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高效初中化学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2021-06-11叶钦庚

考试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叶钦庚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大主要内容,而初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自然也不能例外。为此,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也逐渐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教师在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将对创建高效初中化学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一、 引言

初中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时期,对于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为了让学生的化学成绩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的提高,有不少教师都会通过直接灌输的方式来开展教学,然后让学生根据所讲解的内容去背诵记忆,最后才去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在短期看来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但是拉长时间线,就会发现这种教学方式的效率非常低下,而且还不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此,教师应该积极去探索创建高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方式,并将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纳入教学目标之中。

二、 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在初中时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想要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其第一步是要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因为教学观念会呈现到教学模式上,教师如果没能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其都只是借用了一个外壳,本质上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流于表面的教学模式创新是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的。为此,教师应该从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入手,将创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借鉴相关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探索,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以往将成绩作为惟一教学目标的教育理念,并积极去提升自身的教育思想层次,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进行实验,并观察酸和碱在中和后会发生什么反应。让学生做NaOH和HCl之间的反应实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以同桌的方式进行分组,让同桌二人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先在烧杯中加入 5mL 稀释过的NaOH,加入2~3滴酚酞,然后再用滴管取几稀释过的HCl,并在滴入后不断搅拌,观察其反应。完成实验后让学生多次书写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而悟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水。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化学课堂教学,虽然相对来说花费的时间更长一些,但是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识会更加深入。

三、 注重化學实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化学实验课程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一个比重,通过这种化学实验课程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并且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化学基础知识的认识,而且化学实验课程也是一种培养和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化学实验在考试中所占据的比重较小,部分教师容易忽视化学实验教学,通常都是在课堂上为学生示范一遍实验过程就结束了,学生根本没有实际地参与实验过程。为此,教师应该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价值,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以此来使得化学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并帮助学生去了解化学的神奇之处,让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热情。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要确保学生的安全性,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先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线上的模拟实验,帮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然后再正式进入到真实的实验中。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活动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课时一边为学生讲解实验过程,一边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CO2”的制取步骤,然后再让学生在网络上熟悉这一步骤,最后在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实际动手进行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的过程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部分的化学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四、 合理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初中时期,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已经有所提升,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了。所以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答案,然后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非常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形成。为此,在初中阶段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设计一些合理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专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问题“实验室有一种无标签黑色粉末,已知它可能是铁粉或者炭粉,那么要如何鉴定呢?”来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Mg与Fe在空气中燃烧后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哪一个是Mg,哪一个又是Fe?原因是什么?各自生成的反应物又是什么?再然后教师拿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Cu,并向学生继续提问“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加热会怎样呢?大家想了解一下吗?”同时为学生展示Cu的燃烧实验。在实验过后,教师紧接着提问“Mg、Fe、Cu都是金属,并且都能和氧气发生反应,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吗?”然后,教师让学生动手去做Mg、Fe、Cu的燃烧实验,在观察对比它们实验中的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同时向学生提问“Mg、Fe、Cu三种金属均能与氧气发生反应吗?反应条件一样吗?”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留一个问题,让学生在课下思考“真金不怕火炼,这句话是真的吗?”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可以很好地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去锻炼它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具备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五、 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物品都有其可以对应的化学元素,所以从化学的角度来看世界,会发现世界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因此,教师在初中阶段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与生活相关的实例,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此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专题二《水的净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水,为学生讲述在以前的时候,自来水是可以直接饮用,但是现在人们却要买纯净水来饮用,这是为什么?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分析这一问题,从而得出当前水资源污染严重,自来水中含有消毒药剂等原因。然后教师再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入今天的知识“那么要让这些受到污染的水变成纯净水,要怎么做呢?”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投身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加的贴近,从而有效地提升化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化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1+1”微群阅读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