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雕艺术的美学价值与传承保护

2021-06-10张佳琪庄一兵

收藏与投资 2021年5期
关键词:核雕艺术价值题材

张佳琪 庄一兵

摘要:核雕是一种精巧复杂的微型雕刻技艺,以其巧夺天工的雕刻技法闻名中外。随着时代发展变迁,许多优秀民间手工艺人的雕刻手艺濒临失传,如何传承和发展核雕艺术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核雕艺术的造型风格溯源、核雕艺术的题材选择、雕刻技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核雕艺术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地位,并结合当下艺术发展的背景,探讨如何在当代发扬与传承核雕艺术。

关键词 :核雕;题材;审美造型美;艺术价值

一、核雕艺术造型风格溯源

我国的民间手工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作为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之一,更是历史悠久,历久弥新。其运用体积小巧的橄榄核、桃核 、杏核等材料进行雕刻,工艺精细复杂,令人惊叹。最早的核雕起源于我国苏州舟山一带。根据历史资料,核雕艺术的巅峰时期在明清时期。明代说明文《核舟记》中,详细生动地记载了“核舟”这一精妙绝伦、细致入微的民间手工艺作品。“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让我们领略了一代奇人王叔远巧夺天工的核雕艺术。

明清时期核雕工艺盛行造就了一大批民间手艺人,如明代的江苏人王叔远,他的雕刻技艺出神入化,能用直径仅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皿、鸟兽花虫、人物场景等,雕刻作品惟妙惟肖、十分逼真。又如乾隆年间的陈祖章,其代表作品为《东坡夜游赤壁》。再如杜士元,代表作品为核桃雕八仙过海。这些杰出的核雕手艺人是我国古代核雕技艺的代表性人物,他们追求在精巧细微的物体上进行复杂的雕刻,雕刻技艺传神,同时其作品内容形式丰富、题材宽泛、造型生动传神,精湛的表现技法一直延续至今。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南北方文化差异很大。随着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核雕在发展中逐渐分化成了南工北工两大派别。这两大派别的差异十分明显,这种差异不是仅凭借地域来评判,而是从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区分。

南工的地域分布,以苏州舟山为代表,辐射福建、广东一带,雕刻材料一般为橄榄核。南派在雕刻中更追求细节的完美,确保每件作品精细、精致、巧妙。北工集中在河北、山东、东北一带。雕刻材料主要为桃核。雕刻作品线条粗犷随性,跟随材质肌理走线。南北派别虽然在雕刻选材、雕刻技艺、风格形式方面不尽相同,但都呈现出了核雕艺术精细入微的技艺之美。

二、核雕艺术的题材之美

核雕作为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核雕的兴起与流传,承载着普通老百姓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人们希望核雕可以带来平安、健康、财运,因此,核雕是具有美好寓意的情感载體。

传统的核雕作品大部分选材来自民间传说、生产生活场景,其主要题材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人物形象造型

人物主要以宗教题材为主,如弥勒佛、罗汉像、福禄寿、太上老君、八大财神等佛像、神像人物。这些人物含有吉祥如意、招财进宝等特殊的寓意。在核雕中这些人物形象被刻画得细致入微、精妙传神。

弥勒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保佑平安的常见人物形象。人们赋予其化解烦恼、保佑平安的特定含义。在核雕创作中,手工艺人也喜欢这一题材。达摩为我国禅宗始祖,法力的高深可想而知,可以抵挡一切灾难和苦难,寓意化险为夷、驱邪避难。财神是我国人民崇拜的人物形象之一,深受世人信奉,在各种民间艺术作品中也是重要的灵感创作元素。在核雕作品中,八大财神手串作品深受大家的喜爱。八大财神手串刻画了八位财神的形象,分别是“正财神爷”赵公明,“文财神爷”比干、范蠡,“武财神爷”关羽,“偏财神爷”五路神、利市仙官,“准财神爷”刘海蟾,“老年财神爷”王亥。设计师运用圆雕与浅浮雕等雕刻手法,将八位财神的形态细致地刻画出来,在方寸之间展现了雕刻的美感。财神自古以来就是富贵的象征,每年家家户户都会把财神供奉起来,希望财神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财运,它寓意着招财进宝、财源广进、保平安,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承载着人民安居乐业的情感期望。

(二)生活场景

核雕作品的另一个重要题材是生活场景。题材内容源自生活,展现淳朴自然的生活场景。核雕作品通过写实性手法还原了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场景,充满质朴纯真之感。这类题材的核雕作品,也深受大家的喜爱。

(三)动物题材

动物题材也深受人们喜爱,人们会赋予动物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比如蝉,被人们喻意为一鸣惊人;蟾,蟾与钱谐音,人们会在雕塑时,塑造蟾口中衔着钱的造型,寓意富有钱财。龙、凤、麒麟、貔貅等神话形象,在人们心中是祥瑞的化身,龙凤寓意着龙凤呈祥、成双成对。还有十二生肖、蝙蝠、大象等动物,皆因谐音,或在传统故事中人们赋予其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这些蕴含美好寓意和期盼的动物题材,展现了创作者和广大人民对于自然、神灵的尊敬和信奉以及对平安祥和的殷切期盼。

(四)园林景观类题材

园林类核雕题材,具有风雅别致的造型风格,符合风雅之人的审美需求。其一般以写实、圆雕和深浅浮雕的雕刻技法来展现园林景观,主要以山水、园林等为景观题材。此类作品具有儒雅、清新脱俗的风格意境,深受文人墨客的追捧。

