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1-06-12杨季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生命教育;教学实践
一、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
在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第三维要求对情感目标的落实,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情,受到心灵的触动。所以,教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有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和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从古诗词中读懂作者,了解历史背景,读懂诗词内容,提炼生命成长的教育内容,让学生从古人先贤对生命的感悟中提取适合自己的精神食粮,从而对自己的人生有更清醒的认识,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
随着新课改的的深入,古诗词教学已成为一线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经过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对教学的总结和反思,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采用故事、体验以及共情教学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古诗词生命教学实践。
(一)故事教学
故事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作者所处时代的历史故事,在合适运用故事的教学环节上用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容 ,富有情趣的人格魅力等特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讲故事,全班评故事的方式,又或者老师运用幽默风趣等语言来讲故事,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用故事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苏轼《浣溪沙》时,让学生先自己朗读,然后让学生说一下自己朗读后的感受。在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词作大意时,老师结合词作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当时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这样既避免来满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同时又能引发学生对苏轼其人、其作品的兴趣,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苏轼豁达的胸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故事化教学形式多样,可以是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后讲述,也可以是老师在课堂上直接讲授,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播放视频。这就需要教师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合理的利用历史故事,以历史故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体验教学
教学是学生和教师的双向活动,如果只是教师单方面的一味讲授而忽略学生的主题地位,那就不能称之为教学了。在古诗词教学中,除了对字词句的理解,还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文本中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能够准确的把握,让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古诗词教学除了朗读教学……这些常规课堂教学外,还应创设更多情景,让学生加强体验,通过学习古人的故事联想自身实际,从文本中达到共情。
从部编教材古诗词篇目分析,许多优秀的古诗词都渗透着古人的生活和思想观念,与现代生活有很大的时空差距,如果只是教师的单纯讲授很难能理解诗文的深层内涵,也不能很好的将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到位。这样就很难达到与作者共情的目的。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设置多种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通过情景活动让学生走进文本,更加的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更有效的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等类似有关为人之道主题的故事时,就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中,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不守信、不道德的事例进行反思,用简单的事例和为人之道作为教学切入点,从学生出发,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带着兴趣去学习。
(三)共情教学
共情教学,主要是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时,使学生读心灵受到激励和触动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部编诗词选文中,有很多是记录古人的民族气节及其人格理想,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去感化学生。如果在教学中只是一味的灌输,学生的情感目标很难达成。在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对作者人物的解读,学习其高尚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以此来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追求更高的思想境界和生命价值目标。在传统的师生课堂关系中比较缺乏真诚、平等的态度和学生进行问题交流,教师几乎完全主导课堂,无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方法造成了师生间关系的不平等,新型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师生间的自由、平等、互助的交流式学习。更有助于让学生更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更深刻读感悟作者读人格魅力。
例如在《芙蓉楼送辛渐》中,讲到作者王昌龄时,可对其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知道王昌龄虽然仕途坎坷,生活困苦,却依然有一颗冰清玉洁读赤子之心。这样的作者简介补充,一方面能增加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理解诗文的主旨和意境,更好的明白王昌龄为何要嘱托亲友自己“一片冰心在玉壶”。学生通过和老师共同学习,能够被诗人的人格品质所感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再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事例来反思生活中遇到困苦或不顺心时自己应该如何去想,如何去做,从而达成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玉秋.语文課程与教学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陈思荣.《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文教资料》,2012(30):45-46
[4]杨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生命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0,(06)
[5]王玉霞.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浅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2)
[6]赖军燕.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杨季( 1992— ),男,四川甘孜人,泸定县兴隆镇中心小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 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