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2021-06-11张树军沈斐
张树军 沈斐
李大钊
北京大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这里曾有一个人,他利用报刊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就是李大钊——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卓越宣传家。
李大钊,生于1889年,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7年,他开始任职于北大,先后担任图书馆主任、历史系教授、评议员、校长室秘书等职位。与此同时,李大钊积极進行革命活动,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捕入狱,从容就义时未满38岁。
少年束发受书
李大钊少年读书的时代,正是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斗争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推进的时代。当时的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国家存亡、民族存亡的问题摆到了每个人的面前。
幼年时,李大钊就听到了鸦片战争等痛心的故事;5岁时,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11岁那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不久,八国联军侵至乐亭附近,占据了昌黎、滦州等地。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和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在李大钊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虽然祖父想让他成为一个光耀门楣的读书人,他却沿着一个爱国者和革命者的道路前进了。他决心发愤读书,寻求救国救民的良策,挽救祖国于危亡之中。“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李大钊如是说。他热烈搜寻当时宣传新思想的书刊,贪婪地读着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著作,几乎手不释卷。
李大钊少年时代积累了渊博的学识追求真理,焕发着“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的爱国思想,这就为他壮丽一生的革命事业种下了根苗。
创造青春中华
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同年,李大钊留日归来,受梁启超等邀请主持《晨钟报》编辑工作。在创刊号上,李大钊发表《〈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
在文章中,李大钊第一次阐明自己的“青春中华”理想,向青年发出奋起自觉的召唤。不久,李大钊的另一篇文章《青春》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李大钊在《青春》中号召青年勇往奋进,与旧传统割裂,去创造理想的中华,为建设蓬勃朝气的国家而奋斗,“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
1918年,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之一。李大钊认为,古老的民族能否再现青春,关键“系乎青年之自觉如何耳”。因此,他致力于青年启蒙,做青年的良师挚友。
按照当时北京大学的薪酬待遇,李大钊每月240块大洋。但他“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夫人赵纫兰常为家中生计发愁——原因是李大钊常接济贫寒学生。最后,北大校长蔡元培不得不关照会计科,每月发薪时先扣下一部分,亲手交给李夫人,免得李家“难为无米之炊”。
李大钊以李守常为名所作的书法
“青春中华”之理想,奠定了李大钊一生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崇高使命感和不懈奋斗精神,让他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和革命家之一。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920年初,李大钊亲自护送陈独秀从北京前往天津。在去天津的骡车上,陈独秀与李大钊“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这就是后来传为美谈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
1920年3月31日,李大钊领导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5月,陈独秀领导成立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成立之前,关于党的名称问题,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
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10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的办公室正式成立,当时取名为“共产党小组”。在各地党的组织先后成立后,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成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就成为必然要求。在陈独秀、李大钊的领导和关注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李大钊与孙中山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便担负起了中共中央局书记领导全国党的工作的重任,李大钊则负责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陈独秀和李大钊的领导下,实现了与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的高潮。1925年,在陈独秀和李大钊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五卅运动获得胜利,给予英、日等帝国主义有力打击。
战斗“总司令”
1926年3月,日本帝国主义侵犯天津大沽口,中国军队被迫还击,击中了日本军舰。日本政府不但不对侵略行为认罪,还公然要求中国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腐败的段祺瑞军阀政府竟然全部接受了日本政府的无理要求。
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北京群众在天安门召开抗议大会。会后,李大钊亲自举着一面红旗,走在队伍中间,到铁狮子胡同军阀政府门前示威。游行队伍来到军阀政府门口,段祺瑞反动政府向示威群众开枪扫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史家胡同小学学生周正铭等46人惨遭杀害。
面对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为了使革命群众减少损失,李大钊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指挥示威群众疏散。当他看到几个受了重伤的青年倒在地上时,便一个个地把他们搀扶起来,组织力量把他们背走。直到绝大部分群众脱离险境,李大钊才随着群众朝胡同口走去。当天夜里,李大钊召开了北京党组织的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新的战斗计划。
何惧白色恐怖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和“京师警察厅”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领300多名反动军警暴力闯入东交民巷的苏联驻华大使馆,将李大钊等共产党员非法逮捕。敌人对他软硬兼施,妄图逼他供出党的机密。李大钊坚贞不屈,不仅没有透露一点党的机密,他的“供词”还成了一篇宣传马克思主义必胜的宣言书。
李大钊被捕后,举国震惊,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强烈抗议奉系军阀反苏反共的暴行,陈独秀领导的中共中央立即动员各界力量开展营救行动。
当李大钊得知北方铁路工人组织想通过劫狱营救自己后,他表示坚决反对。他说:“我个人为革命、为党而牺牲,是光荣而应当,且已经是党的损失……我不能再要同志们来作冒险……不要使革命力量再遭损失。”
4月28日,李大钊等同志英勇就义。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