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场夜谈听民声

2021-06-10孙燕

群众 2021年8期
关键词:沭阳县村干部广场

孙燕

“我来村里工作已经好几年了,能不能和本村村民一样参加村委会选举?”

“我儿子身体残疾,儿媳长期生病吃药,孙子已到入学年龄,家庭长期没有固定收入,能不能享受低保?”

……

傍晚,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的“广场夜谈”,正在蔷薇河村如期举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负责人、村会计现场述职,与会党员和群众对村干部述职情况进行现场评议质询。1个多小时的夜谈,流程紧、内容实,500多名村民参加“广场夜谈”,镇党委书记、镇长现场旁听。像这样的“广场夜谈”,已在沭阳县每个村居制度化运行,定期举办。

桑墟镇党委书记告诉我们,2018年他刚到镇里任党委书记,连续处理了几起群众越级上访事件,还发现一些村干群关系紧张,村民不愿对干部讲真心话。这些现象引起了他和镇党委、政府班子的高度重视。经过梳理,他们发现桑墟镇村级治理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有的村组织软弱涣散,动员群众权威不足、为民办事能力不强,造成村民“不信组织信上访”;有的村党务、村务、财务不公开不透明;个别村干部甚至对反映问题和提出正常需求的村民“推绕拖”。有些家庭因为赌博负债累累,妻离子散。有的村在红白喜事方面,存在铺张浪费等现象,影响了移风易俗改革和文明乡风建设。针对上述问题,如何通过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保障群众权益、融洽干群关系、培育文明乡风,走出一条乡村善治之路,成为摆在桑墟镇党委政府面前的首要课题。通过实践探索,“广场夜谈”应运而生,并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沭阳县还将这一做法逐步向其他乡镇推广,在全县多个村居试点采用“广场夜谈”的方式,通过群众问询质证、充分表达,干部释疑解惑、回应需求,逐步搭建起村民与村两委、镇党委政府的“连心桥”,提升了政策和决策的透明度,融洽了干群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现代化。

“群众休闲我服务,群众需要我在岗。”针对白天上班、无人在家这一实际情况,利用村民晚上在广场休闲娱乐的机会,集中开展现场提问评议。同时,坚持就近原则。选择村里的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空地、学校操场等地点作为夜谈场地,有利于群众放松心态、积极参与,真正实现在“家门口”拉家常、话发展。

构建三方共同参与机制,有效拉近了干群距离。村民作为质询方,主要负责测评打分、问政质询、反映问题和提出意见建议;村两委作为被质询方,一般由“三大员”即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会计参加,作为述职主体、回应主体,以及测评对象、质询对象;乡镇作为第三方,一般由党委书记、镇长和驻村干部参加,担任“主持人”“总结人”“点评人”“调解员”等角色。

会议实行“五步走”程序,严格流程管理,确保“广场夜谈”有力有效开展。第一步,提前发布公告,明确时间、地点、人员、纪律等,方便村民提前做好参会准备;第二步,会前测评村两委,发放并收集村级领导班子和村干部满意度测评表;第三步,进行“三大员”述职,让村民了解过去一年或一段时间村级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第四步,群众说事,让与会村民畅所欲言、问政质询、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并详细记录、积极回应;第五步,会议总结,由乡镇主要领导对村两委班子作出点评,并回应具体诉求。

通过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沭阳县积极调整乡村治理结构,搭建村干部与群众、乡镇与群众之间的对话平台,探索协商机制,规范农村社区協商工作,实现了机制与载体的有机融合,做到了群众事、公开议、抓紧办,“广场夜谈”成效显著。

重塑了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乡镇作为重要力量应充分参与乡村治理。一些地方乡镇党委政府推动乡村治理往往是“从上而下”“以上推下”,行政命令多、强制性色彩重,扮演的是“组织者”“推动者”,而不是“参与者”的角色。作为常态化机制化的“广场夜谈”,对乡村治理体系的改变效应明显。乡镇党委政府直接与村民协商对话,实际是对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方式和治理流程的调整和创新,是对乡村治理体系的重塑。治理主体上,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和村民等共同参与,强化了治理主体的力量,合力作用明显;治理结构上,乡镇常态化的夜谈介入和驻村工作组的稳定介入形成了“扁平化”治理结构,打破了原先乡村治理“封闭式”“小圈子”的结构,“第三方”公信力得到充分体现;治理方式和治理流程上,稳定的问题发现、解决、反馈和对话协商机制,改变了以往单一问题处理方式,需求的表达、问题的解决更加精准。

优化了村镇互动关系。“广场夜谈”起到了政策法规宣讲、化解群众疑惑、解决群众问题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村两委负担,释放了乡镇最大诚意。同时,也压实了村两委责任,赋能于村,激发了村级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新了协商办法机制。“广场夜谈”体现了商量的特色,是新时代农村社区协商的实践创新。时间灵活,一般集中在晚上,因为白天务工人员外出多;形式多样,可以是面面俱到,也可以就一项专门听证;方式科学,利用广场平台“面对面”拉家常,把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落到实处;内容丰富,包含了测评、述职、质询、解答等环节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问题解决反馈机制。

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公众参与是基层民主的核心,乡村治理的首要主体是广大农民,村民自治不是村两委自治,也不是村两委替村民作决定,而是让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表达诉求,提出意见,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广场夜谈”让村民真正当家作主,测评、质询村两委,向村两委及镇领导提建议,村民诉求得到了关注和解决,村民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如个别村夜谈反映的问题中,既有要求恢复建立村小学、调查集体鱼塘承包费用去向等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也有个别村民打扫厕所一年未拿到补贴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最后大事小事都一一得到化解,村民非常满意。

转变了党员干部作风。“广场夜谈”作为平台、载体和机制,充分把驻村工作组、村两委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潜能发挥出来,倒逼乡镇党员干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没数点子多”的现象没有了,吃透上情、把握下情的干部多了,拿出硬招实招新招的干部多了。有村民反映,“去年蔷薇村夜谈提意见的人排队,今年夜谈表扬的多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民政厅)

责任编辑:霍宏光

猜你喜欢

沭阳县村干部广场
春天的广场
沭阳县开展联保联防联勤联控保安全活动
沭阳县扎实开展加油站安全风险集中治理
布鲁塞尔大广场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在广场上玩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广场上的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