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研究的历史审思与未来展望

2021-06-10郭景川陈玉莹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社区教育学前教育

郭景川 陈玉莹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公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需求的增加,社区学前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研究主要经历了呼吁与建议的起步阶段(1991~2000)、探新与求索的拓展阶段(2001~2010)、模式体系构建的深化阶段(2011~),形成了基本的问题域和研究共识。但已有研究经验介绍较多,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社区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实证研究和多学科跨领域研究亟须加强,研究队伍、问题领域也有待进一步扩大。社区学前教育问题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依然会受到学界关注。

【关键词】社区教育;学前教育;社区学前教育;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1)03-0052-05

【作者简介】郭景川(1989-),男,汉族,河南周口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博士;陈玉莹(1998-),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生。

社区学前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促进学前儿童发展以及完善社区服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受国际社区教育的影响,包括社区学前教育在内的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在我国逐渐兴起,对社区与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进入学界视野,社区学前教育逐渐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逐年丰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当前学界对已有研究的梳理较少,本文以社区学前教育研究文献为基础,试图厘清近三十年来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研究的历程,总结研究成果并反思其中之不足,以期为新时代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参考。

一、 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历程

纵观近三十年来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结合问题探讨的深入水平以及成果数量的多寡,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研究之路,主要经历了起步(1991~2000)、发展(2001~2010)、深化(2011~)三个阶段(见下图)。

(一)呼吁与建议的起步阶段(1991~2000)

1991年出版的由卢乐山主编的《学前教育原理》一书最早对社区与学前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首次把“社区”视为“小社会”来阐述我国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学前教育开办的措施和方针[1]。这与以往论著从社会宏观视角探讨学前教育与社会关系有所不同。1993年6月,《幼儿教育》杂志专门开辟“社区学前教育”专栏,率先提出“社区学前教育”这一概念,并刊载了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赵寄石的《重视和发展社区幼儿保教工作》、梁志燊的《正在兴起的中国社区学前教育》和常丽的《开展“三优”工作 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三篇文章。自此,“社区学前教育”作为专有名词开始进入学界视野。同年9月,梁志燊等人的课题成果《正在兴起的中国社区学前教育》正式出版,书中总结了社区科学育儿工作的特色经验,并公布了向社区学前教育尚未发展的地区传播以及各地推进社区学前教育工作的情况。在此之后,介绍国外社区学前教育开展情况[2]、探讨我国社区学前教育必要性和可行性[3]、呼吁构建中国特色社区文化以促进幼儿教育全面发展[4]等声音陆续见诸报端。此阶段研究成果较少,且以经验介绍、建议呼吁为主,所探讨的问题相比于梁志燊等人的调查研究而言并无较大突破。

(二)探新与求索的拓展阶段(2001~2010)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开展活动进行了顶层设计,在“总则”部分首次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5]。受此影响,幼儿园如何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如何更好地为社区学前教育服务引起研究者关注。此外,社區学前教育研究的问题域不断拓宽,研究者对社区教育与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城市社区学前教育发展、幼儿园与社区早期教育服务、家园社区共育平台的构建与互动、0~3岁婴幼儿教育家园社区三结合模式构建、社区儿童家庭养护支持模式、社区资源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转化、城镇民办幼儿园社会支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呈现出多点开花、本土意识、实践导向的研究特点,研究范围较前一阶段也有明显拓展。

(三)模式体系构建的深化阶段(2011~ )

