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画像石的艺术影响
2021-06-10许毓珊
摘要:汉画像石是中国美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视觉形式,其丰富的图像和完美的形式,也具有典型的美术史意义。汉画像石艺术中,精湛的构图、各式各样的造型特征以及不同美学观的形成等,谱写了汉画像石的不凡成就。汉画像石精神不单纯是一种艺术精神,还是一种恢宏的文化精神。在汉代艺术精神的影响下,形成的汉画像石艺术中特有的磅礴气势和朴拙风格,传达出的那种宏阔的时代精神,对传统的美术和当代的服饰纹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造型;纹样;朴拙;磅礴
一、汉画像石的研究背景
(一)社会背景
汉画像石是一种古老的艺术,朴拙深沉的特质让它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颗耀眼的珠宝。汉画像石艺术气魄宏伟,被赞誉“汉人石刻气魄深沉宏大”,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特征。汉代拥有独特的宇宙观念和丧葬观念,对于这些观念的不同追求,使得汉画像石呈现出一种永恒的形式,屹立于艺术史上。
汉画像石对汉代的世界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和表现,主题是简洁、明确的。同时也不乏装饰的美观性和实用性,石刻上的形象完整地体现了汉代人的宇宙观念。宇宙的抽象与具象以及天地万物的演变,在汉代人的仰观俯察之间逐渐清晰明了。
汉画像石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在汉代兴盛的厚葬风气中不断向前推进。汉代的厚葬不仅是社会风俗的反映,更是当时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对人生观的看法,同时也体现着他们的思想和意识。汉代人重视在棺椁、石墓等中刻画精美的装饰,多是服务于丧葬礼俗,因此也被称为“坟墓艺术”。
汉代人对于生死的思考是重视丧葬的一种表现。汉人认为人死后的阴域十分阴森恐怖,为了让死者在阴间能享受像在仙界般的生活,于是汉代人将生活的图景和想象中的世界相结合,似仙界般祥云缭绕、瑞兽毕集,在墓室中表现得最为深刻,画像石的广泛应用也由此而生。
(二)分布范围
汉画像石的分布范围可以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来划分。黄河流域所挖掘的汉画像石种类繁多,题材丰富。主要发源于山东、苏北、豫东等地区,整个发展历程贯穿两汉时期,并对后来的汉画像石艺术影响深远,其庞大的规模和形式都异常多彩。以山东为主的汉画像石生动展现了汉人石刻的魅力,位于黄河下游的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儒家注重纲常伦理、功名仕途以及厚葬尚饰的观念,是汉画像石艺术产生的思想基础。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主要集中于鲁中和鲁南一带,从西汉早期的枣庄M3石椁墓,到东汉早期画像石室墓的演变,汉画像石的发展逐渐清晰。长江流域以南阳为主的汉画像石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南方文化的秀丽精美与北方文化的大气磅礴相冲击,产生了南阳汉画像石艺术的火花,并将南北文化相融通,达到完美统一,呈现的形象在秀丽中体现着大气。中华民族的两条母亲河,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奔流不息,不断铸造着汉画像石艺术的辉煌。
(三)丰富题材
汉画像石艺术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决定了其丰富的题材,仙界传说故事当中西王母和东王公的形象最为经典。汉代追求阴阳和谐,出于对西王母的崇拜,便产生了与之相匹配的东王公。汉画像石中,西王母与东王公一左一右,构成了阴阳相配的姿势。武梁祠天井上的西王母图像,画面的上半部分排列着有序的祥云,一对祠主夫妇乘坐翼车,在有翼仙人的护送下,到达东王公的仙界,云间端坐着的西王母。画面下层描绘着鞍马和下车的人以及屋内忙碌的人,整齐的横列画面,构成了昆仑山山顶云端生动的图像。
表现社会生活层面多姿多彩的石刻众多,有农耕劳作、狩猎活动、车马出行、纺织、酿酒以及贵族妇女梳妆打扮等表现墓主生前的生活场景。车马队伍出行的社会题材是汉画像石中精彩的一笔。在汉代,身份地位不同,对车马出行的要求不同,每個等级的人乘坐的车也有严格规定。汉画像石中的各种社会生活题材,呈现给我们不同的视觉美感,其与其他仙界传说故事、历史故事等共同构成了汉画像石艺术的丰富题材。
二、汉画像石的艺术影响
(一)汉画像石对传统美术的影响
汉画像石在铸就自身辉煌的同时,也对后世的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具有民族特征的古典石刻艺术,呈现出的迷人魅力和深沉气魄,使其成为绘画史中的一座丰碑,标志着我国绘画艺术飞跃性的进步和成熟,深深影响着后世艺术的发展。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强调用笔用墨,笔墨是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线条是造型的主要手段。汉画像石当中简练而朴实的线条,为传统绘画中造型艺术的逐步完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线条本身就具有象征意味,有的风趋电疾,有的干净利落。在创作过程中,主观情感和笔墨始终紧紧相连,无论是点、线、面,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不同的笔力线条,传达出不同的形式美和结构美,能成功地传达出主体借以表达的情绪。这种美学观念在汉画像石中的线条中,早已有着生动的体现,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中得到发展。
