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分析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21-06-12林坤华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6期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应对策略存在问题

林坤华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只是单纯的实践探究,更为核心的在于所开展的活动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有内容、有深度的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才具有自我提升的价值。反观过去传统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师一味将关注力放在活动的表面形式以及活动结果上,忽略了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和问题。而在创新教育、引领教育的快速迭代下,一系列优质的教学方式开始涌现,并被广泛应用于实践教学,教师也在此环境下不断提升自我专业化程度,以更具创造性、引领性的育人观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使其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散数学创新思维、提升数学专业能力。这种创造性的转变和突破性的飞跃是促成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深度融入课堂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助力学生增强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的重要基石。

一、集中聚焦,发现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存在问题

1. 弱化“综合与实践”活动教育程度。

“综合与实践”活动教育的深入程度决定了数学教学新常态的形成,而其程度较弱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现实教學中,很多教师还秉持着较强的传统课堂教学思维,将课堂授课、理论育人的教育观一以贯之,实际上,陈旧的传统育人之道已经难以适应现代高速迭代的教育模式了,换句话说,传统之路面临的缺口太大,开往创新育人的列车逐渐脱离了创新教育的时代轨道,在这种境况下,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自然难以强化。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追本溯源,牢牢抓住教育理念这一核心,从根源处找到问题,才能针对其设计相应的应对措施。

2. “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定位不清。

对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定位模糊不清是教学通病,但也难改,可凡事只有找准核心,并精准执行,就能达到最终目标。教育事业亦是如此,只有掌舵人把握好教育之帆的行进方向,才能带领全体学生在数学海洋中朝着目标准确前行。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目前,很多“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还只是停留于表面,活动形式单一不说,活动内容更是浅显不具深度,给人一种形式主义感,失去了教学的本质,导致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所获远远不及预期。另外,模糊的教学定位使教学目标的设置偏离要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无法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相反,只有结合多形式、多维度、多创新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并赋予其以较强的目的性和执行力,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获得个人学科素养的综合性提升。

3. “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体系不全。

每一学科的教学都需要一套完整的体系指导,零散的教学管理架构是很难实效综合性的教学指导和管理的,但这正是目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中的一大痛点,对于“教”“学”皆具有不利影响。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小学生,标准化的管理教学十分关键,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年龄层次要求教师在教学指导中需设置专项育人计划,只有建立标准化的完整体系,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综合与实践”活动,才能使其自主自觉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研习和动手操作中,才能实现“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体系的高度完善,但就现实状况而言,这一难点的突破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二、精益迭代,探究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开展策略

1. “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量化,迭代传统,精益教学。

在实现教学“质”化之前,首先需先达到“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量化,在一定量的基础上,相关教学才能更好地对传统教学进行快速迭代,才能推助精益教学的施行。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科学延伸,但其又与基础数学教学有所区别,不单单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解读,而是将知识的窗口开至更大,融合到“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提高教学的深度,并通过设置开放性、探究性的教学课题,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沟通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理解。同时,在“综合与实践”活动量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进行初步迭代,不断发现新的教学创新点,取其中之亮点,去除其中之糟粕,促进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精益化,以促进学生数学综合学习水平的提高。上述种种要求都是基于学生这一主体的学习发展所作出的具体要求和教学规划,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第一要义就是增长知识、锤炼本领,学会基本的做人道理,这一教学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德育过程中的核心,更是各科各育活动开展的指南。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学习意义,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要尤其注重教学内容的输出和呈现,同时要协调好教学“质”与“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权衡好两者在教学中的具体规划,才能引导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学中,教师就可适当增加“综合与实践”活动数量,奠定好量化基础,使教学获得质的提升,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效强化数学学习,实现精益教学。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于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统计知识、经历统计活动,学会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活动一:播放《找朋友》一曲,让大家一起跟唱,并设置几个核心问题,要求同学们根据问题总结得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征,写在纸上,并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并从大家的作品中选出代表性作品公示在班级中,同时邀请相关的同学对教室的板报进行设计。活动二:开展“我的朋友我知道”的活动,即组织同学们在班级中进行访问调查,具体的调查内容为自己好朋友的一些生活学习习惯,像最喜欢哪一门学科?最喜欢什么食物?最喜欢的动画片等等,进一步进行访问,将数据记录下来,作为统计分析的基础数据,以此锻炼学生的实践调查能力,同时考查他们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活动三:进行“我是小判官”的游戏,同时引出一系列问题———你对好朋友了解多少呢?你还想知道好朋友的哪些事情?让同学们就自己调查的内容进行班级汇报,由其他同学进行猜测,看看哪位同学能够最快猜出正确答案,借此培养学生统计调查的能力和互动沟通的兴趣。

