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何须“独”
2021-06-11文天睿
文天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想就“如何去上大学”谈一些想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设置创意奖项鼓励独自前来报到的新生,而湖北一位父亲则决定陪女儿骑行去北京上大学。人们对这两种行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我认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做法不无可取之处,而这对父女的行为也是值得肯定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想法无非是想要培养学子们的独立精神。而这对相互陪伴、相互砥砺的父女的选择,就与独立精神背道而驰了吗?我以为并非如此。
所谓独立,是一种精神上的不依赖,是一种思想上的不惰怠,是一种行动上的不消极。梁启超在北京作演讲时说:今日诸公之求独立民主者,当先求自身人格之独立。一个独立的人,他的精神是明亮的,思想是明晰的,行动是明确的。他遵循自己的意志,去采取最科学的行动,而不是为了标榜自身的独立,盲目逞强,独力死撑。这种盲目的人,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昏蛋”,是不能取得成功的。这对父女,是以相互陪伴的方式,各自獨立骑行,一起到达目的地,这是更高级的独立精神——各自挺立,而又“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其实“去上大学的路上”只是人生中一个小而又小的片段,但它可以给我们许多启迪。在人生的路上,我们需要独立行走。但是,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在人生的漫漫登山路中,没人规定我们不能拥有同伴。寻求帮助与陪伴,是彼此成为拐杖、是彼此扶持、是两个独立的人格相互靠近与增强的过程。这并不有损独立,相反,这是独立者自信的表现。
雄鹰独翔,终须归巢;雄狮威凛,无伴不行。
所以,同学们,独立行走吧,你的前方有无限的精彩。但是,请不要忘记,你不是一个人在奔跑!无论什么时候,你并不孤独!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本文以发言稿的形式阐述了对“如何去上大学”这一问题的看法。是独身前往,还是与父母同往?作者第三段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第四段则直接切入了问题的核心“独立精神”,该同学入题的快狠准值得我们学习。第五段是非常精彩的一段,“所谓独立,是一种精神上的不依赖,是一种思想上的不惰怠,是一种行动上的不消极”准确地阐述了“独立”这一概念,随后又引用了梁启超和鲁迅的语言,既彰显了自己的阅读积累,又扣紧了独立,“更高级的独立精神”使文章立意更深刻,这一段可作为议论文写作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