汉画像石艺术中密集与疏朗的构图形式,影响着唐宋时期的文人画,产生了“留白天地宽”的艺术观念,其留白的地方使得画面更加简洁而富有诗情画意。不论画的尺寸大小,重在形成一种气局势,营造一种深远的意境,后来这一艺术观念逐渐成为文人画的发展方向。同时,中国传统绘画,还重视多点透视。多视点构图在汉画像石中表现明显,大大增强了画面感,并且在表达主观印象与自然精神等方面都更加自由,也更为适合美术意象的表达与传递。多视点透视是在汉画像石艺术中逐步发展起来,乃至成熟和定型的。汉画像石中的透视作为特有的技术手段,不仅促进了中国画的进步,还对传统美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汉画像石纹样对当代服饰的影响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服饰就犹如社会的经济、政治一般,始终伴随着文化共同进步与发展。现代的服饰早已不单纯起到最初保暖御寒的作用,而是逐渐成为人们对自我独特个性的一种寄托,或表达心境、意志的载体。
随着时代的进步,关于古典元素在服装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层出不穷。设计师从汉画像石纹样中提炼出经典的符号,以此区分自己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汉画像石中抽象的装饰纹样,蕴含着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一种寓意象征,更寄托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其中,祥云纹样、几何图形纹样等装饰符号,在现代服饰品中都可常见到。现代化大都市的快节奏,反而使人们对原生态的生活产生了向往。开始追求复古情怀,同时也掀起一种复古时尚。汉画像石艺术中的装饰纹样,在这股潮流中展现并释放其独特的风采。许多服饰品的图案,来源于汉画像石当中丰富的题材和有趣的装饰性纹样,再加上汉画中夸张的形体造型和构图组合,构成了其鲜明的风格特色。
在一些当代的服饰设计中,在色彩方面,则运用了中国传统的五色搭配,表达出一种庄严与大气,同时又不失生命活力。服装设计师将这些五彩斑斓的颜色加入汉画像石图案中,为深沉古朴的汉画像石装饰纹样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造型上,采用了汉画像石的剪影造型,虽然少了肌理感,但保留了其动态与韵律,这从另一层面却别有风味地体现了服饰品中装饰纹样的平面感。
当今的服饰将古典传统元素与时尚潮流相结合,巧妙地融入了汉画像石中的装饰纹样,在新时代的思想理念下,使现代服饰带有更强的民族特色,同时也让中华的传统汉文化在生活中充分展现其魅力所在。这样的设计既顺应了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汉画像石中的装饰性纹样为当代服饰品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再设计的可能和方向。
(三)汉画像石的艺术精神及价值
汉画像石是中国较原始的一种原生态艺术形式,是绘画史发展成熟期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伟大的民族艺术精神。汉代人直率、务实、大气、功利,他们在求仙过程中的梦幻与浪漫想象,也淋漓尽致地充分展现在汉画像石艺术中。汉画像石艺术是工匠们融入对现实生活、社会观念以及对于生死思索的產物,这种精神不单纯是一种艺术精神,还是一种恢宏的文化精神,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充分展现了在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汉代人的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和特有的力量。在汉代艺术精神的影响下,形成汉画像石艺术中特有的磅礴气势和朴拙风格,传达出一种宏阔的时代精神。
汉画像石艺术精神在民族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汉画像石艺术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蓬勃发展;为工艺设计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国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透过石刻上刻画的威猛将士形象,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武精神。汉画像石的艺术精神,肯定了伦理道德的崇高性,否定残忍的行为,弘扬儒家思想,将人道主义精神发扬光大,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蓬勃的汉文化精神完整地保留下来。
汉画像石还原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不仅描绘了汉代人向往的生活图景和生活方式,还表达了一种时代精神,尽显生命的价值,也为后世的汉画像石艺术研究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和宝贵的价值,这也正是汉画像石拥有永久、蓬勃的生命力根源之所在。其涵盖的题材广泛,代表着当时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思想观念,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汉画像石继承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并启发着后世艺术的发展。汉画像石中所留存下来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艺术价值,对身处多元化、全球化发展环境下的当代人在精神上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
许毓珊,1995年生,女,汉族,福建宁德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画。
参考文献
[1]袁恩培.汉代画像石砖的装饰艺术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5,66(5):22-24.
[2]李芳.汉代画像石绘画艺术特征浅析[J].南都学报,2012,24(3):18-25.
[3]刘太雷.南阳画像石构图形式考[J].美术,2006,36(3):12-16.
[4]张宽武.汉画像石的艺术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3:37-50.
[5]宋广伟.南阳与山东画像石的艺术风格[J].南都学坛,1997,25(7):31-36.
[6]马乐.汉画像石对当代木刻艺术创作影响的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