随着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 号)的颁布,如何破除“入园难”成为热点。学界对作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重要渠道的社区学前教育的探讨也不再局限于经验式介绍,开始向纵深发展,既有宏观性理论阐释又有微观性实践探讨,尤其是对社区学前教育模式体系构建的探讨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新方向。如从理论上探讨以社区为依托构建的流动儿童家庭指导体系,对流动学前儿童的补偿性家庭教育以及保障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利、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6];提出“儿童成长社区”的概念,对社区儿童教育资源的种类及其对儿童成长的意义进行颇有见地的分析[7]。在实践层面,研究者结合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的社区实践,探讨分布式社区亲子阅读网的运作模式[8];对当前面临诸多挑战的农村幼儿园与社区互动来说,研究者认为应从建立外部监督与评价机制、整合优势资源等方面着手,来构建农村幼儿园与社区互动的有效模式[9];借鉴“互联网+”的概念提出富有新意的“社区+”幼儿园发展模式,并对社区内各项资源开发与幼儿园发展的深度互动生态进行论述[10]。还有研究者直接从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出发,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家庭、幼儿园以及社区协同教育的实施路径,指出构建协同教育网络共育平台,形成目标一致的协同教育网[11]。总体而言,该阶段的研究在研究视角、论证水平、问题范围、理论深度等方面有较大突破。值得一提的是,除学术论文外,以社区学前教育为选题的硕士论文也不断出现,学前教育学著作尤其是教材中更是把学前儿童的社区教育作为专门内容进行探讨。

通过以上对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研究阶段的分析,不难看出社区学前教育虽非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但它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当前我国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儿童生活和学习空间狭窄的痛点,受到研究者关注,研究深度逐渐增强,预计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该问题的探讨将会持续。

二、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研究的主要成就

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研究走过了长达三十年的历程,形成了基本的问题域和研究共识,总结了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同时还对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形成基本的问题域和研究共识

问题域是指问题的范围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它的形成是一门研究领域形成的必要条件。社区学前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历程,形成了社区学前教育本质论、价值论、实践论、方法论的基本问题域,即探讨社区学前教育的本质,社区学前教育对儿童、家长和社区发展的意义,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现实情况、成功经验、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制约我国社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开展社区学前教育的策略路径等。研究者围绕上述问题范围展开,细化为具体的研究问题,或结合实践条分缕析,或依据理论理性审视,尽管对有些问题存在不同观点,但也达成了基本的研究共识。例如对于社区学前教育的本质,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社区学前教育是在社区内面向全体学龄前儿童、多方协同参与的非正规化学前教育事业,具有地域性、实用性、综合性、双向性等特点[12],其对象包括社区内从出生至入学前阶段的全体婴幼儿,甚至他们的家长及社区全体成员也在教育范围之内,是社区生活、社区发展与教育的有机结合[13]。社区学前教育不仅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美好情感,促进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14],而且能够向家庭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15],幼儿园以社区教育实践基地为平台还能够促进幼儿园的内涵发展与社区的文化建设[16],形成了以幼儿园为中心和以社区为中心的两种类型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

(二)总结社区学前教育的实践经验

鉴于社区学前教育实践中某些地区取得了突出成绩,研究者对这些教育实践进行了考察和反思,概括起来所总结的实践经验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第一,在思想层面应确立重视学前教育的新观念[17],形成家长、社区重视学前儿童发展的心理氛围,可以说这是发展好社区学前教育的前提。第二,以社区为依托,充分依靠基层力量,采取多种方式形成教育合力。如采取以社区牵头、以幼儿园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协同方式进行,明确各成员单位分工,使三方既能发挥各自之优势,又能弥补自身之局限[18]。第三,幼儿园科学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构建儿童成长社区应注重“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即幼儿园一方面充分利用社区人力资源入园帮助组织相关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走进社区利用社区的教育设施、社区人员营造的生活氛围等组织有序的教育活动[19]。第四,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文化,于无声处滋润儿童心灵。如挖掘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资源,建立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文化体系;借助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区文化建设优势,构建社区文化建设网络,带动周边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注重城镇小区建设中优先考虑文化设施的配套问题等[20]。

