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知行合一”的路径探究
2021-06-11许云彩
许云彩
摘 要:当前,时代进步、经济发展、科技飞跃、文化多元,高速度已不是共同追求,高质量成为普世价值观念。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基础学科,更应顺应时代潮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吸纳“知行合一”思想精髓,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推动高质量教育办学,培养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文章将首先点明当前小学语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知行合一”思想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进行分析,提出兼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知行合一;有效路径
一、 引言
小学语文是学生启蒙教育的起始点,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第一步。小学语文老师要让学生茁壮成长、启帆远航,成为民族脊梁、国家栋梁,是心底希冀和美好愿望。因此要像照顾小树苗一样施肥浇水驱虫,呵护每个学生成长、成熟、成才,积极主动投身学习实践,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追求、有作为,顺利成长为能够提供阴凉、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二、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素质教育方兴未艾,德育工作如火如荼,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弊病不足:
(一)传统教育弊端积重难返
中国教育事业经过几代人薪火相传、合力攻坚、竭力拼搏,教育体系日益完备,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但在小学教育阶段,看重成绩分数忽略综合素质、强调书本理论边缘实践能力等问题在不同时间、地域不同程度存在,与时代要求背道而驰,制约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学校教育脱离生活实际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海量呈现。而由于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大都将精力放到对课本知识讲解及课堂学习指导上,很少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导致课堂教学无法立足实践生活,大大滞后时代发展脚步。
(三)教学质量效果有待提升
小学语文以填鸭式“投食喂养”授课方式为主,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课,无法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与探究时间,学生只是被动地“用嘴吃食”接受,主观“寻觅食物”能动性差,且由于基础水平不同,“饿饱不一”参差不齐,不能满足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教学质量效果不佳。
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必须寻找破解之道,秉承“知行合一”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学定教,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推动教育贴近生活,加强家庭教育联合,鼓励学生“双剑合璧”手脑并进、“沉浸体验”深入探究,让语文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爱学的学科,提升学习过程体验和教学质量效果。
三、 “知行合一”思想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
小学素质教育不断普惠普及,“知行合一”思想不断融入拓展,都是根植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时代发展要求、改进工作呼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应有之义
中国的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新人、为国育人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融入“知行合一”思想,如车之两轮推动学以致用增才干,似鸟之双翼实现知行并进强素质,朝着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目标蹄疾步稳、阔步前进。
(二)促进科技文化进步的必然路径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波谲云诡,时代变迁、形势复杂,互相融合、多元渗透,要求教师决心坚定、信念不摇,把坚持中国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创新人才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不断提高科技实力和培养技能人才,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造就时代精英,培育大国工匠,是适者生存、独立潮头、奋勇争先的现实需求。
(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小学教育工作现状和客观存在的问题,已经不适合新时代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要求,掣肘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必须铲除拦路虎、搬掉绊脚石,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因此,要全面加强体育美育、大力开展劳动教育、精心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创新精神日渐精进、实践能力日臻完善。
(四)推動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
中国经济步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阶段,需要创新能力作为坚强后盾、稳定全局,需要创新人才作为雄厚基础、科研攻关,需要创新精神作为不竭动力、永攀高峰。义务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要打牢根基、固本培元,推动学生知行合一、学用并进,才能培养可堪历史重任、担当复兴伟业的时代新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 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知行合一”的有效路径
将“知行合一”思想有效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要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推动教育贴近生活、加强家庭教育联合,以期取得良好的成效。
(一)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是前提
学生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要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受众地位,明确学生“主人翁”地位,实现由“老师为中心被动讲”向“学生为中心主动学”转变,减少依赖性,增强主动性,调动积极性,提升自觉性,发挥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建立角色明确、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语文教师由知识垄断者和人格控制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组织者、学习方法指导者,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性品质,发挥答疑释惑、点拨提醒、指点迷津的辅助配合作用,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要给学生留好留足学习的时间空间,根据教学内容和接受能力差异,努力创新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做到妙思、精讲、巧练,把学习的时间自由和支配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学习规律。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劲头,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拥有不同感受和多种理解,调动学习热情,激发求知愿望,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