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动荡十年:乱局何解
2021-06-11苏瑞壮
苏瑞壮
2021年1月14日是突尼斯革命十周年纪念日。转眼,这场革命引发的阿拉伯动荡已有十年之久。
回看2010年12月17日的突尼斯街头,一名26岁青年穆罕默德·布瓦吉吉的自焚引爆了突尼斯长期积累的矛盾,街头的抗议活动蜂拥而起。
此后,突尼斯反政府的抗议运动一发不可收拾。2011年1月14日深夜,突尼斯时任总统本·阿里携其家眷仓皇逃往沙特,结束了他长达23年的专权生涯。这拉开了阿拉伯各国动荡的序幕。
反政府的火焰,以燎原之势在整个中东大地迅速蔓延开来。随后,也门、埃及、利比亚等国家的政权相继更迭,叙利亚开始十年内战,其他中东国家的当权者在内外压力下,也作出不同程度的自我妥协。西方媒体把阿拉伯这一系列的动荡美其名曰“阿拉伯之春”,但更多的人提出了反对和质疑。
金融危机后遗症
在历史长河中,布瓦吉吉的自焚是一个偶然的社会事件,但阿拉伯动乱是中东政治危机由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
突尼斯本·阿里的总统生涯长达23年;埃及穆巴拉克的总统生涯长达30年;利比亚的卡扎菲站在权力的巅峰41年;也门的萨利赫站在权力的巅峰33年;阿尔及利亚的布特弗利卡也拥有20年的总统生涯。除此之外,阿萨德家族对叙利亚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至今屹立不倒。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些强人长期的裙带主义统治,不可避免导致集体贪污和家族腐败等现象。据悉,卡扎菲家族基本上控制了国家所有的支柱产业,穆巴拉克家族控制的产业价值数百亿美元。
没有强人的时代,只有时代的强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众多阿拉伯强人的谢幕埋下了伏笔。
布瓦吉吉自焚的社会大背景,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遗症发作。26岁的布瓦吉吉找不到工作,为了一家八口人的生计,无奈摆起了小摊。他摆摊又受到当地警察的欺压,投诉无门。血气方刚的布瓦吉吉,一把火点燃了自己,也点燃了一个时代。
在当时的金融危机后遗症中,石油价格大跌,中东国家的经济普遍受到重创。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外部世界,再加上新媒体时代某些专权者的应对失当,加速了阿拉伯动荡的到来。
新媒体燎原
《纽约时报》曾经评价:在整个中东剧变过程中,推倒一个个铁腕强人政权的,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试图颠覆现有政权的反政府武装,或者是煽动民众情绪的政治演说家,而是占领了信息制高点的网络媒体。
2010年前后,在中东地区,各国电信基础设施迅速发展,阿拉伯国家成为世界上互联网最为发达和充满活力的地区之一。据统计,阿拉伯国家中超过90%的网民使用各种先进的社交媒体平台,规模十分庞大。尤其是西方的脸书、推特等新媒体社交平台最受欢迎。
经由这些社交平台,阿拉伯年轻人在长期接触西方社会的发达和“民主”之后,自然而然把国家的落后、自身的贫困归咎于政府的专制与腐败,并开始利用这些社交工具寻找志同道合的“战友”。这一系列的网络互动,使阿拉伯年轻人越陷越深,开始以过度的热情,关注和参与现实中并未真正对他们开放的公共事务。
在阿拉伯动乱中,突尼斯、埃及等国的当权者每一次对密密麻麻的人群实施镇压之时,惨烈的画面总能通过那些社交平台迅速生成数字媒体信息,传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挑起人们深藏在内心的愤懑和怒火。很快,示威者在国内外赢得更大的舆论同情与支持,所谓的革命之火也越烧越旺。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传播不仅迅速,而且还是海量和廉价的。这些信息使得那些“革命”前线的年轻人不再感到孤独。不论是布瓦吉吉的自焚视频,还是“我们都是哈立德·赛义德”的脸书标签,都在不断更新内容,填充着丰富且极具煽动性的网页。
这些延绵不绝和海量廉价的网络信息,不断把示威浪潮推向更高阶段。即使在互联网被切断的那几天,游行示威的规模和数量也是不减反增。
回首这些国家的十年,抛开思想解放的层面来说,我们肉眼看到的成果的确乏善可陈。动荡诸国中,除了突尼斯勉勉强强达到了政治目标,其他国家都落得一地鸡毛。
阿拉伯寒冬
阿拉伯世界的一批精英则认为,这场阿拉伯悲剧,源于盲目地把西方价值观嫁接在阿拉伯各国病躯之上。
他们觉得,虽然以前的阿拉伯社会时不时也有些动荡,但那些都是可控的。而所谓“阿拉伯之春”却使得很多阿拉伯国家几十年的“积蓄”,在朝夕之间灰飞烟灭,社会从此也陷入未知的不可控状态。
他们认为,被西方奉为圭臬的“民主政治”,并不是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万能良药”;民主并不一定带来“良治”,因为新专制者、内部纷争、内战和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圣战”分子,正在掏空阿拉伯国家孱弱的底子。
比如在穆巴拉克下台之后,埃及人民一人一票把激进宗教团体“穆斯林兄弟会”抬进了总统府。然而,这“民主”却选出一股更可怕的力量。对所谓“阿拉伯之春”来说,这是何等的讽刺。
果不其然,一年之后的2013年,埃及重新陷入动乱。最终军方通过政变才稳定了局势。同时,军方也顺便“没收”了西方民主形式的“一人一票”,埃及重回军人统治。
持悲观立场的精英们,认同世界银行主管非洲地区事务的副行长哈菲兹·加尼姆的话:“一个缺乏民主傳统、机构不甚健全的国家,又如何能够在一夜之间改善民生、建立良好的民主制度?”因此,在他们眼里,这场社会动乱不是什么“阿拉伯之春”,而是阿拉伯之冬。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