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建设意蕴分析
——基于利益多元化背景的思考
2021-06-10马永立
■成 敏,王 娇,马永立
(昭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通过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融合,可以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在个性化的环境下提高自身素养,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但是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受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不足的限制,出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主体性的问题,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认识到以往课程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利益多元化的思想运用,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为高校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一、利益多元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在逻辑
(一)利益多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解析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资源配置以及劳动产品分配形式发生了改变,这种情况是社会转型阶段出现了利益格局多样化导致的。为了充分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需要对利益格局进行重组,这一过程被称为利益多元化。在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改革,使利益共同体在多角度转型中,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但是应该注意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利益主体间的冲突无法有效协调,严重的还会引发社会危机。根据高校的课程教育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充分满足客体属性以及主体需求关系,其中的客体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较强的功能性,相关价值的产生会受到主体实践活动的影响。按照这种思维,在高校教育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入,可以根据社会群体、党政以及阶级人们的思想观念,明确道德规范以及思想观念,并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调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1]。
(二)利益多元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由于利益多元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人们在这种背景下会出现思想观念、价值选择差异的问题,在高校教育中结合利益多元化的理念,通过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以满足利益主体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亲和力,充分展现思想政治在高校教育主导中的优势。一般情况下,利益多元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益满足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根本需求。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分析,在利益多元化的主体强调中,会激发不同主体的利益观念,并在思想政治引导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尊重并发展利益规律,通过问题解决方法的探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二,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特点,其中的实效性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坚持以思想政治为导向,在主体追求利益的过程中,遵循社会发展规则。因此,在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可以有效缓解利益冲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二、利益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过程缺少互动
通过对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内容分析,在课程教育中需要不断增强受教育主体的意识,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强调,将双向交流作为核心,以便有效增强受教育主体的意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但是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单一的灌输教育模式,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无法与教师进行互动,长期发展中会出现与经济利益多元化冲突的问题,无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目的。而且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言,其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指导中,受到以往教学体制的限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仍处于简单的封闭式教育模式,没有将学生作为主体,影响教育互动的引导价值[2]。
(二)过分强调显性教育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特点,受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高校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而且在多文化背景下自主意识不断提升,在面对纷杂的思想观念时,都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希望通过自主能力的发挥进行相关问题的判断。但在当前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教育形式缺少主导性,长期教育中受到显性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无法顺应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变化,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内容学习中,缺少独立意识以及自主意识,无法展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优势,为当代高校人才的培养带来限制。因此,在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通过显性教育及隐性教育的方法融合将学生作为主体,实现当代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伴随高校教育的改革,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使学生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中展现自身的综合能力。但在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到教学方法单一的限制,部分教师没有掌握利益多元化的优势,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影响,而且在实际的教育引导中,仍然强调单向教育治疗方法,学生在长期的单一思想引导下,无法顺应复杂的社会变化。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为了充分发挥其主导优势,教师需要结合利益多元化的思想特点,通过多样化、多角度的教育整合,为学生构建综合性的教育探究模式,引导学生利用多思维分析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3]。
三、利益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策略