2. 明确“综合与实践”活动定位,科学指导,强化素养。

明确整体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定位对于教学目标的设置以及科学教学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做好起步引领工作,才能帮助学生走好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学习中的每一步,并使其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好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聚焦众多现实教学案例,很多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和组织方面,就是因为缺乏具体的教学活动定位,导致部分教学活动的开展实际上并不具备较高的有效性,有的甚至只是简单地组织学生完成固定的学习任务,随后便进行相应的练习,这种固化且不具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的,尤其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科学有序的教学安排显得更加重要,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构建其数学思维的灵敏度,也能助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将这种优势转化为难点突破过程中的重要促力。此外,在这一部分的改进上,教师还可通过生活化教学的融合性的教学增强“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多元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生活与数学的交织学习经历中体会知识的力量,感受数学的魅力,并获取有效的学习经验,以此来有效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在明确实践活动教学定位的基础上展开科学指导。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内容的奇妙,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意识、习惯,提升实际操作能力。首先,进行活动准备,即让大家动手制作,根据要求剪出教材中的分数直条,拼接成一个正方体。接着进行第一项活动:“抢1”游戏,利用制作好的正方体,并在各个表面写上分数值,每个分数代表不同长度的有色直条,同学们进行抛掷,掷到哪个分数,就将与之对应的有色直条拼接到空白的直条中,不断抛掷,直到将整个白色直条填满有色直条,看看哪位同学先将“1”填满。活动二:“清0”游戏,与第一项活动相反,该活动提供填满有色直条的贴纸,同样通过掷正方体来确定撕取的有色直条长度,不断抛掷,直至将有色直条全部清0,最先完成的同学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通过这节课的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正确认识分数与1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使其在实操中提升数学技能。在活动的开展中,学生对于分数相关知识的认识会更加深入,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教学指导,即透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如1-1/3=?1/5+2/5=?在引导学生解答算式的同时也可以让大家发散思维,多思考,即同一个算式可以有多少种解答方式,哪一种更加简便等,借助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快速掌握数学知识中有关分数的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3. 完善“综合与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助力成长。

在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时,要尤其注重活动设置的多元性、全面性,学生的培养并非朝夕之事,而是慢慢引导、沉淀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采取始终如一式的定势化教学,而是以科学、综合的教学布局来实现传统教学向现代化创新教学的转变。纵观现实教学,很多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课堂创改等方面是有待改进的,尤其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理论知识的教学输出和实践活动的开展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多元的学习活动中活跃数学思维、构建数学思想、培养数学能力。所以,作为教师,无论是对于“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认知,还是对该教学活动的落实,都需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学生一同前往。此外,还应具有全局教学观,用开放的视角创新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更新观念,优化品格,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认知,并在全方位的学习培养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引领下有效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技能,优化数学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垂直与平行的综合与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自主探究,学习在什么角度下圆柱形能够滚得最远,并在活动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首先,出示情境图,引出探究问题———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卸货工人从大卡车上卸下重量重、体积大的货物;远古时代劳动人民用圆木将巨石运送至高空建成举世瞩目的金字塔。这些都是人们透过斜坡来达到省力的目的的做法。接着,让同学们借助事先准备好的学习工具进行相关的实操活动,具体要求大家进行与斜坡上物体运动原理有关的实践,带领大家利用这些学具进行探究实验,实验主题为:不考虑其他因素,如何判断斜面与地面形成怎样的角度时,可以使斜面上的物体滚出更远?在此基础上,进行“搭一搭,滚一滚,量一量”的活动,要求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通力合作,各自分工,将实验操作者、测量计算者分工明确。随后,先由教师进行实验示范,再由学生自行开始实验,最后需将实验结果进行汇报,尤其在数据处理和结论分析上要重点关注。通过实验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生活中的楼梯、山坡都是斜坡原理的实际运用,同时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数学奥秘,创造新的数学学习园地。

总之,好的学习体验永远占据有课堂一席之地,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深入开展,不仅为课堂提供了新活力,也让学生获得了更多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在不同的学习活动和实践经历中能够使学生获得深化自身思想的更多机会,也能使其收获更加多维的知识,锤炼更加牢固的本领。归结而言,在数学教育精益迭代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将更具创造性、开放性,并为学生提升数学综合学习水平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宋军.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9(68):81.

[2] 谭秀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实施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3] 张龙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2):374-375+386.

[4] 何丽梅.问诊“综合与实践”活动缺“疑”少“问”现象———小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学生问题意识的透视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01):83-85.

猜你喜欢

综合与实践应对策略存在问题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