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陶艺活动课的情境教学法探讨

2021-06-12陈梅锋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8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主学习情境

陈梅锋

【摘要】幼儿园陶艺活动课程的开展与实施,能够进一步推动幼儿自主意识的激发,促使每一个幼儿都在参与陶艺活动之时,能够发挥自主性开展陶艺操作,从而遵从幼儿的个性化特征。而情境教学方法在幼儿园陶艺活动课程中的渗透,能够帮助幼儿在一定环境之中完成陶艺操作的基本目标,按照个性化需求与想法进行自主创作,发挥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得幼儿成为课程的主人翁。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主学习;情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反复提及:“以幼儿为本。”在核心教育理念之下幼儿园陶艺活动课程的开展,需要放弃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与思想,充分尊重幼儿在主体性意愿,开展情境教学模式,调动幼儿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幼儿在认知与理解发展之中占据课堂主体,并使得幼儿在身临其境之下成为陶艺课程的真正参与者。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幼儿学习兴趣激发而言,幼儿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兴趣的内因,这也是激发幼儿参与陶艺活动课程的主要途径,在发挥幼儿内在动力的同时,实现情感与认知的充分结合。所以,幼儿园教师在情境教学创设之中,应将陶艺活动课程的概念变得具体化,这样能够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的情感与认知规律,保证形象与思维完全统一,这样能够进一步通过趣味性的方式,让幼儿主动参与和感悟。幼儿园教师在陶艺活动课程中借助情境教学方式,能够积极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学习,形成自主探究和自主探索的欲望。

1.直观演示,创设形象情境

幼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体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利用直观演示法可以寓教于乐,在教学中,幼儿园教师们运用电教设备再现教学内容情境或收集与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创设情境等,让幼儿入情入境,借境悟理,进行自主学习。

2.故事启迪,创设想象情境

幼儿爱听故事,老师可以借助故事的魅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幼儿从富有情趣的故事之中,有事可想,有事可明,有事可认,为幼儿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幼儿创作能力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那么,在开展陶艺活动课程之时,教师需要借助情境教学方法为幼儿打造一个参与体验的机会与平台,保证幼儿能够在实地操作之下,亲自感受到陶艺操作的内在美,并形成不同的体会和感受。比如,幼儿园陶艺活动课程,在引导幼儿《蔬菜》制作中,幼儿园教师可先让幼儿参与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并让幼儿参与布置“蔬菜天地”环境创设。并引导幼儿用各种方式进行自由探索:引导幼儿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鼻子闻,并鼓励幼儿剥开豆夹、剥去芋头的皮、切断莲藉等方法“解剖”蔬菜,还允许幼儿边观察边与同伴交流讨论,使幼儿充分体验、感知蔬菜的特征。幼儿说: “黄瓜摸上去会刺刺的”“空心菜的梗中间有个洞” “莲藉切开有许多洞洞” “芋头爱穿一件衣服” “四季豆长得像泥鳅” “青椒长的像灯笼,中间是空的,里面有很多籽……”这是多么生动,真实的体验啊!幼儿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获得了有关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以及内部构造等知识,为幼儿的陶艺创作积累了经验。

三、借助情境教學,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幼儿年龄比较小,在缺乏生活和学习经验同时,对于任何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但是,观察不够细致入微,难以从不同角度形成系统性和全面性理解。因此,幼儿园教师成为了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而幼儿园教师则需要在陶艺活动课程之中,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学习特点等设计活动区角,拓展与延伸幼儿视角,让幼儿能够在不断提升观察能力的同时,形成审美与鉴赏素养。

小时候,幼儿园教师们都有玩泥巴的经历,而幼儿教学中也常会设置橡皮泥手工制作等活动,这知识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陶艺亦是如此,孩子们刚开始接触泥巴时并不知道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教师要发挥其引导和解惑作用,通过传授方法让其掌握创作要领,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能放松心情,获得快乐,还能增强观察能力,从事物中获取灵感。如刚开始的陶艺活动先从简单的观察图片随意造型开始,幼儿能自由的完成作品,为后续的课程奠定基础。

四、正面评价,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信心

自信心是推动幼儿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个良好地评价体系能够极大化提升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幼儿园教师在陶艺活动课程中借助情境教学辅助课堂活动,需要借助合理性与科学性的评价体系,完成对于幼儿自信心和成就感的激发。在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之下,每一个幼儿都具有提出问题与发表意见的权利,这样才能够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推动幼儿创新发展。在科学化与合理化 评价体系的构建之中,一定要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核心,从而关注幼儿思想与能力的发展,给予最为正确的评价结果。

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表扬、赞赏的评价语言对幼儿具有神奇的激励作用,不仅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投入学习,而且能让幼儿在不断受鼓励的情感体验中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给予夸奖。

总之,幼儿园教师在根据幼儿不同特点设计陶艺活动课程之时,可以进一步促进幼儿手脑合一,保证幼儿在掌握基础知识中,逐渐吸收和内化相关的经验,达到塑料操作的基本目标。而幼儿教师在创设情境之中,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幼儿注意力,保证幼儿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深入情境之中,启发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为幼儿思维逻辑性与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佳丽 . 幼儿园“泥趣”园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D]. 四川师范大学,2017.

[2] 胡恩 . 醴陵陶瓷艺术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D]. 湖南师范大学,2016.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课题《深度学习视域下幼儿园陶艺课程活动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为FJJKXQ21-01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自主学习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