(一)强调教师引导,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为了充分发挥其主导价值,在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根据高校学生的基本特点,构建个性化的教育指导环境,以便在根本上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效果,为社会的稳步发展提供支持。首先,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高校在教育改革中,应该充分尊重教师的利益诉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结合教育主体的利益诉求,将思想教育以及人文观念进行融合,稳步提高教师的地位及待遇,积极解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增强教师的教育创新意识。而且高校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完善待遇保障机制,使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提高满足感,承认并尊重教师的利益需求,根据教师的职业定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优势,承认并认可教师追求利益的合法性[4]。而且在教师综合能力提升中,也应该强调物质与精神并重的发展原则,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工作特点,引导教师理性看待利益问题,并结合自身的职业发展,进行各项职能的规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使教师认识到自身职业存在的价值,并在各项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中发挥自身优势,为高校综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其次,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强调中,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地位,根据多元化利益主体的需求,引导学生在多角度背景下看待思想政治问题。第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在学习及生活中会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并将认知利益以及自我实现作为核心,如果学生在这种背景下无法掌握利益获取的条件,会出现个人私欲膨胀以及过度追求利己的现象,所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中,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学生在这种背景下,应该认识到国家担当以及社会责任感,并在各项公共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力量。第二,高校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受到多元利益的影响,高校学生在学习及成长的过程中,为了自身进步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进行融合,明确并坚守自身的道德底线。例如,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导中,可以利用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讨论之中,学生在热点话题主动分析中,可以通过与教师交流、学生讨论等,感悟到政治参与的乐趣,并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以及问题分析中提高自身素养,从而坚定明确的政治态度,增强社会主人翁的意识[5]。
(二)创新教学内容,展现思想政治优势
伴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导中,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积极分析复杂的利益关系,并在不同的关系分析中明确自身观念,为高校综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通常情况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应该做到:第一,对于高校教育人员而言,应该将思想政治的实效性作为重点,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中,结合教材内容、联系社会的实时热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探究环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明确价值观念,增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内容的教材编写上,应该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道路,结合热点事实背景以及时代变化,保证教材内容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学生在这些内容学习中,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不断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参与到实时问题的讨论之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引导,充分满足高校学生的利益需求[6]。第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中,不仅应该强调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也应该充分融入人文理念,也就是说,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应该将理想与现实结合,通过针对性、科学性等教育目标的融入,使学生深刻掌握思想政治所传达的理念。而且在以人为本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人员应该根据利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寻求课程内容的设计重点,相关内容在回应社会热点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并通过行为规范以及实践行为的强调,展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目的。第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教师应该认识到以往教学引导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利益多元化的内容分析,将灌输与利益内容进行融合,例如,将显性教育方法与隐性教育方法融合,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隐性教育方法作为一种适应利益多元化的科学方法,其本身与利益多元化存在着契合度,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育创新中,需要通过隐性教育以及显性教育的融合,帮助学生主动了解课程内容,并在知识学习以及问题探究中,掌握案例中潜在的思想政治观念,从而潜移默化地坚定学生立场,充分展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的优势[7]。
(三)营造利益环境,发挥思想政治主导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特点,为了更好地顺应利益多元化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该根据人与环境的关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模式,帮助学生营造多样化的利益环境,并通过实效性问题的探究,发挥思想政治的引导优势,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得到全面提升。通常情况下,在利益环境营造中应该做到:第一,营造教育环境,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良好的社会风气营造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这种背景下,会根据利益多元化的相关内容,树立正确的利益追求目标,并形成正当的利益实现手段,将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进行融合,避免不良思想的出现,从而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而且在利益环境营造中,应该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的价值理念,学生在这些思想引导下,会认识到以人为本的优势,并将这一理念运用在日后的生活及学习中,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融合,满足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8]。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中,可以结合“三全育人”的指导流程(如图1所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进行梳理,及时分析学生的学习以及思想动态,并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避免学生思想认识偏差的出现,展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优势。
图1 “三全育人”的指导流程
第二,在高校教育环境营造中,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对于高校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中,需要强调思想政治的利益观点以及政治主张,并通过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力。例如,在学校的教室、自习室以及资料室的管理中,应该结合大学生的基本需求,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进行实践探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由于高校学生的特殊性,在高校接受教育的背景下,三观的形成与校园风气存在紧密关联,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中,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利益多样化的分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将人文关怀作为核心,根据高校学生的基本需求,发挥高校文化特色,使学生在思想政治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树立良好观念,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9]。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为了充分发挥利益多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目的,院校需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根据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创新性、完善性的指导方案,帮助教师、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在利益多元化背景的高校思想教育中,应该发挥思想政治的引导价值,通过教师思想政治理念的强调、正确利益观的确定,引导学生在学习及实践中,掌握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高校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