尝试以传统经典来规范人心,亦为清末典型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政教方针的彰显。

三、清末民初师范训育的实施方式

清末在涉及训育方式的文字中,专门针对师范训育的资料很少。其主要介绍了小学阶段儿童的训育方式:儿童校外监督法、贮金训育法、讲堂讲话法[2],但是对寄宿舍于师范训育的重要性多有提及。从后期民国的资料可知,师范生训育确是以寄宿舍为主。“师范教育在实施训育时,特设寄宿舍勒加训诲。”[29]1905年《保定初级师范学堂寄宿舍总则》第一条主旨规定:“设寄宿舍之主旨,首在使学生通晓管理及服从之关系,并养成遵守规律秩序之习,及由共同生活上唤起普通感想与同情之念,以涵养顺良信爱威重等之德性”[30]。此例可与后期民国学人的资料相互印证,此处通过清末寄宿舍中具体的训育方法,间接窥探其时的师范训育方式。

寄宿舍制度首创于泰西各国,由来甚久。纪元以前,如希腊、埃及,即已行之[31]。纪元之后,神学盛行,寺院僧侣寄宿尤多,自是而后,孤儿院、盲哑院、感化院更是推行寄宿舍之制[2]。其后传入日本,然寄宿制首次运用,实在日本师范学堂。“惟寄宿舍制度考明治初年(1868),各县之师范教育学校寄宿舍。”[31]20世纪初,随着大批留日学生的归国,带入此制,并运用于新学。日本学者真田幸宪认为:寄宿舍制度是达成训育目的的重要方法。此制具有培养学生“养成规律之习惯、勉励学问、锻炼性格、健康身体、尊重交际”等优点[32]。清末时人讨论寄宿舍之价值时亦认为:“学校之寄宿舍为训育上最有力之机关,而有陶冶生徒品性之绝好机会。”[33]寄宿舍不仅为食宿之地,实训练修养之重要机关矣[34]。寄宿舍是师范生的“礼仪之修养所、友爱之修养处、勤劳之风养成处、审美趣味培养处”,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师范生精神的统一[35]。

从现有资料看,寄宿舍中实行训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设置一定的场域。如1905年保定初级师范学堂设立自习室和谈话室,且当时自习室因限于地暂以讲堂充之[30]。这一举措一直延用至民国时期师范训育的实施,1915年,江苏第三师范学校亦设置自习室和谈话室。并规定自习室“不得以谈话妨碍别人作业、不得高声喧哗做游戏、不得私阅小说、不得存放故纸废物”[36]。二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清末此举主要在寄宿舍核心人物舍监的指导下完成。舍监主要负责学生的训育及其卫生[35]。资料显示,当时的舍监应该具有这样的资格:不可不有至诚澈于人心之德、当有一定之人生观、不可不通青年心理、对于青年当有同情心、为青年之友、有变通之才、一校内主持上下级[35]。当时寄宿舍具体的训育方法,经整理后,如表1所示。

表1 清末寄宿舍训育方式一览表

从上表可知,当时寄宿舍内的训育方式从礼仪、招待、会议、劳动、谈话等层面展开,兼顾学生社交、合群、运动、德行、师生关系、社会化等维度的培养。这亦和1903年《学务纲要》要求各学堂要对学生的品行进行一定的考核,分言语、容止、行礼、作事、交际、出游六项的精神一脉相承[17]200。于师范生而言,礼仪层面如集于一室受朝礼、夜礼、开学礼、毕业礼、名人莅校演说等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格德行、本国文化及爱国精神;而劳动层面如去运动场共游戏、扫除及拂拭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现师范生体育的精神。但是不免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存在管得太严,侵犯学生个人隐私等现象。如“学生休日或归省,至来校时携有果物,应分配于舍监室”“共入浴所”等。1914年,陕西女子师范学校的袁希涛感到此管理有“厌苦或冲突之弊害”[37]。民国时期有人为此批评道:“清末训育主张严厉主义、禁止主义,学生所处之地位绝对的不能自由,以严重之规则部勒之极,其弊身心失其活动能力,缺乏自动机会,养成其依赖性质。”[38]