(三)社区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的推进

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近年来颇受学界重视,逐渐成为基础教育的重点发展对象和学术界的热点研究领域[21],对包括托育在内的社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也不断深入。针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还存在着缺乏各方主体共同投入、合作平台发展瓶颈等问题,有研究者认为应构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协调政府部门、幼儿园、社区、教研部门等主体间的关系,建立健全早期教育网络并完善管理与运行机制[22]。特别是幼儿园,它在提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方面具有成本低、质量高、信誉好等明显优势[23],尤应切实承担社区服務职能,发挥在社区早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24]。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社区作为连接家庭与社会和政府的桥梁,是各类性质、各类主体提供社会化托育服务的落脚点和平台,无论何种形式的社会化托育机构都镶嵌在社区之中,其服务也都需要通过社区来实现[25],深刻地指出了社区在社会化托育中的独特地位。从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需要把托幼一体化的社区托幼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创新发展完善我国托育公共服务工作的重点,以实现新时代“幼有所育”的美好目标[26]。

(四)形成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进路

由于社区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尽管也涉及社区学前教育的内在本质、社区对儿童发展的价值逻辑与基本动力等理论性问题,但研究者往往从具体的实践问题出发,概括或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观点或模式,彰显出较强的实践导向和问题意识。加之社区学前教育具有地域性,地域之间基本情况不同,遇到的现实问题或开展的实践活动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研究者在依据学前教育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社区学前教育实践进行考察,展现区域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给出针对性建议,代表性的如对南京市社区学前教育症结的调查研究[27]、对农村社区学前儿童服务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28]以及以上海市、南京市为例总结我国城市地区社区公共托育服务的先进经验[29],等等。这种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进路可以说既有利于解决实践当中的具体问题,又体现了研究人员善于从实践中汲取智慧并把个别的典型经验与案例上升到类结构层面的旨趣,亦彰显实践者从园本研究出发不断地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中主动进行理论意识培养的努力[30],一定程度上破除了社区学前教育研究成果与具体实践之间的藩篱。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通过以上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经过学界多年耕耘,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然而相比于学前教育其他学术领域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学前游戏理论等而言,社区学前教育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缺憾。

(一)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社区学前教育理论體系

尽管研究成果比较可观,某些问题也十分深入,但总体上看仍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社区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国内以“社区学前教育”为专门研究问题的著作特别是学术著作寥若晨星,仅梁志燊教授领衔编著的《正在兴起的中国社区学前教育》一书行世。研究进入深化期后,相关硕士论文及具有理论张力的专题论文开始出现,但论文数量、研究层次及理论分析未取得重大突破。甚至有部分论文在对社区学前教育特征这一基本理论命题进行阐述时,反复转引了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教材上的只言片语,这也透视出学前教育学术界对社区学前教育相关理论概念等基本理论建设的严重不足。

(二)实证研究和多学科跨领域研究亟须加强

实证研究近年来在教育学研究中备受瞩目,不少学者呼吁加强教育学的实证性研究。对于社区学前教育研究而言,除了实践经验的介绍和总结,基于事实和证据的实证性研究同样必不可少,它能使研究不被个人的主观愿望或偏见所左右,亦能够通过量化获得对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度”的把握,有助于知识的增长和提升研究的科学化水平[31]。反观现有研究,问题对策式占据相当比重,此种研究方式多从表面上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而对“为什么”的问题探讨较少,没有深入问题的内核、切中问题的要害,对策建议也相对比较简单,缺乏说服力。因此,社区学前教育研究未来需要加强实证研究,甚至需要采用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生态学的视野,量化、质性、比较、大数据分析等方法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三)研究队伍和问题领域有待进一步扩大

