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探索

2021-06-12陈新娣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8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小学美术

陈新娣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延伸,从小学阶段开始学校就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都尤为重要,不但要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文化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其艺术技能,便于其日后能更好地的适应现代社会,进而发展成一个多元化的艺术新型人才。小学的美术课教师要把绘画教学的核心放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上来,促进学生对于美的认知及审美水平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策略;审美能力

引言

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主要教育途径,它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教师也应对此加以注重,美术课程从小学阶段就开设了,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体制一直重视其发展。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修正背景下,美术的重要性则更加明显。美术旨在通过艺术作品的熏陶,从小培养学生文艺思想情操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多面发展。而怎样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有效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已逐渐成为小学美术教育的重点。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

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是看到美、感受美、想像美、创作美等。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创新创造才能,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成长环境不同,所形成的认知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审美方面非常容易体现出差异,但审美可以培养,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训练后,可以让学生提高艺术认知,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此外,学校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会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自己,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一)发现生活美,激发审美兴趣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具备了美的心灵,才能够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首先,教师要使学生学会发现和欣赏生活的美,生活中的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不同的生活美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审美愉悦,丰富人们的审美心灵,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激发学生的智慧。其次,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发现和欣赏各种生活美的方法。

因此,在学习《对称美,秩序美》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经常以日常生活视角为学生展示周围的事情,如整齐有序的高楼建筑物、地板的铺设、蝴蝶的图案等等。从欣赏中,学生们找到了事物构成的基本法则及美的规律,这实际上正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

(二)欣赏作品美,培养审美趣味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从古到今,祖先流传下来的艺术精品精美绝伦,是审美教育的宝库。学生在这些艺术品的熏陶下,树立自我的审美观准则,培养自我的审美观兴趣,这是一个培养审美观才能的途径。有的国画名家喜爱画那些富于生活情趣的小品,西洋画常以鲜明的色调和不断变换的特点抓住了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

如在讲授梵高的《星月夜》抽象艺术作品时,学生有时甚至凭借某种直觉能力也可以直接和作者交流,领悟到画作的表达,这恰恰和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当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后,学生思想将会更自由,挣脱传统的约束。

(三)借助现代美,丰富审美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手段越来越多,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就是最好的例证,教师可以结合美術学科的特点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教学氛围,进而可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如果美术知识较为复杂,那就需要教师帮学生丰富相关的美术知识,保证学生对美术作品背景加以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从美术作品的理念中体会到作品的韵味,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丰富美术作品中的各种美术知识,从而达到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欣赏“中国民间艺术”部分作品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介绍有关方面的知识,可以为学生展示“优秀剪纸作品”和“青瓷陶器作品”,此外,还能为学生讲解众多的中国民间美术优秀作品,教师可以借此来为学生边讲解边展示作品,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

(四)关注自然美,流淌审美韵味

大自然处处都有美,而艺术学习也存在于人类生命的各个领域。所以,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要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自然美与人文美感,为学生的艺术学习与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源头活水。如感受自然的美感,指导学生画山水河流,这都是学生贴近大自然的美术教学重点。

比如:在《走进大自然》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展示不同的风景,让学生认知感受自然的特点,说说画面中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理解的风景特点说说应有的特点,学生在表述中就能有感悟美、追求美的想法。在具体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就教材上的进行模仿画,也可以让他们将自已头脑中的画面勾勒出来。只要学生能画出别具特色的画面,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如此一来,学生会乐于关注自然的艺术美,也更加乐意动笔去展现和传达。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生对审美素质的训练存在着长期性、多样化和综合性等特征,需要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指导,无法一蹴而就,所以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美术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中小学生文化审美意识培养和传递。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要正确的观察习惯,增强美感。加强小学生对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逐步培养的文化审美情怀,增强审美理解。

参考文献

[1]秦雪梅.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浅谈[J].读写算,2022(07):177-179.

[2]蒋亚芹.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小学生(上旬刊),2022(03):103-105.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小学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