核雕作品中,题材的选择包罗万象,但都承载着普通老百姓对于自然的尊敬、神灵的崇拜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核雕作品是展现人民真实情感、反映社会发展现状的现实载体。分析核雕的题材与内容,也能让我们洞悉社会的发展状况与时代的发展潮流。

三、核雕艺术的技法之美

所谓技法,就是在创作核雕过程中,手艺人对于空间和造型的处理。这种创作手段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是一个通过雕刻、削减废料,循序渐进地展现雕刻造型的过程。核雕造型的产生离不开各种独特刀法的紧密协调和配合。因此,核雕艺术中最重要也最有意义的就是开发探索不同种类的刀法,只有精湛的刀法才能独到地展现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意图。

核雕工艺分薄意、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镂空雕、镶嵌等。传统核雕以圆雕为主,圆雕立体感强,各个方位都能欣赏到雕刻的工艺,但也有一定的缺点,不适合表现复杂形象和层次感,有一定的局限性。浮雕是以平面剔地雕刻为主的雕刻技法,根据雕刻的物体厚度,分为深浮雕和浅浮雕两种。浮雕是根据设计所需的深浅视觉效果进行的多层次雕刻,深层雕刻可以运用圆雕技法处理,整个形体呈现半圆形隆起。浅浮雕仅仅是进行表面简单的重叠穿插。浮雕技法的轮廓线条通常以写实线条为主,写意线条较少。

核雕创作过程精细而复杂,分选料、设计、定型、粗刻、细刻、打磨、抛光等多道工序。选材方面,应选择体积略大、核厚、颜色鲜艳红润、形态饱满的果核。设计方面,核雕的特别之处在于先选材料,基于材料的形状再进行针对性的题材选择与设计,构思出恰当的动物、人物、园林风景等。定型方面,根据设计的构思确定设计图案,在果核上定型。在定型后,手艺人将运用多种雕刻技法进行粗刻和细刻。最后进行打磨、抛光,为核雕作品加以润色和修饰。

四、核雕艺术的美学价值

(一)独一无二的艺术特点

艺术作品都具有独创性和不可复制性,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设计师运用娴熟的技艺,将神形理趣融于方寸之中,化腐朽为神奇,将果核变为艺术品,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法。核雕复杂繁琐的雕刻纹理,展现着作品本身的艺术语言。就如同人的手纹一般,独一无二。核雕作品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一项需要独特灵魂的艺术创作。

(二)文人思想与技法表现的完美融合

很多核雕作品是文人墨客和手艺人共同参与创作而成的,其中蕴含了文人墨客的思想和情趣,也凝聚了手艺人巧夺天工的技艺以及他们对文人墨客思想的领悟与解读。核雕承载了重要的文化信息与文化内涵,它不仅具有欣赏价值,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

(三)蕴含匠心精神

核雕雕刻工艺复杂、难度极高。在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背后,蕴含的是手工艺人传承民间文化的决心和手工艺人的匠人精神。这些作品凝聚了创作者的创作灵感、雕刻技法和心血。因此,核雕作品并不仅仅是一件雕刻艺术品,它早被创作者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设计思想,承载的是可贵的匠人精神和时代发展的证明。

五、核雕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文化在不断发展前进,传统民间艺术在新的时代审美取向中也不断呈现出新的时代文化特征。新的核雕艺术表现形式更是随着文化艺术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地推陈出新。核雕是以赏玩和满足审美需求为主要目的的民间工艺美术形式,其逐渐超越了原来以工巧为核心、以材美为首选、以吉祥如意为功用的标准而成为时代新动向。

核雕制作与其他类型作品的雕刻手法基本相同,但由于核雕是在各种微小的果核上进行创作的,工艺复杂度相当高,再加上现代机器工艺的倾轧,核雕手工艺和其他传统中国工艺艺术一样,面临着失传的困境。要想对核雕艺术进行传承与保护,应创建全方位的核雕艺术传承与保护体系。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指导,进行核雕艺术文化的梳理、记录和存档。

(2)充分调动民间力量。为了保护和传承核雕工艺,政府出资成立核雕工作室和核雕传承基地,大力发展和扶持核雕技艺。加大对核雕艺术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核雕艺术讲座和专题讲座,能让更多人了解核雕艺术、学习核雕雕刻技法,使核雕艺术拥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

(3)将传统核雕技法与当代艺术审美需求有机融合,是探索传统核雕艺术发展的新途径,有助于核雕工艺在雕刻技法和文化内涵方面进一步发展。薪火相传,中国的古老技艺总是有一代又一代的匠人愿意付出一生的时光去守护它、赓续它。今天虽然没有了王叔远等伟大的核雕传奇人物,但仍有无数优秀手工艺人肩负着传承发展核雕艺术的历史重任。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人的生命有限,但优秀的核雕传统手工艺不应像生命一样有限,它的发展不应是逐渐衰败的,而应是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

作者简介

張佳琪,1995年生,女,黑龙江黑河人,汉族,硕士,北京化工大学学生,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

*通讯作者:庄一兵,1970年生,男,江苏盱眙人,汉族,教授,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蒋辉煌.清心无极—李双核雕十八罗汉艺术[J].艺术品鉴,2020(23):5-6.

[2]林锡旦,姜晋.中国传统核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叶志明.中国核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

[4]丁涛.半调集·艺苑漫步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5]张博,赵刚,张磊.秋果核雕雕出大千世界[J].黑龙江画报,2019(18):28-31.

[6]李腾飞.研究北方核雕—沈阳地区的传承与发展[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核雕艺术价值题材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核雕的工艺特征探析
试析核雕艺术的当代嬗变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
浅谈当代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