在研究队伍方面,研究者多为幼儿园一线教师和社区工作人员,从事学术研究的专门人员较为缺乏,这就导致研究方法上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较多,概括、抽象的层次和类型较为薄弱、单一,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也仍未充分地进行挖掘和揭示。除受重视程度外,这恐怕还与社区学前教育极端的复杂性有关,因为它涉及多个主体尤其是利益主体,牵涉范围更广也更复杂。因此,未来研究一方面应继续鼓励一线幼儿园教师和社区教育工作者总结实践智慧,还要吸引高校、科研院所更多研究人员的加入;另一方面应继续保持实践导向、问题意识,同时还要针对一些理论性问题不断分析论证,如社区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力、社区学前教育中不同主体间的相互关系、社区学前教育与地方社会文化经济互动等基本问题都需要从理论层面进行梳理。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入园难、入园贵”难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社会力量尤其是社区力量还未充分调动、社区教育资源未充分开发,政府、幼儿园、家庭、社区多方联动密切配合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尤其是以社区为依托的托育服务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健全,在社区学前教育实践和理论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必要。

现今社会注重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教育的社会化和社区化已经成为教育新趋势。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爆发,社区的联防联控成为阻断病毒社区传播的有效手段,使人们更加认识到社区在资源整合与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联防联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对于社区学前教育而言,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向社区内0~6岁幼儿、家长及社区工作人员,整合社区各类资源为其自身服务,扩大幼儿成长空间,促进社区发展,同时也顺应了教育社会化、社区化趋势。在后疫情时代,社区在对加强学前儿童的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生活教育等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价值,需要学界继续予以关注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卢乐山.学前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4-16.

[2] 曹能秀.颇具特色的泰国社区学前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1994(2):60-62.

[3] 秦旭芳.我国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学前教育研究,1995(6):14-15.

[4] 张振平.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文化 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0(2):22-2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6] 秦旭芳,李伟伟.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社区指导体系构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4(4):49-51.

[7][19] 杨文.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儿童成长社区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7(11):58-60.

[8] 何彩平.分布式社区亲子阅读网的构建与运行——以上海嘉定区马陆镇为例[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2(7/8):64-67.

[9] 郭丽娟,严仲连.农村幼儿园——社区互动的价值、挑战及其突破路径[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1):47-52.

[10][16] 吴冬梅.“社区+”幼儿园发展模式探究[J].学前教育研究,2019(2):93-96.

[11] 李少梅,沈润田.“互联网+”时代家园社区协同教育的路径探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11):29-33.

[12]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445-449.

[13] 张燕.社区教育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J].幼儿教育,2004(4):6-7.

[14] 金艳.利用社区资源,借助家园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7(7/8):126-128.

[15] 吴常丽.开展“三优”工作 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J].幼儿教育,1993(6):6-7.

[17]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区学前教育研究课题组.正在兴起的中国社区学前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5.

[18] 李燕,張惠敏.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88-191.

[20] 张振平.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文化 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0(2):23-24.

[21] 吴航,陈怡.近二十年来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20(7/8):14-19.

[22] 陈红梅.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与保障[J].学前教育研究,2011(8):21-24.

[23] 陈红梅,金锦绣.从局外走向局内——关于幼儿园成为社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中心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 2009(9):29-32.

[24] 王金芳,金锦秀,袁芒.幼儿园对社区早期教育服务作用浅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5(2):56-57.

[25] 杨菊华.论3岁以下婴幼儿社会化托育服务中的“五W服务”[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167-177.

[26] 蒋永萍,陈玉佩.重建并完善婴幼儿托育公共服务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6-27(5).

[27] 陈艳霞.南京市社区学前教育的现状、症结及对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28] 马瑞青.农村社区学前儿童服务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以X镇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40-43.

[29] 王艺卓,李晓巍.“幼有所育”背景下我国社区公共托育服务的经验与启示——以上海市和南京市为例[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9(9):3-12.

[30] 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J].中国教育学刊,2001(8):1-6.

[31] 袁振国.实证研究是教育学走向科学的必要途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4-17.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近代教育家群体的教育互动与日常交往研究(1901-1949)”(项目批准编号:20YJC880021)的研究成果之一。

通讯作者:郭景川 ,guojingchuan@htu.edu.cn

(责任编辑 张 娟)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社区教育学前教育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