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兴趣培养的初中物理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2021-06-11刘树山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深化,是学生课外学习和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物理作业对教学实践意义重大。本文提出对初中物理作业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优化设计,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兴趣培养;初中物理作业;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0-0158-02
布置学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措施。教师应通过有效的作业设计让学生通过不断练习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存在观念老化、形式单一、总量超标、重复训练等问题,无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这种旧的作业布置模式,不但没有让作业发挥积极作用,反而给学生造成了很多负担,导致一些学生厌学,因此改革作业布置势在必行。作业布置应实现减负和增效的双重目标,着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物理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更新观念,在作业改革和设计上有所突破,全力创建有地方特色、有生命力的教学形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优化作业设计非常重要,所以一直把作业优化设计作为一个课题研究。下面是笔者优化设计作业时的实践方法[1]。
1 查找分析物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所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作认真分析,发现优化设计前的物理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作业形式单一。现有作业的来源一般只有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所批准的同步练习册。它虽然符合各地中考要求,但题量太小,适合当堂完成,检测学生是否达标。如此一来,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就剩下教材上的“动手动脑学物理”板块,这个板块的知识点分散、题型少,不利于学生对多种题型的掌握和整合。若是将作业写在作业本上,对于必考题型,如实验题、计算题,还需要将题干抄写在作业本上,会增加学生负担,不易布置。这样一来,课外作业便流于形式,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重点和难点,起不到巩固提高、补充课堂教学内容的作用。
二是作业内容单一。传统作业存在“一刀切”的弊端,即习题由教师提供,全体学生统一完成。如此,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忽略了作业布置的层次性,漠视了学生的差异性。统一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难易度不同,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一般性作业适合中等生,却会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对于难度大的作业,中等生和学困生一般无法完成,会挫伤学习积极性,甚至产生学科性自卑和厌学心理;太容易的作业,则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学生轻轻松松就能完成,没成就感,会降低学习兴趣。以上现象违背“因材施教”这一基本的教学原则。
三是作业的布置没有针对性,量多质低。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缺乏目标意识,缺乏整体规划,随意性强,导致量多效低。而且有些教师认为让学生多做些习题不会有坏处,习惯性地布置一些重复性的作业,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没有针对性,不管其中的习题学生做过没做过、会还是不会,也不管是否太难,作业越多就越放心,缺乏质的考虑。这会导致学生应付式完成作业,不求甚解,将作业视为负担,怕写作业,甚至使小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于是他们选择不做作业或抄作业,结果劳而无功。
2 做好设计作业的准备工作
钻研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是作业设计的基础。物理教学手册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更是设计作业的重要依据。
认真研究教材,把准重点、难点是作业设计的关键。不论是课前预习、课堂作业还是课后作业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尤其是课后作业,它是检测教学效果、巩固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不认真研究教材,不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就不能保证作業质量和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
了解学生学情,面向全体学生,是设计作业必须考虑的因素。要使作业面向全体学生,就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搜集整理资料,是设计作业的保障。高质量的作业离不开高质量的题源,为此教师需按章节和题型广泛搜集资料,然后依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及学生的学情进行组织和整理,建立高质量的题库,为优化作业设计准备充足的优质资源。
3 优化作业设计的具体措施
3.1 作业形式方面——改新革面,增加趣味
现在试卷代替作业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一些学生一见大试卷就心生恐惧,一看题量多就头疼,对大试卷产生了厌倦感。把大试卷变成小试卷可以说是笔者在作业设计上的一大改进,但在实施过程中又遇到新的问题:教师发、学生做,教师批讲、学生改错,时间一长,学生将试卷丢了,考试前没有资料可供复习。这说明小试卷不易保存,达不到反复使用、加深领会的教学目标[2]。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考虑教学需要,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好奇、求新、求趣的心理特征,努力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需要。于是笔者将精编的习题采用小卷A4单面打印,让学生用胶水粘贴在统一印制的封皮上,纯手工制成“精练试题册”再做。不用再往作业本上抄写题目,大大节省了时间,中等以上的学生5分钟就能做完作业。一天一张,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天天学物理,又不用占用学生大量时间,“少食多餐好消化”。这样的作业便于收藏保管,批改后就变成了一本错题集,能真正起到抓根固本、积累应用的作用。因在量上给学生减负了,学生自然会喜欢物理,重新唤起学习物理的兴趣。
3.2 作业内容方面——多式多样,体现层次
3.2.1 常规作业:突重克难化
在平时教学中,对于学生已经会什么、不会什么,哪里是重点、难點,教师最清楚。教师精选的练习题应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不同要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的知识一题一练,难点的知识分解训练。如果难点是电路图的画法,教师可将作业分为根据实物电路画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两类。其中串联容易,并联相对难一些,串联的作业设计1份,并联的作业设计2份,让学生练习。因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遇到这样的作图题就会迎刃而解。
与此同时,教师不应以中考应试为标准,搞“一次到位”的“大运动量练习”,因为这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既达不到预期的愿望,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长此以往,会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于中考的电学综合计算,教师可分三步让学生掌握。第一步为等效电路图的画法;第二步为电学综合计算的第(1)、(2)小题;第三步为电学综合计算的第(3)小题。让学生通过习题,熟练掌握等效电路图的画法和电学综合计算第(1)、(2)小题,第三步电学复杂计算则安排在初三中考总复习时,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3.2.2 一轮复习作业:章节专题化
有了前期进行新课时积累的作业资料,以及作业中学生反馈的信息,笔者很清楚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及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解答不同题目的熟练程度和解题过程的易错处等,在出题方面更熟练、更灵活。但是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考,笔者还应将每一章的习题按照中考的题型分类,按照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实验回顾、综合问答、验证设计、做图、简单计算各编写一张小卷作为作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备战中考,缓解学生备考中的紧张情绪,使教学过程高效而轻松。
3.2.3 二轮复习作业:分层达标化
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先天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教师必须采取分层设计作业的策略,在作业布置上既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又关注学优生。教师要为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差异,将作业按A(学优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来设计作业,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把电学和力学综合计算题分别设计为A、B、C三级作业,配合着班内的小组一块使用。其中小组内的1号、2号学生必须完成A、B、C三级作业,3号、4号学生必须完成B、C级作业,5号、6号学生必须完成C级作业。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优化设计后的作业使用情况反馈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的热情和真诚能引起学生思想的转变和学习成绩的飞跃。相信使用优化设计后的作业一段时间后,学生会出现令人欣喜的进步,不再对作业有恐惧感,教师也不再为作业而一筹莫展,而是从学生的作业中得到一份好的心情。笔者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基于学习兴趣培养的作业优化设计后发现,学生能从作业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不再厌倦物理课,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家长会期间,家长参观作业展后也给出了一致好评。当然,学生物理成绩较以前也有了很大进步。
优化作业设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教师要不断探索,以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延伦.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作业优化设计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6).
[2]韩亮.初中物理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5.
【作者简介】
刘树山(1981~),男,汉族,山东无棣人,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