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
2021-06-10周建宇
周建宇
【摘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深化标本兼治、构筑惩防并举的反腐败体制机制所作的重要部署。马克思分析了腐败产生的深层原因,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治标索引,中华传统廉政文化是实现廉洁政治的生态保障。在今后的实践探索中,必须着重处理干部信任和监督强化、党内文化和社会风气、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三者的关系,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局面。
【关键词】“三不腐”;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
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再次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实现反腐败斗争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的治本之策,是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和反腐败斗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长效机制设计。近年来,党中央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在健全体制机制和“打虎”“拍蝇”“猎狐”新实践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强大约束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廉政文化的丰厚滋养。在实践探索中,要将党性教育和执纪监督相结合、将净化生态和文化宣传相结合、将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在执纪监督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实践路径。
一、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理论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重在解决“不敢腐”的制度设计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同腐败进行斗争的历史经验,从腐败赖以生存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国家政权角度分析,剖析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及国家官僚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公共权力私有化提供了可能,政治性质随着经济基础变化日益促使国家政权成为资本进行社会奴役和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基于私有制配套的国家官僚制度为腐败延伸了寻租空间。为此,马克思认为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后,应着力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行民主选举和罢免、完善对权力的监督、实行政务公开和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等方面,解决政权制度设计“不敢腐”的目标。
在巴黎公社的实验中,公社采取了民主普选、随时裁撤、等额工资的制度设计。马克思非常重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设计,《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规定各级权力机关要向同级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受同级代表大会监督;支部、区部、区总部和中央委员会及其领导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并随时可以撤换。巴黎公社实行的政务公开制度将权力使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公社委员和领导人通过选民大会,向公社成员报告工作、听取批评建议,在公社报刊公布公社会议记录,实现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马克思还强调发挥“批判的武器”在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中的独特作用,注重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重在解决“不能腐”的治标索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开展反腐败工作:既通过猛药去疴,发挥不敢腐的惩治作用,又大力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同时先后多次开展党内集中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
先后出台和通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为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日常监督,坚决追责问责,减存量、遏增量,防止腐败势头蔓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领导干部进行处理,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纪国法的畏惧之心。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建立国家监察体系总体框架,积极探索派驻监督体制机制。巡视巡察工作积极推进,发挥政治巡视监督导向作用,注重发挥“回头看”的跟踪督办效能。这些党内法规与制度体系的出台与完善为党的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从源头根治腐败赢得了时间。
(三)中华传统廉政文化重在解决“不想腐”的生态构架
纵观中国共产党深化反腐倡廉建设的历史不难发现,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进行廉政文化建设,与反腐败顶层制度设计和惩治举措构筑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立体架构。廉政文化明德修身、仁政爱民、奉公尽忠、知耻养廉等理念的丰厚滋养,为解决“不想腐”问题提供文化生态构架。
中华传统廉政文化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建设、践行廉洁自律的文化基础。其意在通过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实现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境界。明德修身,是实现家庭、社会、国家三者和谐有序治理形态的基础。仁政爱民,对施政者行为起到了引導和规约的作用。奉公尽忠,同担当尽职、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脉相承。知耻养廉,自古以来都是对为官从政者提出的最为基本的道德规定。这些中华传统廉政文化要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促进党员领导干部道德水平提升等方面,能够与预防制度、监督措施、惩治查处相适配,打造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优良政治文化生态。
二、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实践探索
(一)党性教育和执纪监督相结合,正确处理干部信任与监督强化的关系问题
统筹处理好干部信任与监督强化的关系问题,对内要注重唤醒党员自身的能动性,对外要注重强化依规执纪监督问责。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要有新作为。面对重拳出击惩治腐败的政治攻势,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不敢为、不愿为、不想为、不作为问题突出。因此,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党性观念意识,既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也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应有之义。新时代的党性教育应整合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党规党纪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廉洁意识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廉洁文化宣传等方面,从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入手,夯实和完善教育机制。必须坚持广泛性教育与层次性教育相适应,坚持理论教育与党性锻炼相统一,坚持榜样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坚持专题性教育和长期性教育相承接,坚持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相协调,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和优良传统,一体推进“三不腐”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实践。同时,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在鼓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基础上,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执纪和责任问责,既是全面依规治党的需要,同时也是对踏实担当、敢为善为的党员干部一种无形的关心与爱护。
(二)净化生态和文化宣传相结合,正确处理党内文化和社会风气的融通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长期以来,党内先进政治文化始终引领着社会主流文化的前进方向。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最根本的还是在于营造“不想腐”的政治生态。一方面,党内统合教育、监督、惩处等措施正风肃纪,努力实现政治生态的内生性净化;另一方面,在全社会营造清正廉洁的文化氛围,对于根除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贪腐行为,净化执政的外部环境,减少行贿受贿行为的滋生土壤具有天然的净化效果。将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同全社会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是打通党内党外廉政建设通道的迫切需要。
(三)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正确处理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衔接问题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关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前提。把握党内法规区别于国家法律的主要特征,完善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体系和以宪法为核心的国家法律体系,实现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衔接与共治,将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更好地统一起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然要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要着眼于党的自我建设,也要兼顾国家廉政治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本质上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需要。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结合,要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保障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一致性,将党的意志贯穿其中,发挥党内法规对国家法律的促进保障作用。同时,开展立法、司法体制改革,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防止党内权力对司法的干扰破坏,切实保障司法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 确保“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落到实处[N].人民日报,2021-01-23(1).
[2]习近平在党的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1-07(1).
[3]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0.
[5]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97-198.
[6]李斌雄,吴晓灵.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党内理想信念教育探讨[J].决策与信息,2019(01):10-20.
[7]李斌雄,廖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9(06):74-78.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