四、清末民初师范训育的历史评析与启示

清末时期,师范和训育作为舶来品,开始在近代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就清末整个教育而言,训育主要是通过制定和要求学生执行严格的学规章程来维护学校的风纪,如《各学堂管理通则》《学务纲要》等,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多采用干涉和禁止的做法。相较而言,师范学堂的训育略显“温和”,更加突出了以传统的儒家思想和本国文化来感化其心性。民国之后,训育逐渐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开始在师范学校确立下来。

从训育内容上来看,有几点值得深思。首先,清末时期,学人能够将师范训育和其他训育进行一定的区分,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他们在学习西方的实践中,认识到“师范学堂为教师造端之地”,自然对师范生的培养要有所不同,注重了师范教育的独立特质。其次,清末时期师范的训育,总体来说是注重师范生的个人修养、德行和品格的陶铸。盛宣怀在办理南洋公学师范馆时,虽未明文规定师范生的德行,但其内容主要是教师的个人修养与品格塑造。京师大学堂师范斋之后,“楷模”“德育”“伦理道德”为培养师范生之第一义。及至民国时期,德行的培养一直是师范生培养的重中之重。再次,师范学堂对体育精神的重视。自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呼吁体育之重要性后,师范生身体的康健,体育精神的培养一直出现在师范训育的文本中。最后,从清末到民初,师范训育从着重个人修养开始向学生自治、鼓励合作的精神转变,这亦为近代民主思潮勃兴影响的后果。

师范学堂师范生的训育亦即目前对师范生师德的培养。自2018年以来,党和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师德相关政策。《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提出“要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20)启动“师德养成教育全面推进行动”。《教育现代化2035》(2020)提出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2020)提出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39]。由此可见师德在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清末民初时期是我国培养教师的奠基时期。一个事物建立初期确立的品质必将极大地影响这一事物后续的走向[40]。其注重师范生德行、人格的培养理念,亦为晚清面临中西文化价值冲突时对中国传统师道的坚守。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之一。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引导学生既成人又成才[41]。从培养的方式来看,清末时期以实行寄宿舍制为主,采用舍监负责制,对学生实行监督管理,养成良好的品格和纪律意识,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某些方法现在看来仍然有借鉴意义。仪式对于学生的感化作用,运动会谈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等,目前来说都是培育师范生师德的有效途径。

注 释:

① 在赫尔巴特的教育体系中,训育是其重要内容。1987年,李其龙先生译介了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与《教育学教授纲要》,此乃目前学界认识并了解训育的主要渠道。其中,德文Zucht被译作“训育”。详见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133页。

② 笔者以“师范训育”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截止目前,仅有3篇文献论述师范教育训育问题,其分别是:周小喜、李美香《论民国中后期武冈中等师范学校训育实践——以武冈境内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为例》,《当代教育论坛》2016年第1期,第79-86页;申卫革《师德何以可能?——基于民国师范院校训育制度的分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年第5期,第3-7页;石攀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师范学校训育问题探讨》,《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9期,第74-77页。

③ 朝礼夜礼者,则检查舍中人员之有无维持舍中之严肃至要之事也,夫子弟在家庭朝夕伺候父母长上,父母见其子弟之达者,莫不欣然色喜,而无所择故。舍监舍生之间亦必养成家之爱情、由爱情中生一种之礼节,则其礼节不严而威矣,所以点检等称宜改为朝礼夜礼。具体方法为,舍生从室长指挥,整列于所定之场所,依部长为先导,待舍监至而付以番号。舍监去后,乃静肃解散。(资料来源:梦雏《寄宿舍之研究》,《直隶教育杂志》1909年第20期,第11-17页)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师范学堂
“美育视域下的音乐师范教育教学价值重构”学术研讨会线上召开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晚清师范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